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女兒參加上海市某征文比賽,我當時問她寫的啥,她只字不提。今天,女兒說,征文活動音訊全無,寫的作文可以發給我看了。
13歲的孩子,能有這樣較為深刻的想法,我覺得挺不錯,頗有些欣慰。征得她的同意,摘錄于此。
雪崩不是由一片雪花造成的
作者:李舒瑤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同時,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其中最家喻戶曉的,就要數人們談之色變的“網癮”了。
網癮是現代社會青少年中最流行的心理疾病之一,也是大多數父母限制我們孩子上網時間的主要原因。這是因為網癮少年的學習成績大多都會下降——這是盡人皆知的;而且,因為沉迷于網絡而被騙的,因為被限制而導致網癮不被釋放,進而傷人的,也是有的。
我是和網癮淺淺的交過手的,那段時間,我的眼里只有網絡游戲,以前喜愛的活動在我眼里就像沒有撒鹽的湯一樣索然無味。我在電腦前呆著,連續好幾個小時不挪窩,就算是去干點別的有意思的事(當然,是非自愿的),也像剛從被窩里出來的,那段云里霧里的、恍恍惚惚的時間中,猛地被人拉去外面淋雨一般,我在雨中跑著,迫不及待地想回到網絡所編織成的,給了我虛假的“自信”和廉價的“成就感”的安樂窩。最后還是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幫助下,十分艱難地戒掉了。
為什么在連孩子們都已知網癮的嚴重性后,還有人源源不斷地飛蛾撲火呢?
這是因為我們青少年沒有像成年人一樣良好的自控能力,才會在網癮的沼澤里深陷其中;還因為我們青春期好奇而叛逆的心理:你越不讓我碰我就偏要碰。導致在已知網癮的嚴重性后屢嘗禁果。我們應當從心里認同網癮的危害性,且保持畏懼之心,合理地安排上網時間。
然而,雪崩不是僅僅只由一片雪花造成的。網癮少年的背后,常常會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父母。
可為什么視“網”如仇的父母會導致網癮少年的產生呢?
我們來做個假設:假如你是一個上海的普通上班族,你因為上班遲到被老板臭罵了一頓,加班至晚上十點回來后,你心里十分煩躁。這時,你的兒子老是纏著你要你陪他玩。于是你就做了一個許多不負責任的父母都會做的一件事:你把手機扔給了他。
你的兒子安靜了下來,不再煩你了,你也可以去看你期待已久的NBA籃球賽了。
萬事大吉,不是嗎?
其實不然,你剛才做的可能就導致了一個網癮少年的產生。小孩子不懂得節制,可你是大人,你懂啊。如果你能手把手地教會你的孩子自律,而不是放縱他去玩,也許他的未來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其實和網癮一樣,由于大人們總是抱著一勞永逸的心態,對孩子的生活不管不顧,才導致了網癮以及其他心里疾病的產生。
雪崩不是由一片雪花造成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發展需要不僅僅我們孩子自己更是家長的干涉和引導,才能塑造出陽光,樂觀,積極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