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由于清政府的夜郎自大,在其他很多國家紛紛進行發展的關鍵時期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我國與國外的聯系逐漸中斷,這也導致我國錯過了接受外來先進技術和思想的機會,進而導致我國后來與其他列強國家相比,發展得十分落后。相反西方國家倒是愈發強大,于是這些國家便利用武力對我國實施了一系列的入侵計劃,導致清政府被迫敞開國門。
而面對西方國家的強勢入侵,軟弱無能的清政府也只能束手就擒,被迫簽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得我國的領土主權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而在當時與英國簽訂香港租界條約的時候,英國更是強行要求清政府必須出借100年。如果當時沒有李鴻章的據理力爭,可能清政府就真的同意了這一要求,而一旦同意之后,我國可能就不能收復香港了。當時李鴻章堅決要求只能出借香港99年的時候,很多人都對此感到不解,認為不過一年的區別罷了,為何要如此堅持呢?后來才意識到李鴻章這一決策是多么的英明。
其實李鴻章之所以這么做,也是因為其深入了解了國際條例。據悉,按照當時的國際規定,一個國家如果失去對某一區域的管理權超過100年時間,那么這一區域就會自動變成公共區域,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英國租借香港超過100年,我國就會永遠失去對香港的擁有權。
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雖然李鴻章在歷史上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政治人物,但不可否認,他的確是具有很強的政治才能。正是因為李鴻章對只能租借香港99年的堅持,才讓新中國在強大之后,有了香港回歸的機會,否則英國極有可能以此為借口拒不歸還香港。更何況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占有香港,英國政府也是諸多借口,甚至要求我國就領土主權這一問題進行談判,當然對此我國是絕對不會接受的。而最后在我國的重重壓力之下,英國也最終答應了無條件歸還香港。中國素來就是講究一個“禮”字,是我們的就是我們的,中國的國土一分一厘都必須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