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到底好不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這種現象也司空見慣。由于結婚早齡化和父母比較忙碌等多方面原因,現在不難見到學校門口都是白發蒼蒼的老人來接孩子,在他們看來,他們是幫助子女撫育孩子,是值得感激的。
但是大多數老人的育兒經驗是不被接受的,這就造成了孩子一些性格上的問題,隔代教育可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卻不能替代父母,而是要一起商量討論。一旦不能很好的溝通交流,那么對孩子的性格影響極大的。
這是一個真實事件:
一寶媽帶著自己的孩子準備去小區玩耍,結果她的孩子被另一個孩子從樓梯上直接推下,這位寶媽就問對方的爺爺,誰料對方不僅不道歉還說是她家孩子的錯。
這位爺爺的行為顯然是不對的,他的做法很容易讓孩子認為自己做什么都可以,也容易讓孩子出現撒潑耍賴皮等現象,而且對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老人帶孩子都有這么一個通病:只要孩子想要就給,只要孩子干什么他都滿足,而且很護短。
這也就是所謂的“隔代親”,因為只有這一個孫子,老人就會格外寵愛,但是寵愛并不是溺愛,需要有一定的是非觀念,也不能什么要求都去滿足于他,不能因為心疼孩子就不懲罰,這樣孩子會肆無忌憚、變本加厲。
隔代教育怎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老一輩可以只負責衣食起居,在教育方面還是以父母親為主,在孩子心中留下父母親的威嚴形象。
心理學有破窗效應,對應到孩子身上也能得到經驗,當孩子性格好的時候,會有很多人接近。
但如果孩子是那種調皮的性格就會遠離他,慢慢的就沒有人愿意和他相處,相信爺爺奶奶也不想讓自己的孫子孫女被孤立吧?
要有智慧的愛孩子,并不是一味地去溺愛孩子,隔代教育不可失去理智去包容孩子,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爺爺奶奶也要有做事的原則,不能一味地滿足孩子
當小孩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撒潑,這樣種行為顯然不對,老人可以通過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得到想要的物品。
隔代教育也不能對孩子直接實施自己的教育理念,要把父母當做中樞,和父母商量教育的事宜,由父母實施教育理念,這樣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父母和老人也要溝通自己的想法,并且告訴他們培養孩子良好品行的重要性。品行要從小開始培養,一味地縱容只會讓孩子是非不分,要讓孩子形成正確的判斷觀念。
可能是工作繁忙,一些家長會全權把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但其實也是不對的,爺爺奶奶只能是幫忙,而不能直接取代父母。父母則要做一個參與者,不是撒手不管,這樣父母在孩子心中是有威嚴的,否則可能孩子們只會聽從爺爺奶奶。
年輕父母和老一輩溝通交流育兒經驗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告知他們一些事情的重要性,不可讓他們過度溺愛孩子,孩子的良好品行,有一定的是非觀,兩代多溝通交流,遇到的問題就會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