兩年前,阿米爾汗的電影《我的個神啊》在中國上映,反響平平,票房只有1.2億;如今他的新片《摔跤吧!爸爸》上映后口碑票房雙豐收,豆瓣評分一直保持9.2,上映20幾天票房增速依然堅挺,已超過9億票房▼
這部電影雖然名字看起來像《爸爸去哪兒》和《奔跑吧兄弟》的合體,但絕對是目前為止2017年最值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它讓無數觀眾淚灑電影院。
題材上,它是依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現實中馬哈維亞把4個女兒都培養成了摔跤手,其中3人是英聯邦運動會冠軍▼
兩姐妹后來還上過阿米爾汗主持的《真相訪談》,談起了被老爸逼成摔跤手的經歷。在田里跑步、跟男孩練習和摔跤、被打、跟爸爸斗智斗勇……電影里那些情節都是真的▼
兩姐妹從小就打敗很多男孩,他們都怕跟兩姐妹比賽了,因為輸了很丟臉▼
阿米爾汗的三觀向來很正,他說:“你們的爸爸打人是不對的,但他說你們不輸男孩,這種想法完全正確”▼
《摔跤吧!爸爸》的核心思想就是這樣:打破男尊女卑、性別歧視的社會觀念。在印度,因為這種觀念造成的社會問題非常嚴重,婦女被侵犯、私刑、看不起、到一定年紀就被許配給陌生男人……
看《摔跤吧!爸爸》的時候,感覺就像看真的摔跤手在比賽一樣,非常逼真。這離不開幾位演員的努力和犧牲。
影片中,阿米爾汗飾演55歲肥胖大叔馬哈維亞,本來導演想讓他穿連體衣來扮肥胖的,但他那樣演找不到感覺,也覺得“太不好玩”了▼
于是他開始放縱自己,肆無忌憚地吃各種高熱量美食▼
阿米爾汗花了6個月,長了27公斤肉。之前滿身肌肉的型男變成了大腹便便的米叔Plus▼
完成55歲的戲份后,阿米爾汗再瘋狂減肥,每天就在健身房折磨自己,靠著頑強的毅力,才撐了下來▼
他5個月減去25公斤贅肉,才拍攝年輕時的戲份。帥氣的米叔又回來了▼
為什么阿米爾汗不先拍瘦再拍胖呢?因為“那樣電影拍完了,就沒有動力減肥了!”▼
肥胖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大傷害:三高、生活不便、脂肪肝等,阿米爾汗為拍戲犧牲真夠大的。
摔跤畢竟是一門專業的運動,之前主演們都沒接觸過。為了拍得效果逼真,他們請了國家級教練來訓練了一年半。所有摔跤的鏡頭,都是主演們親自上陣的,沒用任何替身和吊威亞▼
阿米爾汗和4個女演員(大小吉塔和巴比塔)總共練習了一年半,都是像職業摔跤手一樣地獄式訓練的,每周六天,累到想狗帶▼
苦逼.JPG▼
小女兒巴比塔扮演者桑亞在電影里的摔跤鏡頭也就30秒這樣,但她跟大家一樣訓練了9個月▼
因為她怕自己如果沒練好,很可能被拒絕參演▼
她們的努力成果最后觀眾都看得到。正是有了她們的努力,我們才能欣賞到這么精彩逼真的摔跤場面▼
拍完《摔跤吧!爸爸》后,她們雖然只是入門級摔跤手,但看起來就像國際職業摔跤運動員了。
沒有對比,大家可能感受不到演員努力跟糊弄觀眾的差別。拿當下熱播的《擇天記》來說,那個打斗場面假得讓人觸目驚心啊。
如果沒特效,得多尷尬?這種打戲根本不用真交手,隨便找個普通人就能演,苦的只是后期▼
傻呆呆給別人捶幾十拳,絲毫不反抗,故意放水的吧?▼
最讓人無語的是這個:兩大高手決戰,比劃了兩下,就吊威亞到半空中,這個姿勢足足保持了幾分鐘,一動不動▼
真是一毛錢特效都不舍得加啊。
一旁觀戰的鹿晗還若有所悟,感慨道:“原來,高手之間的對決,竟然是這樣的”▼
額。。。以后誰要敢說小鮮肉演技差,八先生第一個反對。他們可是對著空氣都能入戲的。下面有請鹿晗給我們說說,你從哪里看得出他們是高手的?
