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投票結果披露顯示,收購珠海銀隆一案以稍超出三分二的得票率獲得通過,但是其他如《關于公司募集配套資金的議案》等議案并沒獲得通過,這意味著其收購銀隆的計劃受到一定的挫折,不過考慮到格力當前的情況恐怕它會繼續該計劃。
格力電器多年來通過強調專注贏得了國內空調市場一哥的位置,不過隨著國內空調市場達到飽和階段,它的持續增長面臨考驗,為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加上當時空調庫存壓力大,它發起了20多年來的首次空調價格戰。結果是據說市場份額獲得了進一步提升,但是卻導致2015年和今年前九個月的營收比2014年同期都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這種下滑導致其原先提出的每年增加200億營收的計劃被打斷,于是開始了多元化,希望通過業務多元化來推動營收的持續增長。
其早已經開始了晶弘冰箱和大松小家電業務的發展,不過由于重視度不夠,導致這兩項業務的發展一直都起不來。據其2015年的業績報告顯示,總體營收為977.45億元,而空調業務收入為837.17億,空調業務收入占其整體營收的比例高達85.6%,可見冰箱和小家電業務的在其整體營收的比例非常低。
同期,格力的競爭對手美的,空調業務占整體營收的比例為48.18%,小家電和冰洗業務占其營收的比例為44%,可見相比起格力其業務收入顯得更均衡。由于擁有更均衡的業務,因此在跟從格力的空調價格戰后美的2015年的營業收入達到1384.41億元,同比只是微幅減少2.28%,而格力的營收則只有977.45億元,更同比大跌29.04%。
格力與美的在相關行業多元化不同,其先是進入了手機市場,但是在推出手機業務近兩年了,其出貨量卻是撲朔迷離,說不出成功在哪里,相比之下與其推出手機時間差不多的樂視目前已經躋身國產品牌前十,今年的出貨量超過1500萬。
在這樣的情況下,格力推出了收購珠海銀隆的計劃,希望在新能源市場贏得一席之地,更希望借此推動其業務收入在未來5年達到2000億,也正因為如此格力收購珠海銀隆的計劃更顯得勢在必行,在配套資金被否的情況下格力或許通過調整收購方式來繼續收購計劃,例如用格力電器的自有資金收購,畢竟其賬上有超過800億現金。
不過,顯然業界和中小股東都不太看好這項收購,畢竟珠海銀隆所在的領域與其現有的空調業務關聯性不大,跨行業并購的風險比較大,此前的其他企業跨行業并購最終導致企業衰落的案例多不勝數,格力或許更應該學習美的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經營與空調業務相關性較大的冰洗和小家電業務方面。
在美的收購東芝白電業務后,美的獲得了空調變頻技術,這對格力的主業--空調業務將產生更大的壓力,雖然國內的空調企業都喜歡宣稱自己擁有多少多少核心技術,但是在最為關鍵的變頻空調技術方面與日本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在中國的用戶開始日益關注節能的情況下,獲得變頻空調技術的美的前景更值得看好。
柏銘科技 baiming0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