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林賦
時維六月,序屬林鐘,余陟彼北城,瞻望木兮。豪邁之情,油然而生。爛桃芳兮若英,獨余兮目成。
聞,性之所鐘,情之所至。山水藏神,江河生魄。
嗚呼:眾星托霓云端,霞光烈湖艷艷。橫北路之江陽,隔南山之煙陰。云接瓊樓,霧泳岸梯之旁,青及林梢,紅落山楓夕陽。長沔流波,夾成水天一色。徐步憐岸,尋來落霞一畔。
吾之不宿,半夜有蟬,清風忽來,明月不驚。波瀾天光,上下一心。
云:山秀有精,水秀有靈。路迷之處,豁然開朗,有廊亭一座,數聞笑聲,掩平檐之下,中其桃香,遠隔重山,顯顯離離,舊枝萌色,之余閑人,叢雜腳步,羞戀琴聲。
天蒼樹遠,樓隔重重,平江落雁,日暖西沙。
乾致望山,則亙綿千里,南接雪嶺,北致瓊鄉,徑雨明臺,觀閣云間,霞沖霄,海蜃現,高樓明月早發,飛字流渚汀霞,觀鶴引木,汀洲白家,數幾籬笆忘裁花,瀟瀟暮雨歇白發。
山路高而寒石遠,白云遏而暮山紫,間湍激流,清泉絕響,林深見鹿,禺于一角,飲笛童生,赤腳前行。
然布衣觀棋,爛柯石下。盧生臥榻,黃梁生夢。東野之齡,衣禽自夸。元亮躬耕,南山籬下。且并詠之思,嘉年獻華,青染蒼苔,應接不暇。日月蒼影,棗泥吐霞,半荷為道,迷入夾塘。
訴春秋之往事,著文章以自答,序列陳章,四時不替。蘭香澤惠,湘君宴行。登高作賦,各傾陸海云爾。
六月十九,是會寧鐵木山,即香林山廟會,盛況空前,逢閑暇之余,覽山而游,觸景生情,得此文,表傾拜之情。
朝云未開
攏兩山的煙云滿袖
纏身的風帶走游離的魂
下山來看到的花都有才華
一葉一枝押滿唐詩的韻
腳下涉過的千山萬水
尋著五千年的東南西北
舊時秋塘深處的月
讓一朵梨花埋葬了自己
孤客度過津頭
晚舟遲遲不發
無問鐘樓的燈
何曾刮起臺風
泊在星海的舟
離散游人的夢
詩中在玉門關外的雪
錚錚鐵骨動起殺音
婦子在閨中擰成的長怨
在劍的尾端結成環
秦嶺深處的云
早已化了人形
落在山頭的路
幻成人間的書卷中的跳動的精靈
刻在秦簡上的小篆
哪一個不能收復河山
竹子中養著的數起魂魄
在月光下思考自我
像及了世間有情的兒郎
抬頭望見心上人的模樣
花 火
平生三兩酒
給青瓦添了煙火氣
一縷清煙
無非是七情六欲
風中的火焰,繁星點點。
母親從火籽里面看收成。
一半是日出有雨。
一半是日落有風。
金黃,一朵花香落地
影子沿日落方向踩出了荒涼。
木頭上長了火花
倔強的拖著黑夜游行
在布魯斯克的山頭
傾瀉出一泊汪洋的大海
——寫于燎疳節
《花火》這首詩寫成時間為正月二十三,在當地的鄉俗中,以火來去除瘟疫,用揚起的灰燼來推測來年糧食的豐收情況,且逢今年特殊情況,則提筆寫下。望山河無恙,國之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