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一定得正視一件事情,那就是養育孩子沒有省心的時刻??吹暮玫亩际莿e人家的孩子。當然別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好,是因為你沒有看到他的父母下的功夫,頑皮愛鬧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不可能循規蹈矩的生活在你的指揮棒下。
盡管孩子有時候真的是讓家長很生氣,好在現在的家長也是修養的比較好了,基本上不會動手去打,但怒吼孩子卻是常有的事情。對于孩子的錯誤行為,家長當然是不能聽之任之,怒吼之下,也是有很大的效果的,會讓他在心里產生畏懼,馬上就變得好好的了。
家長也把怒吼當成了常用武器。短時間內看能起到作用,但從孩子的長遠來看,卻是非常不利的,后果卻讓你猝不及防。
被怒吼的孩子在長大后性格會很暴躁。
盛怒之下怒吼孩子,看似是為了教育,來讓孩子聽話,不做錯事,本質上卻是一個失控家長的無奈作為。雖然孩子表面是暫時聽話了,在他心里是不服氣的,他是威懾于這種勢能差,家長是以大來壓小,用武力來征服他,并不是用道理說服了他。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到孩子,在怒吼孩子的時候,家長的情緒是暴怒的,遇事不能理智,在孩子長大之后,也會“遺傳”這樣易怒的性格,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不和諧的人際關系,也會用怒吼的方式來解決。
被怒吼的孩子長大后,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比較差。
孩子被怒吼之后,會有點受到驚嚇,膽子也會變得小了,不敢去和父母交流,說自己真實的想法。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家長的引導,表面上孩子是聽話了,妥協了,他的壞情緒卻被沉淀了下來,慢慢地,越攢越多,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爆發出來,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
家長經常怒吼孩子會降低他的幸福感。
孩子小,畢竟不懂事。家長用這種惡劣的態度來對待他,會讓孩子感受到是被嫌棄的人,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心理上會留下一些陰影的。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消極,情緒不穩定,不是脾氣暴躁,就是性格膽小。
被吼大的孩子,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樣的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會和別人很好的溝通,這些短板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是很不利的。這種性格,很難在集體生活中立足,會受到排斥,也降低整體的幸福感。
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是需要學習的。家長也不是生來就是,也會有很多的錯誤。只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家長對孩子一定要有耐心,首先得做孩子的榜樣。你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起碼自己得先要做到。不要用一時的怒吼來帶來家庭暫時的平安,卻不知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卻是這么大。
家長需要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心平氣和的和他講道理,如果孩子就是不聽,也不必非得就立刻說服他,可以放任他一段時間,找個機會,雙方都能緩下氣來了,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