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儀//撰文
近日,財政部發布,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審議通過,內陸將對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進行調整,并于2017年12月1日起實施。據了解,此次降低關稅是近幾年的連續降稅措施,意在進一步刺激消費升級,降稅共涉及187個商品稅號,平均稅率由17.3降低至7.7%,其中包括家用電器產品。
此次,下調進口關稅的家用電器品類中包括空調、冷柜、電動剃須刀、咖啡機、面包機、智能馬桶蓋、飲水機等29類。這些產品2017年內最惠國稅率普遍在15%~35之間,調整后暫定稅率在10%~17之間,有利于國內用戶對進口家電品的選擇消費。
曾經否,在改革開放初期,家電不僅是舶來品,也是稀有商品。海外歸僑、出國人員從海外回來,都會帶幾件家電品。國內大的百貨商場、五金商店,以及后來的連鎖賣場,雖然也都有進口家電品出售,但是進口商品都含有進口稅,價格比國內商品高出很多。
后來隨著中國加入WTO,稅率雖然有所下調,但相比國內家電品,價格仍然是高出一大截。能夠購買進口家電的,一般都是國內具有較高經濟收入的一小部分群體,像創業成功人士、私企業主、海外歸僑、證券金融人士等等。
當然,在十多年前這部分高消費群體熱衷于購買進口家電,一方面在于面子工程。那個時候誰家里能夠有進口家電,那是非常牛掰的一件事,在親朋好友面前是極具面子的;另一方面是進口商品品質優異。在十多年前,進口商品相對與國產家電,在品質上確實具有很大的差距,先富起來的這部分高消費群體,也極為看重家電這樣大件耐用消費品的品質。
所以說,在十多年前,進口家電品對于國內多數家庭來說,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誰家不想擁有一兩件進口家電品。但是,緣于進口家電品要繳納至少30%進口稅,其價格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當然,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前幾年還曾出現過出國旅游搶購馬桶蓋的現象,但這并不能說明國內不能滿足這些產品的供應,而是國人外出旅游的一種購物行為帶動的羊群效應。這種現象也只是曇花一現,并沒有持續很久。
這次發改委發布文告,宣布降低部分商品的進口稅率,稅率從以前17%降至7%,較大幅度的下調了進口關稅。家電品涉及空調、冰箱、馬桶蓋等部分家電品,有人認為,會再次引發國內對進口家電品的追捧,形成一輪進口家電的消費熱潮。那么真的會因進口稅率下調而出現進口家電的熱銷呢?
家電魂認為,很難出現一些人預見的進口家電消費熱潮,理由有這么幾條:第一,全球家電的制造、研發中心,已經由國外轉移至國內,國內產品已經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第二,進口家電已經不能代表家電的最高水平和品質,像海爾旗下的卡薩帝品牌的家電產品在全球市場已經是價格最高的產品;第三,外資品牌自身的衰敗也已經失去光環,像日本三洋、東芝、夏普等知名家電品牌已經被收之中國品牌旗下,外資品牌在國內的吸引力大為減弱;第四,進口品牌在家電的售前、售后服務中仍存在很大缺陷,很難與國內品牌媲美,消費者未必會因為關稅降低而買賬。
當然,也不能排除還有一些國外洋品牌的擁躉者,在關稅下調后會出現購買的行為,但這畢竟在國內來說是一個小眾行為,絕不可能掀起大的風浪!
=====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跟蹤研究家電產業發展軌跡,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互聯網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微信號:jiadianh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