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我買的這只股票后來漲了30倍,我在它漲5倍的時候就賣了。你有過這經歷么?
巴菲特為什么贊同芒格,聊聊你眼中的查理·芒格?
有什么股票領域的好書推薦?
回顧股票歷史如果買一只白馬股放著不動,到現在是不是不會虧損?
為什么說普通人不要炒股?為什么大部分人炒股都在虧錢?
為什么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可以合作幾十年?
什么都不懂能學玩股票嗎?
你見過癡迷于股市的人,瘋狂到什么程度?
炒股到底簡不簡單?
關鍵詞:芒格股票
感謝邀請!
交易永遠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永遠在對錯之間交替。
即使像芒格這樣的投資大師,也會在交易中犯錯,也會錯失30倍的利潤,更何況普通的交易者。但是,芒格之所以坦誠相告,也證明了芒格對錯失30倍利潤的坦然的態度。
只要是長期堅持股票交易的人,包括你,也包括我,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
在2019年A股市場漲的最多的股票,無疑是東方通信,漲幅接近翻了十倍。我相信很多人已經在3倍時或者5倍時已經下車了,只有少數人能夠賺到100%,就是莊家了。
而這只股票,在2005年7月的時候,股票的價格僅僅只有0.22,如果持倉到了今年的最高值41.88元時,利潤何止是30倍,幾乎達到了200倍。但是,有幾個人,會長達數十年的堅持了持有,一直到了目前的高位,或者再到未來的更高的位置去。在2007年,東方通信最高上漲到了10.04元,已經達到了50倍的漲幅。就單純從利潤的角度,50倍的利潤,也到了出清的程度了。因此在當時看,這樣的策略應該是對的。
當時沒有出清的人,在經歷長達一年的的調整后,股票價格回到了1.56元附近。看到利潤巨幅的回吐,我想除了懊惱之外,沒有任何東西給投資者帶來安慰了。
而后來,東方通信又再次發力,又漲到了10.18元時,還有人能夠堅持持有倉位嗎。
如此幾次三番的折騰,東方通信在今年漲到了41.88元,接近當初的0.22元價格的200倍了。如果此時你持有了這只股票,那你還會堅持繼續持有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當初芒格在5倍時,就賣出了這只上漲了30倍股票,在當時看,交易的策略應該是對的。否則,芒格是不會去這么做的。只有從后來看,這個交易才是錯誤的。
就是因為我們通常看不到未來要發生的一切,所以我們交易的依據只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小概率事件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我們只有坦然面對了。
就像芒格一樣,坦然這樣的事實,表達坦然的態度。
交易永遠無法做到完美,交易永遠在對錯之間交替發生。芒格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才坦然。當我們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時,我們也會變得坦然和樂觀了。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里封閉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謝小秘書邀;
查理·芒格,美國股神。但他的光芒被巴菲特掩蓋。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兩人相識60年,一起工作了41年。巴菲特創立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并擔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芒格則擔任副董事長。
巴菲特得益于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高速發展,積累了831億美元的財富。查理芒格也沾了光,積累了16億美元的財富。
巴菲特為何贊同芒格?
(作為股神,普通人是難以理解和評論的)。
據說是認識當初,28歲的巴菲特發現35歲的芒格與他有共同的幽默,對投資有共同的理念和看法,兩人一拍即合。
查理·芒格后來被稱為巴菲特的“幕后智囊”、“最后的秘密武器”,這個畢業于哈佛的才子,顯然有過人之處。
“過人之處”說來也簡單,這就是在股市不隨波逐流,堅持“價值投資”!
查理·芒格認為;投資項目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可以投資的項目,一種是不能投資的項目,還有一種是太難理解的項目。
查理·芒格只投“可以投資”的項目,其他兩種都不投。
比如查理-芒格從來不投資制藥行業和高科技行業,因為這些行業在查理·芒格看來“太難理解”?
(但什么是“可以投資項目”,絕大多數人一輩子也搞不懂!)
