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多子多孫多福氣”,這大概是現在“勸生大軍”的口頭禪了。確實,對于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年代來說,多子多孫是種福氣,代表家里人丁興旺,是好事。
因為在那個年代,多個孩子無非是多雙筷子的事,大了就能幫著家里干活,所以當然是越多越好了。
但隨著時代在進步,人們漸漸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會把孩子送去學堂。慢慢發展到現在21世紀,培養一個孩子的成本是越來越高。
這就是為什么國家即使開放了二胎政策,生育率卻一直在下降。
有的家長會說:“家里養一個孩子都夠嗆,還生二胎,簡直想都不敢想”。當然也有家庭想湊成“好”字,覺得兒女雙全才圓滿。
關于到底要不要生二胎,父母們要考慮以下幾點:
這里說的照顧不是光照顧二胎,家里的老大也要有人照顧。
如果只靠媽媽一個人的話,可想而知壓力是非常大的;
如果家里有老人能幫忙帶孩子,也要考慮老人的身體情況。
身體硬朗的,只要分配好帶哪個就行;如果身體不算太好,那這時候要二胎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老一輩眼里,多個孩子無非就是多雙筷子的事。但是現在,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非常高,不僅僅是多加一雙筷子這么簡單。
如果家庭條件一般,那生二胎無疑是給家里增添了巨大的經濟負擔,這時往往就滿足不了兩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物質條件。
現在市場上有各種興趣班,比如老大想學跳舞,老二想學鋼琴,這時候父母就得公平對待——讓他們都學。
有句話說“教育是最大的奢侈品”,這話一點不假。
家長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有了二胎,“一碗水”肯定會有端不平的時候。
隨著二寶的到來,家長肯定會把重心放在剛出生的寶寶上面,老大被忽視心里難免會感到失落。
所以準備要二胎的家庭,最好要先問好老大的意見,如果老大對二胎的到來很抗拒,那家長們就要盡力安撫,跟老大講“即使有了弟弟妹妹,對他的愛也不會少”,這樣等老大同意后再生二胎也是對他的一種尊重。
媽媽的身體能不能再孕育一個生命,這是最重要的。如果老大是剖腹產的話,那媽媽最起碼也要恢復2-3年才能要二胎。
如果媽媽的年齡偏大,屬于高齡產婦的話,更要考慮一下自身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生產。
如果以上因素都考慮到了,并且也沒有太大問題的話,那生個二胎也不錯呢。
畢竟現在獨生子女的壓力真的很大,一個人要贍養兩個老人,如果夫妻倆都是獨生子女,那就意味著要贍養四位老人,再加一個孩子,如果有個兄弟姐妹還能幫襯著點。
等孩子長大以后就會明白,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個人陪伴是多么幸運、美好的一件事。
說到最后,生不生二胎,要看父母自己的意愿,千萬不要只聽家里人的勸說,也不要抱著生個娃試試的心態。
畢竟孩子生了不能再塞回娘胎里,生了就得對他負責,要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
每個寶寶都是天賜的禮物,家長們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