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讓每個家長都成為了老師,肩負起了輔導孩子寫作業的任務。
面對這項艱巨的任務,不少家長只能控制脾氣,不停的在發火邊緣徘徊,孩子在家里的時間越長,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就越緊張。
朋友圈總有孩子會發:快開學吧,我媽已經看我不順眼了!
這類消息總會惹來很多同齡人的點贊,可想,家長的耐心隨著孩子在家不斷增長的時間而逐漸消失,孩子面臨對家長的壓力越來越大。
現如今,疫情狀況已經好轉了許多,部分學校已經陸續開學。
面對開學,那些一心盼望開學的同學又有些慌了,從收到開學通知那天,大部分學生的第一反應都是:我的天,作業還沒做!然后就該開啟狂補作業模式。
家長面對開學大都樂得合不攏嘴,當看到孩子狂補作業時,又有些無奈。因為大部分家長都在假期里,來回提醒過孩子寫作業的事情,但是一些學生已經習慣了“假期不到最后一天堅決不寫作業”,所以面對即將要被檢查的作業,只能亂寫一通。
王老師是一位初三的英語老師,學校在做好防控之后,終于公布了開學的消息,學生們陸續返校準備上課。
王老師收齊班里的作業,回到辦公室開始檢查,看到班里同學的作業時,盡管心里早有準備,但還是非常無奈。
班里大部分人的作業寫的都非常潦草,英語試題都是匆匆忙忙隨意寫個ABC,其他地方要么是隨便寫,要么是空白。
只有十幾位同學的作業完成的還不錯,看到這一現象,王老師無奈感慨:真的是不到假期最后一天不寫作業的多呀!
盡管每個學生對于寫作業這件事,都會使一些小聰明,但是對于批改過無數多作業的老師們來說,早就已經練就了火眼金睛,所以還是要乖乖寫作業。
家長也最好也發揮好督促的作用,讓孩子在假期里也不要把功課落下。
那么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改掉“不到假期最后一天不寫作業”這個壞習慣呢?
一、每天給孩子的時間做好規劃
把作業留到最后一天的孩子,大都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經常在該學習的時間里玩耍,在該放松一下去玩耍的時間里被強制要求學習,最后導致孩子玩的不快樂,也沒學好習,所以一定要懂得規劃時間。
二、先做緊急且重要的事情
做事情一定要分輕重緩急,按照輕重緩急的程度,明白自己做事的先后順序。
比如說:要先把既緊急又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把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后,而現在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上好網課,跟緊隊伍。
三、家長做好監督,盡量當天任務當天完成
當天的任務沒有完成,就要留到第二天,那么第二天的任務量就會增加,任務量越增越多,孩子就會越來越不想寫作業。
所以盡量不要把今天的作業留到明天,否則孩子只會在手忙腳亂,不知道先做什么之后放棄寫作業,第二天再隨意的應付完成。
孩子的作業留到最后一天再完成,一定程度上也是父母的失責,只有家長在家里做好監督,多鼓勵、陪伴孩子,他才能每天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