要膚淺認識查理·芒格,摘錄他的幾段語錄窺視一下;
〇 不要同一頭豬摔跤,因為這樣你會把全身弄臟,而對方卻樂此不疲。
〇 我認識一位制造釣鉤的人,他制作了一些閃閃發光的綠色和紫色魚餌。我問:“魚會喜歡這些魚餌嗎?”他回答說;“我可并不是把魚餌賣給魚的呀”。
〇 如果你的思維完全依賴于他人,只要一超出你的領域,就求助專家建議,那么你將遭受很多災難。
〇 分散投資只會令自己分身不暇,宜重錘出擊,集中火力專攻少數優質企業,創富路上便能一本萬利。
我個人解讀這四段話的意思是;
不要與愚蠢的人討論炒股;謹防有人誘導你跟風買股票入套;不要一味迷信專家;不要天天炒股,多看少動,重點盯住少數幾只股票。
股票里邊的書多如牛毛,誤人子弟者十有八九,害人不淺,這類書能躲多遠躲多遠,但是也有一些書,是黃金是寶石,一定要多看多遍,仔細閱讀和體會,將會收益匪淺,不光讓你的知識增長,還能讓你的財富穩步增長,我接下來就來介紹一下這類書。
投資界祖師爺寫的兩本書推薦
格雷厄姆是誰?是巴菲特的老師。祖師爺的書不看的話基本上在投資領域也混不出來一個名堂。強烈建議必看!必看!必看!
第1本書:《證券分析》
所有的書都可以不看,唯獨這本書《證券分析》,如果不看說明你在投資領域連門都沒摸到。
第2本書:《聰明的投資者》
這本書也是格雷厄姆的經典之作,屬于比看書。
巴菲特搭檔查理芒格寫的書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合伙人,巴菲特是這么評價他的“查理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全球頂級基金經理彼得林奇寫的書
彼得·林奇——歷史上最偉大的投資人之一,《時代雜志》評他為首席基金經理。在人們的眼中,他就是財富的化身,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如果你在1977年投資100美元該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時間已變為2739美元,增值26.39倍,復合增長率為29%,他的收益率比巴菲特的還要高。
中國頂級基金經理寫的書
國內也有厲害的基金經理,非常感謝他們的無私分享,將他們的投資理念,投資心得都寫成了書,我看完之后如醍醐灌頂收益匪淺。
高毅資產創始人邱國鷺寫的兩本書,非常經典,我看了至少3遍以上。
東方港灣創始但斌寫的書《時間的玫瑰》
最后的推薦
以上推薦的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看完需要一定的時間,至于看完這些是否需要看其他的書,按照自己的需求即可,我一直秉持的觀點是書要少讀,讀經典。
說實話這些書要是看完我覺得可以停止看書一段時間了,接下來最關鍵的是看研報來分析行業分析企業了,要不然雖然看了很多書但會感覺自己仍然什么都不會。
至于后續還需要看什么書可以關注我,我會不定期分享我的書單和讀書總結,希望我們都能夠日拱一卒,持續提高自己的能力圈~
首先我要說的是,你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確定的,買入一只白馬股放著不動,到現在有可能虧損也有可能盈利。
白馬股,是指長期績優、回報率高并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股票。
白馬股是有生命周期的,有些白馬股只是在某段歷史上呈再出白馬股的特征,在那段歷史中,它也曾得到投資者的公認和追捧,但是后來或因所處行業淪來夕陽行業,或因本身戰略失誤,或因公司經營不善,未能長期保持白馬股的特性而淪為業績很差的股票,你如果是在它是白馬股的時候買入的,那到現在難保不會虧損,而有些白馬股自上市以后到現在一直保持了白馬股的特征,這樣的白馬股確實可以穿越牛熊,無視大盤的漲跌,長期運行于上升通道之中,你如果是買了這樣的股票,那么一直持有到現在,可能早就收益不菲了。
這就給投資者出了個不小的難題,在買入股票時,選擇白馬股并非難事,難就難在這個白馬到底能“白”多久,這可是要考驗投資者判斷力和運氣的,我想并不是每個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都能做出正確選擇的。
姑且不論投資者在選擇白馬股時是否做出了正確的判斷,買入股票的時間和價格也是決定你至今是否盈利的重要因素,因為至今并非所有的白馬股價格都處于歷史新高,假如你是在較高價位買入的某只白馬股,而這支白馬股現在正處于回調期,那么你肯定就是虧損的了。
現在的白馬股過若干年之后,是否還是白馬股?要在一個白馬股生命周期結束之前兌再利潤,又有多少投資者能夠做得到呢?所以,買入白馬股長期持有,那也不是個萬全之策,也是要承擔投資風險的!!!
