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兒所數量的缺失有哪些影響?應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
爸爸媽媽如果都在職場,家里的雙方老人又沒有辦法帶孩子,誰來帶娃就成了一個很迫切的問題。上幼兒園恐怕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就目前的情景來看,中國還沒有哪一家幼兒園,愿意接受未滿三歲的孩子。即使有一些可以提供日托服務的幼兒園,數量也是有限的,對小孩的年齡還有嚴格的限制。 如果夫妻雙方在小孩三歲前就要去工作的話,那就只有兩個辦法了:第一就是請保姆,第二就是由雙方老人來來看護。這兩種方法看似可行,但是各有各的缺點。 第一個辦法是成本的問題,請保姆的話,勢必會增加家庭的生活支出。 第二個讓父母來帶孩子,因為兩代人帶娃的理念不同,勢必會產生矛盾,尤其是隔代親,溺愛孩子無下限。
我們小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四個老人幫帶一個孩子,倒不是大問題。但是隨著二胎乃至三胎的開放,問題也就出現了。 二胎三胎出生的時候,老人的年齡也較大,精力也不足了。好不容易帶大一個孫輩,老人也想好好地享受退休后的悠閑生活。所以,孩子誰來帶的問題,還是沒有完美解決。 如果沒有經濟能力請保姆,家里的老人又指望不上,夫妻雙方通常是孩子媽媽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工作,在家帶娃,這對女性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此時有適合3歲之前孩子上的托兒所出現,就能緩解父母雙職工,無人帶娃的焦慮,也能給孩子一個上幼兒園的良好過度。但是國內相比較于1-3歲幼兒的數量,托兒所的數量是嚴重不足,據可靠報告顯示:2015年,孩子的入托率才4%,就算是到了2021年,也才不到5.5%,無論是從入托率還是增長率來講,都遠遠低于其他國家的比例。 除了獨生子女以外,老人幫帶孩子也讓家長們多了選擇,使得托兒所的消失反而顯得是合理化的。隨著二胎放開后,三胎也接憧而來,社會對于托兒所的需要又開始變得迫切起來,托兒所太少導致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如果雙職工家庭因為帶娃,就必須犧牲女性工作的機會,這肯定會給女性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傷害,提倡的謂男女平等并不存在。女性入職的時候,除了懷孕生子,未來是否會全職帶娃,也成了企業要考慮的問題。 這樣一來可能會導致很多職業女性拒絕生孩子,繼而導致生育率持續降低,再加上目前中國大部分的城市,和某些農村的生育率還不到1.0,二胎、三胎似乎也沒有給生長率的增長帶來實質性的變化。帶娃的難題讓相當大一部分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徹底放棄了生育二胎的念頭。
按照衛計委官員的數據,我國3歲前孩子的入托率,在世界上算是最低水平的。哪怕是放開二胎之后,中國在世界上的生育率也是最低的國家之一,超低生育率對于未來中國經濟也會是一個很大影響。 綜上所述,在中國,老人帶娃已經不像之前一樣行得通,高收費的保姆帶孩子,似乎也不適合大多數工薪階層的父母們。中國需要的是大量的托兒所,讓新手媽媽們解放出時間,繼續工作。否則,女性要么成為家庭婦女,要么拒絕二胎甚至一胎,生育率增長的速度將很難出現增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