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等若干增值稅問題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8號
現將統一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等若干增值稅問題公告如下:
一、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一般納稅人,可選擇按照《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通知》(財稅〔2018〕33號)第二條的規定(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規定已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單位和個人,在2018年12月31日前,可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其未抵扣的進項稅額作轉出處理。),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或選擇繼續作為一般納稅人: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三條(第十三條 小規模納稅人以外的納稅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登記。具體登記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登記,不作為小規模納稅人,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八條 條例第十一條所稱小規模納稅人的標準為:(一)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本數,下同)的;(二)除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的。 本條第一款所稱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是指納稅人的年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的有關規定,登記為一般納稅人。
(二)轉登記日前連續12個月(以1個月為1個納稅期,下同)或者連續4個季度(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下同(財稅[2016]36號附件一第四十七條: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銀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社,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納稅人。))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稱應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
轉登記日前經營期不滿12個月或者4個季度的,按照月(季度)平均應稅銷售額估算上款規定的累計應稅銷售額。
應稅銷售額的具體范圍,按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3號)(本辦法所稱年應稅銷售額,是指納稅人在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經營期內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 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以下簡稱“應稅行為”)有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其應稅行為年應稅銷售額按未扣除之前的銷售額計算。納稅人偶然發生的銷售無形資產、轉讓不動產的銷售額,不計入應稅行為年應稅銷售額。)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若干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號)的有關規定(二、《辦法》第二條所稱“納稅申報銷售額”是指納稅人自行申報的全部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其中包括免稅銷售額和稅務機關代開發票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和“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計入查補稅款申報當月(或當季)的銷售額,不計入稅款所屬期銷售額。)執行。
總局辦公廳解讀:
《公告》第一條規定,一般納稅人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應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和《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二是轉登記日前連續12個月(按月申報納稅人)或連續4個季度(按季申報納稅人)累計應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如果納稅人在轉登記日前的經營期尚不滿12個月或4個季度,則按照月(或季度)平均銷售額估算12個月或4個季度的累計銷售額。
需要明確的是,納稅人是否由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由其自主選擇,符合上述規定的納稅人,在2018年5月1日之后仍可繼續作為一般納稅人。
稅政解析與策略:
1、財稅〔2018〕33號只規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規定已登記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單位和個人可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很多朋友糾結對那些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雖未超標但自行申請認定(或登記)一般納稅人的,能否轉為小規模納稅人?18號把這個明確了,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一般納稅人都可以轉小規模納稅人!不論是自行登記的,還是強制登記的一般納稅人。
2、可以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的一般納稅人,只能是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和從事工業或商業的個體工商戶。營改增試點納稅人的一般納稅人標準本來就是500萬元,不存在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的選擇。
3、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或選擇繼續作為一般納稅人,其選擇權在納稅人手上。很多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一般納稅人,從自身的業務開展出發,結合上游發票的取得和下游專票的需要,再考慮到實際稅負率可能低于3%,就有可能選擇繼續作為一般納稅人。
4、轉登記日可以是2018年5月1日后,12月31日前的任何一天。但過了2018年12月31日后就沒這個機會了,所以今年的12月份,是這些一般納稅人拖了6-7個月,終于要做出選擇的時候,挺讓人較糾結的。