很多該加特效的地方甚至絲毫特效都不加,看得人好尷尬。運功療傷一點氣浪都沒有▼
大家猜猜這部劇投資多少?近4億!!!
沒看過真不敢相信一部劇可以粗糙到這種程度,估計錢都付給小鮮肉演員片酬了吧?
(前方劇透,還沒看過電影的同學請速速離開)
整部電影節奏掌控得非常好,該煽情煽情,該勵志勵志,有笑有淚,雖然片長達140分鐘,但看完一點都不覺得悶。馮小剛感慨:“七八個人憋著尿看完的,自愧不如!”▼
電影工業發展100多年到今天,要想拍出新鮮感不容易。《摔跤吧!爸爸》的故事發展比較出乎意料,一點都不套路。
吉塔瞞著父親溜出去玩耍,唱起歌跳起舞,八先生還以為要開始幾分鐘印度歌舞了。結果大家才嗨了十幾秒,就被阿米爾汗的一個巴掌打斷了▼
吉塔進了國家體育學院后,不僅把老爸教的招式都忘了,還說那些已經過時了,導致父女關系緊張。八先生還以為后面巴比塔會用父親的方法打敗吉塔的▼
其實沒有……
吉塔決賽時,父親被壞教練鎖起來了,看不到女兒比賽。八先生以為父親會最后出現,鼓勵女兒,給她力量,親眼目睹她贏得比賽的。
又一次猜錯了。。。
《摔跤吧!爸爸》笑點不少。
兩個“弱女子”把村里兩個壞男孩打得鼻青臉腫,本以為會被教訓一頓的,沒想到爸爸絲毫不責怪,而是讓她們示范打人經過,堂哥(米叔的侄子)被拉來當道具,遭殃了▼
阿米爾汗講解摔跤得分規則,瘦弱的侄子被強迫當示范,被摔到怕了▼
姐妹倆在父親的高壓之下,跟各種可口食物徹底無緣了。有時候想偷偷抓一塊,發現父親盯著自己看后,立馬改抓胡蘿卜條,還故意拿給父親看。小女孩的天性和無奈都表現出來了▼
姐妹倆不堪父親的壓迫,流著淚決心反抗。旁白把姐妹倆說成“革命者”,把父親說成“獨裁者”,夸張化。八先生以為姐妹倆要掀起一陣血雨腥風的,沒想到她們只是用調慢鬧鐘、假裝累、破壞燈泡這樣的小伎倆,很有戲劇性▼
米叔跟侄子去錄像廳那段戲最搞笑。男孩以為米叔要看那種黃黃的片子的▼
進去才知道,原來他只是要包場看比賽錄像。錄像廳的老板門外偷瞄,還以為他們看的是“進口貨”呢▼
《摔跤吧!爸爸》還十分催淚。
老而肥的父親,因為力不從心,被自己親手教出來的女兒打敗了,很不服氣,但無可奈何▼
女兒吉塔不聽父親的話,遭遇了重重挫折,才肯打電話給父親傾訴。父女倆在電話中默默不語,叛逆的女兒委屈痛哭,倔強的父親默默流淚▼
姐妹倆差點被學校開除,那樣就不能參賽了。米叔為兩女兒求情的一幕,再次讓人看哭。一個平時蠻不講理的父親,當著校長的面拼命解釋、流淚、嘴巴顫抖▼
最后吉塔戰勝了強大的對手,逆襲贏得冠軍。父親親自給她戴上了金牌▼
這結局,既感人又勵志!
只有阿米爾汗這樣用心的電影人,才能拍出這么優秀的電影吧。請問中國什么時候能拍出這樣的片子呢?據八先生觀察,很多老牌導演和演員,都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了。
向米叔致敬,感謝您帶給我們這么好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