因為選擇的時機不對,我國股票市場向來是牛短而熊長,牛市可能是1年,而隨后就是漫長時間的熊市,拿2014年至2015年的牛市來說,從2014年7月開始上漲到2015年6月這期間也就是一年,而從2015年到現在的5年時間里一直處于調整階段,3000點基本上就是個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多數人經歷熊市的時間較長,而在熊市里賺錢難度是比較大的,這就給人們照成一種錯覺,那就是炒股總是在賠錢,其實如果真入場點在牛市里,多數人會是賺錢的。
我不認同這個說法,股票市場是一個合法合規的市場,也可以作為普通人投資的一個渠道,如果都不去買股票,那么企業融資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之所以說普通人不要炒股,一是因為普通人缺乏相關的技術經驗,但卻想著賺快錢,容易被市場左右,也就是追漲殺跌,反而造成虧錢,二是我國股票市場投機的成分大一些,可能一些監管措施不到位,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弄虛作假,而普通投資者又得不到一手消息,最終只能被割韭菜。
所以來說,并不是普通人不能炒股,而是要多學知識,瞅準時機再入手,如果害怕股票風險太大,其實可以買一些股票型的基金,相當于將錢交由第三方代為炒股,這樣更省心一些。
世人都知道“股神”巴菲特,至于他的搭檔是誰,知之者卻要少很多。
查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巴菲特長達40年的商業合作伙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并不常在公開場合發表觀點,即便是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在巴菲特講完之后,通常也僅僅來一句“我沒有什么要補充的”。
但這并不妨礙他在職業生涯中取得他人難以達到的高度,以及在西方投資界中成為別人仰望的燈塔。雖然保持低調,但只要他發表公開演講,就必然受到高度關注,他的觀點也成為無數人希望從中尋找啟迪的教材。也正因為如此,一本收錄了他將近20年主要公開演講的書籍——《窮查理寶典》在全球熱銷。
芒格現年已94歲,他最為外界所稱道的是他所涉獵知識面之廣、之深,至于他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從而成為不少人眼中的“通才”,Quartz作者Michael Simmons在近期一篇文章中對他過去70年職業生涯進行回顧后,作出了以下這些總結。
1萬小時定律還不夠
所謂1萬小時定律,指的是在特定領域專門花費1萬小時練習,就能在這個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功。
雖然說從時間上說,芒格自身工作的時間已經足夠長,但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卻另有所在。他并沒有讓自己像一束激光那樣將全部精力集中于投資理論,而是在很多領域廣泛涉獵、深入研究,這包括微觀經濟學、心理學、法律、數學、生物以及工程學等等,并將從中得到的啟發用于投資。
比爾·蓋茨曾經這樣描述芒格:
他真的是我見過的涉獵最廣泛的思想家。從商業原理、經濟原理、學生宿舍設計到雙體船設計,他都無所不知。我們時間最長的一次交流,是關于裸鼴鼠的交配習慣,以及人類能從其中學到什么。
貝恩咨詢董事長Orit Gadiesh是“通才”(expert-generalist)這個詞最早的提出者,她的定義是:
這種人有能力、有好奇心在很多不同領域、不同技能、不同國家以及不同話題上成為專家。他/她可能自己沒有意識到,卻具有以下特征:
1、能夠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識別不同的形態,將不同領域的內容串聯起來。
2、能夠潛心專注,形成完美的思想結晶。
這和1萬小時定律實際上是有所沖突的,在規則明確的領域,包括體育、音樂以及游戲等,這個定律非常適用。但在商業領域,規則一直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需要“通才”,只有他們才能迅速適應變革。有研究發現,“通才”能夠做到這些:
他們能更犀利的認識世界,并對未來作出預測,這是因為他們不容易受到具體行業世俗偏見以及流行觀點的影響。
擁有更多突破性觀點,這是因為他們能將在某一個領域已經驗證過的洞見運用于另一個沒有驗證過的領域。
對于同他們持有不同觀點的人,他們也能夠與之建立更深的關系。
能夠建立更加開放的人際網絡,這讓他們能夠不同群體的聯系節點。
投資股票壓根就不需要你懂太多,只要明白基本常識就可以了。
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股票不需要高智商,用不到高等代數,不需要高學歷,只需要懂得簡單的加減乘除即可。
但是,你必須具備獨立的思考能力,要有類比思維習慣,這方面查理芒格堪稱大師級。
比如,股票不可能一直上漲,也不可能一直下跌,始終是價格圍繞著價值波動。
哦,你不懂價值和價格,沒有關系,你將其類比成牛頓的萬有引力即可,即人不管怎么跳躍,大概率是不可能脫離地球一個道理。
但是你必須懂一些股市基本知識和常識。
基本知識包括什么時間交易,開盤收盤的集合競價,知道股票每天有10%漲跌幅限制,ST個股5%限制等等,這些半天時間就能弄明白!
