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以增長為生,這是毋庸置疑的,創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一個企業增長的速度開始落后的時候,它也就走到了衰落、崩潰和失敗的邊緣。
比如柯達、北電、摩托羅拉手機等等企業,龐然大物轟然倒地,就是因為增長跟不上衰退。
人和企業的生長規律都是一樣的,不是生就是死,我們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延續我們的生命生長。
在很長一段時間,很多老板都是最重視銷售業績的增長,在很多企業,能夠賺到錢的銷售部門也是最重要的,甚至不少老板都是做銷售業務出身,他們最習慣、最喜歡的就是銷售工作。
但以后的企業不再是銷售驅動企業增長的邏輯了。
實際上,銷售只是市場營銷范疇內的一部分,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這點的,反正我以前覺得市場營銷不過就是通過帶領銷售團隊、打廣告,然后帶來銷量就完事了。
從目前來看,這是遠遠不夠的。
銷售只是單純的去賣產品,而營銷是全盤思維,它考慮的是你為什么要生產這個產品,市場的需求是什么,目標客戶在哪里。其實,重銷售是過去以產品為王的做法,重營銷則是以客戶為王的做法,兩者的邏輯是截然不同的。
而現在市場營銷的重要任務就是打造品牌,我們是制造大國,但離品牌大國的距離還很遠,特別是有世界范圍影響力的產品品牌。
我的建議是,哪怕你的企業再小,一開始也要有品牌和營銷意識,因為我們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產品一開始就可以面對全世界。
品牌的內涵是溫度,是人性,是影響人心,是你企業和產品的宣言。
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認為,品牌通常就是一個價值主張,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品牌應該去表達你為客戶創造的價值,如果并不確定為什么客戶要來選擇你,你就有問題了。
他說,事實上價值主張就是要描述你和競爭對手的區別,你的定位是什么,主要的特點是什么。
對不同的細分人群,需要有不一樣的價值主張,最重要的是找到你的目標市場,這就是品牌導向的市場營銷,也就是要做好目標市場和價值主張。
“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也曾表示過,“企業的成功取決于兩個因素,就是市場營銷和創新”。
不要迷信“定位”,你的重心要放在市場營銷和創新上,定位不過是在淺顯地描述品牌罷了。
有人一直在強調定位和電梯廣告,因為電梯廣告是獨占資源,是私密性下的強制灌輸,哪怕是讓人反感的廣告,也能讓人記住——我對這個邏輯很討厭,顧客不是讓你去“訓練”的,我們應該尊重客戶、服務客戶,而不是把客戶當做被收割的韭菜。
耐克是怎么做營銷的?它們贊美偉大的運動員,而不是賣鞋子;蘋果是怎么做營銷的,喬布斯說要推崇那些“不同凡想”的偉大人物,而不是賣一個電子產品。
也許,這也是我們欠缺偉大品牌的一個原因。
我們的思維邏輯和市場營銷太功利了,看錢太多,而看人太少。
品牌贏得人心,是你企業的理念和價值觀與顧客的對話,這是以顧客為朋友的邏輯。顧客選擇你的產品,價格重要但不是關鍵,你需要用品牌去告訴他們為什么要選擇你,你的品牌有溫度有感情,顧客才會有共鳴,才會被你的產品吸引,并成為你品牌的忠實用戶。
在未來,數字化世界全面來臨,廣告的暴力推銷也許會消失,顧客掌握主動權和選擇權是趨勢。
哪怕技術的算法再高明,千人千面,我們也永遠不要輕視人本身的進化能力。
另外,有個數據很深刻,全中國工商注冊的經營單位中除了240萬個是國企之外,剩下民營企業大概有三千萬。而這些企業能夠存活5年以上的不到 7%,能活到10年以上的不到 3%,所以,要謹慎、要努力啊。
最后,我的建議是,數字化營銷是未來企業制勝的核心,社交媒體電商是一個很關鍵的賽道,希望你能抓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