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完美犯罪的精神動力學(二)
會不懷羨慕地去愛一個財富興旺的朋友;
羨慕的毒藥深入人心,加倍了生命帶來的一切痛苦;
他既要照料自己的傷痛,又覺得別人的喜悅像一個詛咒。”
這是對莫凌天之類人的寫照。莫凌天的心理世界,深刻著早期貧窮、被歧視的創痛,這份痛是他誓師超越自卑的原動力,也是開鑿他欲望黑洞的殺手。只是當財富和地位洶涌而來時,感受勝利的自負沖昏了他迷惘的雙眼,他奮不顧身地撲向了黑洞……
善跟惡是永遠的對手。他們之間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千絲萬縷的關系。真不知,是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也真難說清,是善養育了惡,還是惡創造了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惡誕生于愛的匱乏。
劇中的莫凌天,是這個理論的證明。
劇中的夏晚晴,反證了這個理論。
關于夏晚晴,用莫凌天對萊雪的怒斥給予了概括:你知道你跟晚晴的最大區別是什么嗎?她是因別人的幸福而幸福,而你卻是因別人不幸福而幸福的人!
這話,映出了天使與魔鬼的形象,亦道出了人心深處的善惡之意。
善,本是雙刃的。它很多時候對惡起到的是拔苗助長,比如《大太監》中李蓮英對他徒弟凌添壽的包容,比如父母對孩子的溺愛。
夏晚晴,也是一個大超我,一個善多余于惡的超我。有時她善得令人生惡——憤慨。
她用單純與真摯、付出與包容的善,滿足了萊雪、莫凌天他們貪婪的渴望,說難聽點,她用無原則的善良喂食(縱容)了莫凌天和雪萊自私的胃口。這里隱射出一個道理:無原則的善是種下惡的因。如果說,莫凌天和萊雪的自私,堪稱不惜犧牲他人幸福的儈子手,那么夏晚晴無原則的善,則是輔佐儈子手的幫兇。
但換個角度,夏晚晴的善又無不是一種銳器,她對萊雪和莫凌天的惡行以寬容處之,不但使惡者想通過破壞他人幸福而后快的動機未得逞,反令其陷入恨無以釋放的惱羞成怒,自我挫敗。試想,當一個人使勁對空氣亂揮亂舞棍棒,是空氣疼呢,還是他的手臂痛?
在惡(莫凌天)與善(夏晚晴)的較量中,夏晚晴就像是那空氣。你說誰勝誰負呢?這里又隱射出一個道理:擇善固執,才是征服惡的強者。
劇中的喬津帆,我愿意把他看成是披著紈绔子弟外衣的純情爺們。他的死黨謝創,現實中沒這樣的人,他對喬氏深入骨髓的認同、以及超理性的擔當,簡直就是一種思想而非一個人。所以我把他看成是喬津帆的另個我,即:謝創是喬津帆人格結構中的理性自我,或代表事業的部分。從里到外,你看不到喬津帆有任何惡的本性,即便他那看似墮落的玩世不恭,也不令人厭。甚至,如果把他的玩世不恭作為對抗商場銅臭味的冷攻擊,感覺還并不過癮。
喬津帆身上的“墮落”元素,是對喬氏榮華富貴的威脅。以精神分析的觀點,喬氏的極權(大超我)沒能壓住喬津帆的“墮落”本性,可以說,喬津帆代表了喬氏所有被壓抑的本我。但這個本我,對喬氏的榮譽是具有顛覆性的。
本我沒有善惡的,超我才具有善惡或好壞特性。假如給喬津帆的本我取名為“玩世不恭”,它本沒有好惡之意,它的功效,要看它所站的位置,或者要看它的對方是誰。如果它的對方是尊重、不爭(如夏晚秋和夏晚陽),那么它引起的是快樂;如果它的對方是名聲、榮譽(如喬季云和夏正朗),那么它所起的是令對方壓力或憤怒;再如果它的對方是權利、競爭(如莫凌天和謝照厚),那么它的作用會成就對手。
喬津帆若只有玩世不恭的一面,他(它)將是毀滅喬氏地位的殺手或罪人。這里的隱喻在于,家族極權這個大超我,作為扼殺喬氏成員情感的暴君,將被反抗勢力“玩世不恭”給推翻??墒?,因為有津帆的另一面謝創——超理性的擔當,他(它)將既是抵御吞噬喬氏的盾牌,也是喬氏榮譽的守護神。
在榮譽與情感的較量處,超我總是贏家,超我也總是情感的冷面殺手。但喬津帆,卻是一個超我和本我雙贏的理想角色。
尾 聲
克里希拉穆提說:“我們都受過傷,可是傷害都做了什么?它怎樣殘殺人類、摧毀人類?傷害催生暴力和殘忍,傷害后,我想去傷害別人”??磥恚覀兊膼刍蛏?,真是很脆弱呵,不可避免傷害,更無可避免那種高舉“愛你、為了你”的旗號,卻實施扼制你本性的傷害。因為它(大超我)是一種隱性暴力,而且它傷你的理由竟是那么的冠冕堂皇。
從喬津帆和夏晚晴身上的善美,足以看到一個事實:善可縱惡也可治惡。惡唯有在善舉面前,才可露出它隱藏的善。就像另一個道理:愛生恨,那是因為恨的背后愛受了傷,而解恨的藥最終還是那個愛。
不得不說一句,喬津帆和夏晚晴的愛情,反映了人類最深的依戀——亞當和夏娃的真善美。
在大多數的影視作品里,會給出這樣的結局:大超我的殺戮,總會有代價,且有的很高昂。此劇的結局亦是:喬季云為家族名譽的“超我”代價是,不快樂和坐牢;妻子陶彥萍為保自尊的代價,是失掉自尊的假精神分裂;莫凌天誓言出人頭地的理想自我(超我)的代價是,人人誅之,坐穿牢底;夏正朗為榮華富貴的代價是,妻子瘋了、女兒跳海、兒子離家出走,他本人落得終身帕金森氏病……這時侯,他(們)才搖搖晃晃地清醒過來,感嘆“我罪有應得”或“重新做人”。
往往,人性在這里(失去時)回歸,代價回報了“惡人”做善人的起點。
也往往,超我在擇善固執那里(夏晚秋所象征的善),才獲得柔性的溶解。
熊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