5、對有心想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的,請計劃好壓縮銷售規模,以保證轉登記日前連續12個月(以1個月為1個納稅期,下同)或者連續4個季度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稱應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假設計劃2018年7月15日轉登記,其2017年7月-2018年6月為連續12個月,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為501萬元,超過500萬元了,那就得立即控制2018年7月下半月的銷售額,使得2017年8月-2018年7月的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不超過500萬元,才能如愿以償。
6、轉登記日前連續4個季度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納稅人其實很少。因為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銀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社,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納稅人。而銀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信用社的連續4個季度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隨隨便便都超過500萬元。
7、應稅銷售額的具體范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指納稅人自行申報的全部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其中包括免稅銷售額和稅務機關代開發票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和“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計入查補稅款申報當月(或當季)的銷售額,不計入稅款所屬期銷售額,是為了避免由于稽查或評估造成一般納稅人登記向前追溯,從而引發前期銷售收入是按3%還按適用稅率的爭議。
二、符合本公告第一條規定的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填報《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登記表》(表樣見附件),并提供稅務登記證件;已實行實名辦稅的納稅人,無需提供稅務登記證件。主管稅務機關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處理:
(一)納稅人填報內容與稅務登記、納稅申報信息一致的,主管稅務機關當場辦理。
(二)納稅人填報內容與稅務登記、納稅申報信息不一致,或者不符合填列要求的,主管稅務機關應當場告知納稅人需要補正的內容。
總局辦公廳解讀:
轉登記的程序由納稅人發起。《公告》第二條規定,納稅人應正確、完整填寫本公告所附《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登記表》,并提供稅務登記證件(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取消一批涉稅事項和報送資料的通知》(稅總函〔2017〕403號)的有關規定,已實行實名辦稅的納稅人,無需提供稅務登記證件),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對相關信息,符合條件的當即完成轉登記;如果稅務機關認為納稅人不符合相關條件,應當場告知納稅人需要補正的內容。
稅政解析與策略:
1、非依職權事項,稅局不能在“金三”里自行幫符合條件的一般納稅人轉登記。
2、轉登記后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者連續不超過4個季度的經營期內超過500萬元,還是要再次登記為一般納稅人。
3、轉登記后,發現小規模納稅人的資格不利于業務開展,若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重新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4、轉登記納稅人按規定再次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后,不得再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
三、一般納稅人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以下稱轉登記納稅人)后,自轉登記日的下期起,按照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轉登記日當期仍按照一般納稅人的有關規定計算繳納增值稅。
總局辦公廳解讀:
《公告》第三條規定,納稅人轉登記后,自轉登記下期起(按季申報納稅人自下一季度開始;按月申報納稅人自下月開始),按照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轉登記當期,仍按照一般納稅人的有關規定計稅。
稅政解析與策略: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3號)第九條 納稅人自一般納稅人生效之日起,按照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計算應納稅額,并可以按照規定領用增值稅專用發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本辦法所稱的生效之日,是指納稅人辦理登記的當月1日或者次月1日,由納稅人在辦理登記手續時自行選擇。有的納稅人*月7日登記為一般納稅人,選擇當月1日生效,則造成*月1-6日小規模納稅人期間的銷售收入都要按適用稅率,在申報時只能填入“簡易計稅”欄。而簡易計稅又沒備案,只好強制比對通過。
所以18號公告明確不能選擇了,納稅人轉登記后,自轉登記下期起(按季申報納稅人自下一季度開始;按月申報納稅人自下月開始),按照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轉登記當期,仍按照一般納稅人的有關規定計稅。
四、轉登記納稅人尚未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以及轉登記日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核算。
尚未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時:
(一)轉登記日當期已經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應當已經通過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進行選擇確認或認證后稽核比對相符;經稽核比對異常的,應當按照現行規定進行核查處理。已經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經稽核比對相符的,應當自行下載《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稽核結果通知書》;經稽核比對異常的,應當按照現行規定進行核查處理。
(二)轉登記日當期尚未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轉登記納稅人在取得上述發票以后,應當持稅控設備,由主管稅務機關通過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稅務局端)為其辦理選擇確認。尚未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轉登記納稅人在取得以后,經稽核比對相符的,應當由主管稅務機關通過稽核系統為其下載《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稽核結果通知書》;經稽核比對異常的,應當按照現行規定進行核查處理。
總局辦公廳解讀:
《公告》第四條規定,轉登記納稅人尚未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以及轉登記日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暫掛賬處理,統一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科目中核算。尚未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時:
(一)轉登記日當期已經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應當已經通過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進行選擇確認或認證后稽核比對相符;經稽核比對異常的,應當按照現行規定進行核查處理。已經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經稽核比對相符的,應當自行下載《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稽核結果通知書》;經稽核比對異常的,應當按照現行規定進行核查處理。
(二)轉登記日當期尚未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收費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轉登記納稅人在取得以后應當持稅控設備,由主管稅務機關通過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稅務局端)為其辦理選擇確認。尚未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轉登記納稅人在取得以后,經稽核比對相符的,應當由主管稅務機關通過稽核系統為其下載《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稽核結果通知書》;經稽核比對異常的,應當按照現行規定進行核查處理。
稅政解析與策略:
1、尚未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轉登記日當期的期末留抵稅額,計入“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轉登記日當期已經取得的扣稅憑證,必須通過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勾選確認或認證。
4、轉登記日后取得的扣稅憑證,應當持稅控設備,由主管稅務機關通過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稅務局端)為其辦理選擇確認。
五、轉登記納稅人在一般納稅人期間銷售或者購進的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自轉登記日的下期起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的,調整轉登記日當期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一)調整后的應納稅額小于轉登記日當期申報的應納稅額形成的多繳稅款,從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當期的應納稅額中抵減;不足抵減的,結轉下期繼續抵減。
(二)調整后的應納稅額大于轉登記日當期申報的應納稅額形成的少繳稅款,從“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中抵減;抵減后仍有余額的,計入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當期的應納稅額一并申報繳納。
轉登記納稅人因稅務稽查、補充申報等原因,需要對一般納稅人期間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進行調整的,按照上述規定處理。
轉登記納稅人應準確核算“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的變動情況。
總局辦公廳解讀:
轉登記納稅人作為一般納稅人經營期間的銷售或者購進業務,在轉登記后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的,應按照一般計稅方法進行調整。因此《公告》第五條規定,納稅人發生上述情形的,應調整一般納稅人期間最后一期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
(一)調整后的應納稅額小于轉登記日當期申報的應納稅額形成的多繳稅款,從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當期的應納稅額中抵減;不足抵減的,結轉下期繼續抵減。
(二)調整后的應納稅額大于轉登記日當期申報的應納稅額形成的少繳稅款,從“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中抵減;抵減后仍有余額的,計入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當期的應納稅額一并申報繳納。
稅政解析與策略:
1、自轉登記日的下期起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的和對其一般納稅人期間稽查,調整轉登記日當期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就是只調整一般納稅人期間最后一期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而不是稽查、評估對應稅款的所屬期,滯納金的加收也是從一般納稅人期間最后一期的次月申報期限屆滿次日開始計算。
2、銷售業務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的,調整后的應納稅額小于轉登記日當期申報的應納稅額形成的多繳稅款。
3、購進業務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的,調整后的應納稅額大于轉登記日當期申報的應納稅額形成的少繳稅款。
4、轉登記納稅人在一般納稅人期間銷售或者購進的,自轉登記日的下期起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的,先調整一般納稅人期間最后一期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應納稅額,形成多繳的,抵減小規模納稅人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當期的應納稅額;形成少繳的,抵減“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六、轉登記納稅人可以繼續使用現有稅控設備開具增值稅發票,不需要繳銷稅控設備和增值稅發票。
轉登記納稅人自轉登記日的下期起,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應當按照征收率開具增值稅發票;轉登記日前已作增值稅專用發票票種核定的,繼續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其取得的不動產,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
總局辦公廳解讀:
為了給納稅人開具增值稅發票提供便利,《公告》第六條規定,納稅人在轉登記后可以使用現有稅控設備繼續開具增值稅發票。轉登記納稅人除了可以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外,在轉登記日前已做增值稅專用發票票種核定的,還可以繼續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稅政解析與策略:
