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種子市場按作物類型細分為水稻,玉米(玉米),棉花,蔬菜,和其他農作物,產品類型分為雜交種子,常規種子和品種種子,并且按地理分布,覆蓋東南亞主要國家/地區。
市場概況
東南亞的種子市場預計在預測期內(2020-2025年)將以6.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稻米是該地區主要的農作物,種植面積為5030萬公頃。- 農民越來越多地采用更新技術來種植該地區的各種農作物。這導致種子替換和雜交率的增加,因此改善了種子產業的前景。
- 除水稻外,蔬菜種子領域是種子市場中另一個快速增長的領域。該地區主要的蔬菜種植國包括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該地區蔬菜種植面積超過3960萬公頃。
主要市場趨勢
水稻種子主導市場
大米是東南亞地區整個人口的主要主食。該地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非常有利于水稻的種植。該地區的稻米種植面積超過5030萬公頃,這使東南亞地區成為僅次于中國和印度次大陸的世界第三大稻米種植地區。東南亞地區的水稻種子市場在擴大使用雜交種子等技術后得到了擴展。但是,該地區超過55%的水稻種植地區沒有灌溉設施,耕作完全依靠雨水養育,從而降低了產量,導致農民減少了對水稻種植的投資。泰國主導東南亞種子市場
使泰國成為種子生產的誘人樞紐的有利因素是良好的氣候,這確保了全年的種子生產,熟練的農民和良好的聯系。截至2015年,泰國共有184家種子公司,其中只有34家種子公司擁有種子研發部門。到2020年,泰國種子部門計劃生產優質的大米,豆類作物和牧草作物種子,以滿足全球需求,并通過出口泰國發達品種增加出口價值。泰國是第二大出口國,其蔬菜種子出口到印度,越南和中國。在亞洲以外,泰國蔬菜種子的主要進口國是美國,荷蘭和法國。泰國大多數玉米種子出口到越南,其次是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斯里蘭卡。競爭格局
東南亞種子市場支離破碎,擁有各種中小型公司和一些大型企業,導致市場競爭激烈。世界不同地區的區域市場和本地參與者的發展是導致市場分散的主要因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