而至于常識,就是你要善于從生活中尋找投機機會,比如晚飯后跑步發現小區外墻全是格力空調外機,那投資空調買格力準沒錯。
再比如,家里廚房全是海天老抽、生抽、耗油,你買海天味業大概率賺錢。
總之,別把投資股票看的太高大上,那些PE,NACD是專業人士忽悠小白的,裝逼用術語而已,你大可以不予理睬。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要說癡迷于炒股而瘋狂的人,沒有最狂,只有更狂。
我認識一個朋友的朋友,05年入市,那時候就是無意中看到我朋友炒股,一下就被那紅紅綠綠的線條深深吸引了,從此之后一發不可收拾,還發生很多啼笑皆非的瘋狂之舉。
05年他剛畢業,據說工資一千多,單位也包吃包住,平時除了抽煙基本不花錢,除了第一個工資寄了800給父母,半年工資存了七八千樣子,就這樣全部投入進了股市,剛開始,買了一只醫藥股記得是江中藥業,第二天就賣出了,賺了8塊錢,讓他興奮的請朋友們大吃了一頓,在飯桌上豪情壯志,指點江山,還吹牛說要辭職專門炒股,其實他這筆交易扣掉手續費還倒貼20呢,他的朋友們也就當他開玩笑了,沒想到三個月之后,他真的辭職了!
這兄弟當年才22歲樣子,我記得是屬狗的,他和我這朋友很鐵,所以能經常聽到他的消息,辭職后,這兄弟拿著賬戶里剩下的3000塊錢就開始職業炒股之路了,沒有錯,三個月時間,7千塊就炒的只剩3千了,還有膽量辭職,你說瘋不瘋狂?我記得那段時間股市行情還不算差的,三個月就腰斬了,哪來的自信讓他靠炒股能養活自己?果然,后來,這兄弟去賣血了,據說賣了5次,最后一次醫院不給抽了,因為直接打擺子了,就差暈死過去,醫生問怎么了,他說兩天沒吃東西,醫院發的牛奶面包賣給街上的乞丐換了二十塊錢也充到賬戶了,我去,這瘋狂程度變本加厲,后來的后來,這兄弟據說捐過精,撿過垃圾,晚上出去干苦力,除了交易時間外能撈錢的事除了賣腎基本都干了,每次說起這個我朋友都是瞠目結舌,但這兄弟從來不向我朋友借錢,盡管只要他開口我朋友肯定會給,也是條漢子。
去年的時候,我又聽我朋友說起他,這兄弟到現在還沒結婚,據說中間處過一個對象,也是一個喜歡炒股的女人,就因為有一次在一只股操作上有分歧,結果就分手了,聽說過性格不合分手的,也聽說過原則問題分手的,因為炒股分手的第一次聽說,讓人抓狂不抓狂!
現在這位兄弟據說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只要能炒股其它的都不重要了,也據說他現在的身價已經是以億計,但為人非常低調,出門不開車,每頓方便面,衣服也是破破爛爛又臟又臭,這樣的人,大伙說說夠不夠瘋狂?
簡單不簡單這個比較難回答你,看你自己的目標。分享股市大學的一篇技術,你看簡單不!
股市大學:股票投資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