1、繼住宿業(自2016年11月4日起試點,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9號)、 鑒證咨詢業(自2017年3月1日起試點,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號)、建筑業(自2017年6月1日起試點,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 工業(自2018年2月1日起試點,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5號)、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自2018年2月1日起試點,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5號)之后,轉登記日前已做增值稅專用發票票種核定的的商業小規模納稅人也可以自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2、銷售其取得的不動產,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以前都是說“仍須向地稅機關申請代開”,現在國地稅合并在即,改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稅務機關申請代開。”
七、轉登記納稅人在一般納稅人期間發生的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未開具增值稅發票需要補開的,應當按照原適用稅率或者征收率補開增值稅發票;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開具紅字發票的,按照原藍字發票記載的內容開具紅字發票;開票有誤需要重新開具的,先按照原藍字發票記載的內容開具紅字發票后,再重新開具正確的藍字發票。
轉登記納稅人發生上述行為,需要按照原適用稅率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應當在互聯網連接狀態下開具。按照有關規定不使用網絡辦稅的特定納稅人,可以通過離線方式開具增值稅發票。
總局辦公廳解讀:
《公告》第七條規定,轉登記納稅人在一般納稅人期間發生的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未開具增值稅發票需要補開的,應當按照原適用稅率或者征收率補開增值稅發票;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開具紅字發票的,按照原藍字發票記載的內容開具紅字發票;開票有誤需要重新開具的,先按照原藍字發票記載的內容開具紅字發票后,再重新開具正確的藍字發票。
稅政解析與策略:
誰說“未開具發票”欄不能填負數?未開具增值稅發票需要補開的,應當按照原適用稅率或者征收率補開增值稅發票。為了不重復申報同一筆銷售收入,“未開具發票”欄肯定是要填負數的,增值稅申報比對不會強制監控此項,但會生成申報疑點,納稅人應備好材料作好說明即可。
八、自轉登記日的下期起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者連續不超過4個季度的經營期內,轉登記納稅人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應當按照《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3號)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一般納稅人登記。
轉登記納稅人按規定再次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后,不得再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
總局辦公廳解讀:
《公告》第八條規定,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后,如納稅人連續12個月或者4個季度的銷售額超過500萬元,則應按照規定,再次登記為一般納稅人。
稅政解析與策略:
轉登記納稅人按規定再次登記為一般納稅人后,不得再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即使還是在2018年12月31日前,即使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者連續不超過4個季度的經營期內的銷售額調整在500萬元以下,也不能再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總局只給一次轉登記小規模納稅人的機會,萬望珍惜。
九、一般納稅人在增值稅稅率調整前已按原適用稅率開具的增值稅發票,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開具紅字發票的,按照原適用稅率開具紅字發票;開票有誤需要重新開具的,先按照原適用稅率開具紅字發票后,再重新開具正確的藍字發票。
一般納稅人在增值稅稅率調整前未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需要補開增值稅發票的,應當按照原適用稅率補開。
增值稅發票稅控開票軟件稅率欄次默認顯示調整后稅率,一般納稅人發生上述行為可以手工選擇原適用稅率開具增值稅發票。
總局辦公廳解讀:
《公告》第九條明確,增值稅稅率調整后,一般納稅人在稅率調整前已按原稅率開具發票的業務,如發生銷售折讓、中止、退回或開票有誤的,按原適用稅率開具紅字發票。
一般納稅人在增值稅稅率調整前未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應當按照原適用稅率補開。
稅政解析與策略:
誰說2018年5月1日后不能開17%的增值稅專票?18號公告說得很清楚,未開具增值稅發票需要補開的,應當按照原適用稅率或者征收率補開增值稅發票;沖紅按照原適用稅率或者征收率開具紅字發票;開票有誤需要重新開具的,先紅再藍,也是原適用稅率或者征收率。
十、國家稅務總局在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中更新了《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編碼表》,納稅人應當按照更新后的《商品和服務稅收分類編碼表》開具增值稅發票。
轉登記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應當及時完成增值稅發票稅控開票軟件升級、稅控設備變更發行和自身業務系統調整。
稅政解析與策略:
終于明確稅控開票軟件升級是納稅人的責任了,航信與百旺終于可以實現系統自動升級了。
十一、本公告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若干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號)第七條(七、納稅人兼有銷售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稱“應稅貨物及勞務”)和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下稱“應稅行為”)的,應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與應稅行為銷售額分別計算,分別適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標準,其中有一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就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相關手續。)同時廢止。
稅政解析與策略:
18號公告沒出來前,有不少朋友還在想是不是應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與應稅行為銷售額分別計算,分別適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標準?現在明確了是納稅人的應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與應稅行為銷售額合并在一起計算是否超過500萬元,連續12個月(以1個月為1個納稅期)或者連續4個季度累計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稱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就要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了。
特此公告。
附件:一般納稅人轉為小規模納稅人登記表
國家稅務總局
2018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