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我們中國的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特別是一些俗語,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內涵,這些俗語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現實中的一些事物和景象,很容易被人們接受并流傳,在農村有這么一句俗話“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大家知道是啥意思嗎?
現在的人肯定很難想象怎么會有人在六月份餓死,大家覺得怎么會有那么貧窮的時候,然而這卻是事實。幾十年前,農村的條件非常差,農民種地就是看天吃飯,如果遇到大旱的天氣,那收成就非常不好,到了冬天的時候,家里的糧食就緊巴,根本不夠吃。如果說家里有幾個兒子,那更是艱難。
通常到了冬天,沒糧食吃的時候,大家就喝粥,一碗湯里面就幾粒米,照得見人影。實在餓得受不了,就會去吃野菜、樹皮還有米糠,還有的地方的農民更慘,會吃觀音土(白鱔泥),這種土吃進去拉不出來,有的甚至撐死了。那個時候,除了天氣自然災害外,糧食的產量也非常低,因此吃不飽是經常現象。
如果是在六月份出生的孩子,相對來說受的罪就會小點。因為6月份正好是農村收小麥的時候,糧食比較充足,到了8月份又開始收玉米,這樣的話就暫時不缺吃喝。還有一種說法是6月份出生的人,正好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本來在娘胎里面就夠苦了,出來也是一樣的吃苦,你覺得那種說法更對呢?
其實小編覺得這些根本都是封建迷信,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這種說法也非常片面,在過去如果人們面對現實的時候無能為力,就會從封建迷信中去尋找一些依據,來為自己的心靈找一個慰籍,或者說給生活好一個希望吧,這也反映了農民對于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
現在國家的政策這么好,溫飽問題在我國也早已經解決,很少有人還會缺吃少穿,因此這句話在目前完全就不適用。小編覺得人的一生幸福還是不幸福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了結果如何就不必在意,你說呢?
關注我,三農財富資訊搶先得!
敢說真話的農民公號:農村的日與夜
農刊
政策 · 補貼 · 農生活 2018年最新農村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