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跟蹤研究家電產業發展軌跡,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互聯網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微信號:jiadianhun
=====
近日,在“董明珠自媒體”上發現,格力已經推出格力大松廚房“三劍客”,即:“三劍客”之油煙克星-格力大松吸油煙機;“三劍客”之點火達人-格力大松燃氣灶;“三劍客”之殺菌能手-格力大松消毒柜。格力大松這三個產品是廚房電器的典型配置,即:煙、灶、消品類。那么格力真的是要全面進軍廚電領域嗎?其勝算幾何?
秦儀//撰文
格力這是要全面進入廚電領域的一個明確信號。這對競爭已經十分復雜的廚電行業來說,格力這個體量的企業真的要進入,絕非是一件可以視而不見的事。畢竟格力是家電領域單一產品做到千億的品牌,且格力歷來行事風格強硬,難道不會對廚電行業形成巨大影響嗎?
不過很多人業內人士認為,格力一直以來都是標榜自己是專業化制冷空調企業,多元化是形勢所迫,廚電行業個性化特征強,產品類型繁紛復雜,產品使用周期短,不是哪個品牌進入就可以一統天下。
壹
其實,格力的多元化早已不是現在才開始,像半推半就的晶弘冰箱,大松電飯煲、大松小家電、大松洗衣機等,早就在市場上有所推廣。像晶弘冰箱,曾經在渠道代理商提貨中與空調搭配,不進一定比例的晶弘冰箱,就不讓提經銷商想要的空調。
確如所言,做了這么些年,格力的晶弘冰箱,大松洗衣機、電飯煲,并無多大的起色。在格力電器2018年上半年報中不難發現,格力生活電器為15.65億,僅占比 1.72%。洗衣機、電飯煲等這么多的產品才1.72%,與空調的90%左右相比,實在是難以比較。
同是大家電品,格力做空調可以一家占據近半壁江山,而冰箱、洗衣機卻是毫無建樹?原因無非企業的固有布局和市場化配置兩個方面:
第一、家電在過去是按照品類布局的,海爾在冰箱、洗衣機上具有統治地位,格力在空調上則是遙遙領先,美的是在綜合家電上強勢。他們都固化了專業渠道商資源,其他品牌欲切入別人的領地,難度極大。就像空調領域,誰再來搶格力的地盤也是難以奏效。
第二、格力在多元化初期進入的冰箱、洗衣機等領域,都是競爭十分充分的細分家電品類,盈利的空間極為有限。格力進入,以其品牌影響力不可能拉出更大的利潤空間。因此,格力都是利用子品牌大松來運作。
貳
問題是以大松或者是晶弘這樣新品牌,在一個成熟市場去搶份額,短時間內顯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況且,空調與其他家電品的運作模式、渠道結構并不完全重合,反倒是格力品牌長期的空調專業化,妨礙了這些品牌對其他家電品類的滲透。
反觀格力在多元化道路上,走得是亦步亦趨,像似小腳女人。除了像電飯煲、電風扇等小家電品之外,冰箱、洗衣機沒有大的投入建立專門的工廠與產線。晶弘冰箱只是格力旗下的一個品牌,卻與格力電器沒有產權關系。大松洗衣機在格力也沒有專門的工廠,是依靠代工生產而已。
因而,在既往的發展過程中,格力在多元化上既不是堅定下決心去做,也沒有付出大的投資和資源。結果自然與過程是一致的,反映到上市公司的年報上,所占比例微小而不值一提。現在,要向6000萬的目標進軍,顯然只依靠空調一個產品是絕不可能的。多元化才成為格力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顯然,橫視整個家電產業,一來能夠像空調那樣盈利空間較大的細分品類并不多,僅廚電領域產品工況環境惡劣而迭代較快,還有較好地盈利空間;二來廚電行業新品類層出不窮,有利于未來在產品上的布局。比如,廚電行業新近熱絡的水槽洗碗機,就是近幾年才創新的出新興品類。格力如果進入廚電也有可能在新興品類上尋找到增量的機會。
叁
從目前的廚電格局來看,國內分為兩大陣營。一個陣營是傳統的專業廚電品牌,像方太、老板、華帝、帥康等主流品牌;另一個陣營是美的、海爾等綜合家電品牌。其他小品牌雖是林立,但多是投機而已,主流市場格局早就已經定型,輕易不會被入侵者顛覆。
據了解,格力目前雖然推出廚電“三劍客”,但還是依靠在外的代工生產制造,并還沒有投資興建工廠。業內認為,格力這樣做是在投石問路,一旦能夠在廚電領域找到感覺,形成贏利點。以格力的資金和資源,很快就能夠建廠形成生產能力。
顯然,從格力來說,這次進入廚電領域也絕非是以前,沖擊6000億目標的壓力存在,格力絕不會總是蜻蜓點水。況且格力大松對廚電“三劍客”信心滿滿,并稱之其“個個身懷絕技”。看來這次進入廚電領域是有備而來,恐怕廚電行業未來會掀起滔天巨浪。
但見過格力大松這“三劍客”的專業人士認為,與專業廚電行業的產品相比,不論是在外觀的觀感上,還是產品體驗上,都存在明顯的差距。并且格力的廚電產品雖有三個品類,但每個品類只有一款或幾個款式,根本就無法與專業廚電企業強大的產品陣營抗衡。
到底會是如何,現在誰都無法確定。不論如何,廚電企業應該有所準備。而對格力到底會以怎樣方式在廚電領域輾轉騰挪,只能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