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不用等20年后,現(xiàn)在就能看出差別
盡管國家早已倡導生育二胎,但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夫妻生育二胎的愿望卻并不強烈。有些夫妻擔心生育二胎以后,與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相比,會在很多方面拉開差距,因為經濟條件、教育能力等因素,不僅導致孩子將來的人生發(fā)展受到限制,還會影響到自己晚年的生活。同事丁偉只有一個孩子,他很輕松地把孩子培養(yǎng)長大,最后到國外求學并定居。雖說兒子不常回國看望父母,但會定時打電話或者視頻,而且經常寄來生活費,這讓親戚朋友非常羨慕。然而,丁偉內心仍然感到孤獨,希望兒子能時常陪在身邊,所以很后悔年輕時只生了一個孩子。一提起這事,朋友楊子卻說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楊子生有一兒一女,年輕時拼命工作把孩子養(yǎng)大,現(xiàn)在老了還得為他們的生活操心,平時還要照看孫子和外孫女,以減輕他們的負擔。日復一日的辛勞,讓楊子退休了也不能清閑地安享晚年。在不同的家庭中,老人的晚年生活會大有不同,從不同的角度看,他們的生活會各有利弊。其實,不用等到20多年以后孩子長大,很多結果現(xiàn)在已經能夠看到。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父母前期生活有哪些優(yōu)勢呢?
相對來說,因為只生育了一個孩子,能夠較為輕松地支付養(yǎng)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費用,家庭的經濟壓力較小。很多父母會在正常的生活之外,留下一定的余錢作為今后的養(yǎng)老費用。即使在年老退休以后,很多人都有退休金提供生活上的支持,經濟上的壓力不會太大,不會為晚年生活而發(fā)愁,更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由于只有一個孩子,父母會非常重視對他的教育,傾盡全部的資源和心血進行培養(yǎng)。這樣孩子在長大進入社會以后,一般都能順利地找到工作,并成家立業(yè),開始獨立地生活,不會讓父母操心太多,而且照應起來也很簡單,不會存在偏頗之心。因為孩子不多,讓父母有時間和精力外出運動、旅游、度假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實現(xiàn)自己年輕時沒能實現(xiàn)的愿望,會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自己身上。所以,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大多比較注重自己的生活質量,舍得投入金錢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他們的晚年生活會有比較輕松愉快。在年輕的時候,很多父母因為操心的事情不多,身體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即使年老以后,因為喜歡運動、保養(yǎng)得當,患病的可能性也不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心態(tài)也會更加平和,待人接物更加穩(wěn)重,晚年會生活得很好。同樣,獨生子女的家庭,在20年后,也不得不面臨這兩大問題:孤獨、無人陪伴等現(xiàn)象,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在晚年的深刻感受。孩子長大以后,終究會有自己的事業(yè)和家庭,有的孩子還會離開父母,到其他的地方生活和工作,即使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也不可能經常見面或者居住在一起。而人在年老以后,大都害怕寂寞和孤單,特別在生病、節(jié)假日的時候,非常想要孩子陪伴在自己的身邊,享受孩子們帶來的天倫之樂。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些愿望不可能全部實現(xiàn),會讓父母有后悔只生一個孩子的想法。雖然父母在經濟上不一定需要子女養(yǎng)老,但在步入老年以后,仍然需要子女的照顧,這對獨生子女來說,仍需要面臨較大的養(yǎng)老壓力。如果子女和配偶都是獨生子女,則需要照顧幾個老人,加上家中還有小孩要照料,壓力就更大了。一旦發(fā)生父母生病等突發(fā)事件,孩子沒有兄弟姐妹一起商量,會讓做子女的分身無術、格外無助。如果孩子經濟條件不錯,可以聘請護工等給予適當?shù)膸椭?/strong>,反之,就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使養(yǎng)老成為極其嚴重的社會問題。要想年老以后不孤單,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父母要從小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并加強其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讓他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長大以后才會知道孝順父母,經常回家陪伴他們。有的孩子盡管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常常回家,但在內心依然知道關心父母,會通過各種辦法表達自己的牽掛,這些做法同樣能讓父母感到幸福。把子女養(yǎng)大以后,夫妻更要同心同力,互相關心和支持。特別在生活上要互相幫助,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讓子女放心,并且愉快地共度晚年。退休以后,老人的心態(tài)要保持平衡,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既能打發(fā)閑暇的時間,還能讓自己更充實,有效地排解內心的孤獨,并找到精神上的寄托,在忙碌之中體會到更多的樂趣。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不管是獨生子女還是多子女家庭,父母在年老以后都會面臨養(yǎng)老的問題。要想讓子女孝順,關鍵在于從小培養(yǎng)和教育好他們,讓他們有責任、有擔當,同時,父母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