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是每個孩子都期待的事情,同時也是父母開始發愁的事情,當孩子剛回家時,父母的耐心和忍耐力還是比較不錯的,對孩子的要求基本上也都是有求必應。
但隨著孩子在家時間的增長,面對孩子調皮搗蛋等級的不斷升級,很多父母都開始不淡定了,直言希望孩子早點開學!
特別是今年的寒假,算是有史以來十分長的一個假期了,因為疫情原因,學生是需要在家里上課的,家長自然而然的要承擔起給孩子輔導作業這個艱巨的任務,這更加挑戰每個家長的耐心了!
各大視頻交流平臺,隨處可見家長被寫作業的孩子氣的要炸毛的視頻。當網友看到一個在家洗衣做飯、無比聽話的孩子時,開始不淡定了!
視頻里可以看到,一個只有五六歲的小男孩,在爸爸媽媽都不想從溫暖的被窩里出來做早飯的時候,他已經爬起來給爸爸媽媽準備早餐了。
小家伙的動作十分熟練,沒一會就做好了一頓簡單的早餐,滿滿的愛意從屏幕里面溢出來,引無數網友羨慕。
小男孩媽媽表示,孩子在家十分勤快,做飯是常有的事情,他在家還會洗衣服、掃地、擦桌子、整理自己房間等,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可謂是家里一個十足的小保姆。
當問到該小男孩的感受時,小男孩笑了笑,回答道:“我的爸爸媽媽只會玩手機!”語句間滿是對自己父母的嫌棄,嘴上雖然很嫌棄,但是依舊十分勤快的干著家務。
“天吶,我也想要這么一個兒子!”
“為什么我家孩子只會把家里弄得一團糟?”
“求寶媽分享帶娃秘籍!”……
一時間,評論區里滿是對這個小男孩的父母的羨慕之情。
那么,該如何教育出來一個如此懂事的孩子呢?
一、營造一個人人有責的家庭氛圍
孩子的習慣跟家庭氛圍是有很大關系的,如果你的家里亂糟糟的沒人打掃,那么孩子自然意識不到干凈整潔的房間更舒適些。
如果家里只有媽媽一個人做家務,爸爸每次都不參與衛生打掃,那么孩子就意識不到自己也有分擔家務的責任。
如果家里非常干凈整潔,每次衛生打掃都是全員參與的話,那么孩子自然也會不自覺的參與其中。
要想讓孩子變得勤快起來,那么必須要給孩子營造一種每個人都有義務分擔家務的意識。
二、父母要發揮楷模的作用,適當引導孩子
父母的作用十分大,只有父母勤快孩子才有可能變得勤快,如果父母是個好吃懶做的人,那么孩子難免會受到影響。
父母一定要發揮楷模作用,給孩子做出適當的引導,比如:孩子小的時候教育孩子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里,把玩具歸位;等孩子再大一些的話,教孩子擦桌子、掃地、整理玩具等;孩子年齡再長一些的話,教孩子使用一些安全的電器。
一點點的引導孩子,孩子就會不自覺的變的勤快起來。
三、父母要學會適當示弱
等孩子具備一些簡單收拾家務的能力時,父母就可以偷懶了,當然這里不是真的變懶,而是要學會給孩子示弱。如果經常以父母這個角色面對孩子時,孩子會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孩子,沒有幫忙做家務等能力。
但是如果父母可以適當的示弱,那么孩子會慢慢明白自己具備有做這些家務的能力,長久下來,孩子自然而然就變得勤快了。
孩子是調皮搗蛋還是勤快懂事,全靠父母的引導,只要父母正確引導孩子,多一點耐心,那么孩子變懂事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