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正常的家庭,都會盼望著孩子的出生,家人不僅把孕婦照顧得無微不至,還經常想方設法的陪伴在她的身邊,讓她感受到幸福和溫暖。
但是,有的家庭卻因為重男輕女的原因,讓孕婦不僅在生產時無人陪同,而且在生產后也無人照顧,令人深感意外也充滿了同情。
一天半夜,身懷二胎的張大姐突然發作,由于老公不在,只好叫醒女兒陪著上醫院。進入產房后,5歲的女兒乖乖地等在外面。
由于是二胎,生產很快結束,張大姐順利地產下一子。
可是老公和家人卻遲遲沒有出現。
護士看見產房外只有產婦的女兒,但是手續需要家人去辦,卻聽她的女兒說:“我已經打過電話了,爸爸有事沒回家,奶奶說她明天才來,我去辦行嗎?”這讓護士驚訝萬分。
然而,張大姐卻很平靜,她知道婆婆一直重男輕女,在生下女兒后就很少照顧自己。
這次懷上二胎后婆婆以為又是女孩,所以不愿理睬,而老公很聽婆婆的話,對自己很冷淡。
看著產后孤零零的張大姐和一雙兒女,護士非常心疼。生下男孩之后,張大姐的情況可能好轉,但女兒的情況卻不容樂觀。
那么,為什么有的孕婦在分娩時,缺乏家人的陪伴呢?
有的家庭因為工作、生活或者其他的原因,在孕婦分娩時,家人不能陪在身邊。
還有的是因為孕婦提前分娩,讓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出現無人陪伴的情況。
但這種情況極少,除非有特殊的原因,在一般的情況下,孕婦在生產時都會有家人陪伴在身邊。
孕婦生產時無人陪伴,多半是家人存在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這種思想在老一輩人中特別突出,他們對孫子有一種執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有的老人預測媳婦會生下女孩,由于不喜歡就會把這種失望轉嫁給媳婦,不但平時沒有好臉色,在生產時也不愿意陪伴,有的甚至不讓自己的兒子去陪伴,在產后也不愿照顧媳婦。
這讓媽媽既要照顧孩子又要承擔家務,不但會落下“月子病”,在心靈上也會承受巨大的傷害。這種情況同樣也很少。
父母的態度對孩子性格和成長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變得十分開放,生男生女都是正常的事。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被父母給予一樣的重視,而且受到同樣良好的教育和培養,這是令人欣喜的。
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對他的性格塑造有極大的影響。
在家庭中,由于性格比較敏感的緣故,一旦女孩感覺父母不喜歡或者不重視自己,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遇事愛懷疑、不自信和不果斷,養成多疑、左顧右盼和猶豫不決的性格,從而影響她的順利成長。
與之相反,一個男孩從小就受到父母過度的寵愛,容易形成驕傲、蠻橫的性格,做事不講道理、唯我獨尊,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尊重他人。
長此以往,就會變成一個眼高手低的人,甚至可能變成一個“啃老族”,也得不到他人的歡迎和尊重。
同時,父母的態度也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如果孩子能得到父母的的愛,不但能讓他的人生更有希望,孩子也會回報給父母更多的愛。
如果從小讓孩子感受不到溫暖,他也會以冷漠相待,不利于家庭關系的融合和發展,甚至影響到他今后的婚戀觀。
值得欣慰的是,張大姐的女兒小小年紀就知道為媽媽分擔家務,這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但是,不管是生男還是生女,孕婦的家人都應該做好全面的準備,盡早的陪伴在她的身旁。
即將添人進口不僅讓全家倍感幸福,還讓整個家庭氛圍變得更加溫馨,因此媽媽的付出值得每個人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