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tǒng)的家庭里,都是虎爸貓媽的搭配,父親負責紅臉,在孩子犯錯時教育孩子,母親則是一個溫柔的角色。
但時代慢慢發(fā)展,很多女性在外同樣工作,在職場上強勢一些不會受到職場上的欺負,也更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利益。可慢慢習慣養(yǎng)成,回到家后也開始強勢,對丈夫和孩子都有較強的控制欲。
在一個家庭里,女人過于強勢,對丈夫的行為也要控制。漸漸下去,男人要么屈從于這種控制下,慢慢失去自己的想法和獨立,要么大翻臉鬧離婚,無論是哪種結果,都是不利的。
不僅是對丈夫有影響,這種控制會彌漫到孩子的身上,孩子長期處于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也會慢慢失去自己的想法,更不敢表達。等到了社會上孩子就會表現(xiàn)出唯唯諾諾的樣子,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在電視劇《都挺好》里面,明哲三兄妹的媽媽就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
在家里她說話最有權威,她說賣掉一間房供明哲讀書就賣掉一間房,她給兩個兒子吃雞腿卻沒有小女兒的份。而她丈夫蘇大強唯唯諾諾的,不敢吭聲,在看到女兒受到不公待遇的時候只是借口去上廁所。整個家庭的氛圍就是以母親為首領,以兒子們?yōu)橹行模畠汉驼煞蚨紱]有地位。
最后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三兄妹之間關系漸漸疏遠,隨著孩子長大,整個家庭也慢慢破碎。小女兒明玉受不了母親的控制離家出走,后來事業(yè)有成,但是老二明成卻被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直到母親去世以后,三兄妹都沒能和諧相處。
母親的情緒、行為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要是母親成天以自己為中心,對家里大小事情都要控制在自己手中,孩子就會習慣這樣的方式。
以后走向社會也是習慣于讓別人控制著自己,因為他從小到大都是按照母親的想法做的,根本不知道面對一件事情自己會怎樣做。
男孩長期生活在母強父弱的環(huán)境下,在他看來男人就是屈從于女人的,就像爸爸屈從于媽媽那樣。
這樣長此以往下去,造成的結果可想而知,兒子長大以后也害怕老婆,做事情唯唯諾諾,看老婆臉色,完全不敢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男孩在母親過強的控制下,他的性別意識很難得到健康發(fā)展,在他成長的時候開始對自己的性別有認知。
可是這時候他看到的只是母親的行為和想法,這對他認同自己的男性性別是會有影響的。
如果家里的孩子是女孩,女孩會模仿母親控制一家人的行為。
長大以后這種習慣貫穿在自己內(nèi)心,很有可能女兒也會是個強勢的人,甚至對自己的爸爸也會是強勢的態(tài)度。
以她的成長經(jīng)歷來看,父親就是那個受欺負的,所以沒有尊敬父親的意識,反而會像母親一樣對父親指手畫腳。
愛孩子是關心照顧、體貼包容的,而不是讓孩子成為達到自己目標的手段,逼迫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有些媽媽由于自己當年未完成學業(yè)夢想,就逼迫孩子去考第一,考不了第一就對孩子破口大罵“第一都考不了,還要你有什么用?”
孩子的心理壓力其實很多時候來自母親,母親的逼迫與權威,讓他害怕自己考不好,當考不好的時候更是不敢跟母親講,漸漸由于壓力過大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所以不管家里是男孩女孩,母親都不能過于強勢,這種帶有控制的愛并不是真正的愛。相反,彼此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愛才是給彼此最舒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