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后的兩個人就不會再像結婚前那么自由、不受約束,雙方不僅要處理好各自的工作,還要共同承擔日常開銷,共同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瑣事。而在日常瑣事中,最容易讓夫妻產生分歧和矛盾的就是家務勞動。
一般情況下,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家務活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很瑣碎簡單,但日復一日地做,會不可避免地產生抵觸心理。
不得不提的是,到目前為止,女性是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
隨著“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后,很多女性在成家后依舊會在外上班,每天的家務勞動就會被推到下班回家后完成,這就對女性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要知道,家庭是兩個人的,而不是夫妻中某一方的,雙方都有責任承擔起做家務的義務。
尤其是當自己對家庭付出時,卻遭到丈夫的忽視,并且被認為是理所當然,或者是就算做了家務卻美名其曰說“幫你做的”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在這種時候,丈夫要做的不是與妻子爭吵,而是應該理解妻子,與妻子好好溝通交流,并主動承擔一部分的家務,而不是說“幫”妻子做家務。
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他到底愛不愛你,也能看出他到底是不是一個值得自己托付的好男人。
只有夫妻雙方共同參與家務勞動,將家務勞動的每個部分進行分配,才能減少雙方的不滿與分歧。
那么,能夠做到合理分配家務的前提,就是雙方要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家務。
第一點,家務勞動不是夫妻中任何一方的義務勞動,這是一項雙方共同參與的、有價值的勞動。
對于夫妻中任何一方在家務勞動上的付出,另一方都不能覺得是理所應當的,反而應該心存感謝,感謝對方為家庭做出了努力,為家庭增加了幸福感。
與此同時,自己也應該加入其中,分擔一部分家務勞動,夫妻共同的努力也可以增加情感的交流。
當然,如果能夠夸獎對方,那更是錦上添花,要記住,認可對方的付出,多給對方一些鼓勵,能夠增加對方做家務的積極性。
第二點,對待家務勞動的標準要一致。
夫妻有必要設定一個可以達成一致的家務勞動的標準,盡量不以自己的個人標準去要求別人。
比如,丈夫要是覺得妻子有打掃不干凈的地方,可以委婉地提出來,但不能指責對方打掃不認真。而有些時候丈夫想耽擱一會兒再做家務,妻子也應該表示理解,不能過多的催促。
在家務上,夫妻雙方要給彼此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要求和問責,不要讓家務問題成為夫妻沖突的導火索。
第三點,家務勞動需要做,但夫妻感情更要維護。
做家務勞動是為了營造一個舒適溫暖的家庭環境,而這個家庭是由于夫妻之間的愛而形成的。
因此,在處理家務勞動的事情上,我們首先要想的不是與對方爭吵,而是如何和平地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時候,夫妻感情就是在為這些瑣事的爭吵中慢慢消磨殆盡的,產生了分歧不可怕,只要試著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關注到對方的感受,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第四點,夫妻也要學會適當偷懶,使用電器設備去解決一部分的家務勞動。
現在科技發達,有很多先進的電器設備可以代替人力勞動來做家務,有條件的夫妻可以購買這類產品來減少做家務時間。
像是烘洗一體的洗衣機、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廚余垃圾粉碎機等。
這樣不僅節省了夫妻雙方的時間,也避免了很多的分歧與沖突,對夫妻感情的升溫也有一定的幫助。
做家務勞動是一門學問,但夫妻能夠做到以上幾點,樹立正確的態度,也就掌握了其中的門道。要知道,做家務不是單純為了自己或者討好對方,更多的是,為了打理好這個雙方共同創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