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小家電,大市場”,但在家電圈看來,還有一句潛臺詞沒說:那就是新邏輯。可以說,這幾年以來,隨著小家電產業新企業、新玩法的頻頻出現,整個小家電產業的生意邏輯已經徹底生變。
孔余||撰稿
千萬不要被今年以來小家電市場火爆的一系列表象所迷惑。對于整個家電產業來說,小家電市場當前已經被過度透支和消費。接下來,如果 相關企業不能在品類、功能、體驗、文化等方面,面向用戶升級的生活場景展開進一步的創新和突破,還是停留于空氣炸鍋、果汁杯、網紅鍋等品類的過度消耗。那么,小家電市場競爭的結果,一定是廠商們“一場游戲一場夢”。
因為在家電圈看來,整個小家電產業的生意邏輯,已經徹底生變了。可以預見,如果大家繼續憑借大家電的生意邏輯,來評判小家電行業,相信不少家電人都會說:行業門檻低、產品質量不穩定、售后服務不可靠等等,都將其看作小家電產業未來發展的攔路虎。
現實問題在于,大家電產品對于家庭來說,屬于典型的是長周期、高頻率的耐用消費品,而小家電則是價格便宜、偶爾用、需求多的類快消品。面對用戶這個唯一的主角,小家電與大家電相比,整個生意的邏輯和體驗的場景已經全面生變:大家電的標簽是穩重、務實,而小家電的標簽則是可愛、好玩。由此帶給廠商的生意模式截然不同:大家電一定是規模化沖量搶蛋糕,而小家電則是單臺盈利求口碑。
從美的、蘇泊爾、九陽、格蘭仕等老派巨頭,到小熊電器、小狗電器、科沃斯、萊克等新生代企業,再到摩飛電器、SKG等網紅品牌,小家電企業的生意模式從過去的“十年不變”到如今“五年一變”。快速變化的背后,并不是小家電企業的創新初衷,而是消費需求的持續多變,從而在市場上為能滿足用戶需求的企業和產品提供全新的商業賽道。
比如空調、冰箱,洗衣機這些大家電,使用頻率高,而且周期長,都屬于相對固定、不可移動的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售后服務的及時性就會很重要;但是,對于果汁杯、空氣炸鍋、網紅烹飪鍋,甚至蒸烤一體機等小家電來說,屬于典型使用頻率低、需求很個性,而且價格相對低。對于大量用戶來說,“很多小家電不是家庭剛需、卻是幸福生活的小確幸”。
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小家電廠商來說,用戶的體驗、感受,以及分享,就變得非常重要。不是追求單一的價格便宜,也不是單維度的設計花哨、顏值高,而是如何讓用戶在“為數不多”的使用過程中愿意分享、愿意展示,愿意成為產品的粉絲和代言。顯然,這就給所有小家電企業經營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那就是必須要跳出產品,回歸用戶和生活中,找到產品與用戶融合的文化切入點和情感紐帶。
這對于小家電企業來說,提出了一個比大家電企業更為艱巨而困難的經營新課題:到底是為誰在提供產品,又如何贏得這些用戶的青睞和認可?不是簡單地推出更便宜、更漂亮、更多樣的產品,而是如何將用戶進行圈層化分解后,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相應的產品和體驗。
目前來看,小家電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還是產品和用戶的完全一把抓、粗放式經營、什么品類熱做什么,缺乏自主驅動和創新的賽道。比如說,今年以來小家電市場的火爆,并不是所有小家電產品都熱銷,只是少數的西式小電,以及健康清潔小電。但是,沒有多少廠商去仔細分析、認真研究,用戶需求有什么新的變化,以及產品體驗需要哪些本土化創新,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這種情況,在一線市場經營過程中,小家電企業必須要解決,梳理主營產品線和季節性產品線,將小家電品類與用戶分層后的精準對接問題。一定要認識到:小家電不是大家電,與人們的生活小確幸、品質追求等密切相關,從來都沒有一款產品可以火遍全國,必須要靠多品類、多季節性的滾動化運營,推動市場規模的增長和消費需求的黏性。
同樣,對于眾多的小家電經銷商來說,無論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店,未來更不是簡單地拿幾款特價機、幾款新產品,就馬上可以搶到市場。要么是當地市場最常用、最有用的小家電產品,要么是不同時節所需要的小家電產品,進行針對性備貨。兩季產品,以及全年熱銷產品,甚至是偶發性的產品,商家們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數”。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