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把一些經驗歸納為一句句的順口溜,方便記憶,聽起來也有味道。
就像這句“一睡二哭三攢肚”,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這句話很好地總結了新生兒頭三個月的表現,新手爸媽要記牢,以便更好地度過這一階段,避免手忙腳亂或發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大家可以發現,一個月內的新生兒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睡眠狀態,睡了吃、吃了睡。這就歸納為“一睡”。
準確地來說,應該是“一月睡”,因為新生兒出生的第一個月,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一天基本上要睡十六、七個小時,剩下的幾個小時就是吃喝拉撒,幾乎不和大人互動。
剛出生的寶寶為什么這么愛睡覺呢?
未滿月的寶寶,大腦和身體都在極速發育,這些都是需要在睡眠中完成的。
此時,新生兒只有在保證充足的睡眠的情況下,才能分泌出足夠多的生長激素。看似一直在睡覺,其實他們也是有“任務”的。
在第一個月,新手媽媽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胎便。剛出生的寶寶頭幾天的便便基本都呈綠色,2-4天以后便便的顏色會慢慢轉變,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黃疸了,它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24小時以后出現,慢慢就會消退。
病理性黃疸出現時間比較早,程度比較嚴重,持續時間也比較長,家長切記要配合醫生治療。
新生兒的臍帶父母也要好好護理,特別是臍帶部位的衛生,要觀察有沒有分泌物或者紅腫等異樣情況。可備些酒精棉球,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大小便污染了臍帶。
到了第二個月就開始了“二哭”
第二個月的寶寶看起來可能不那么“乖”了。經過一個月的蓄力,寶寶各方面的發育都到了一個新階段,情緒表達也更明顯了,他會用哭聲來傳達自己的各種感受,比如冷了、餓了、尿了等。
第二個月的寶寶語言、肢體都開始發育了,開始發出“啊”的聲音,逗他也會笑了。
手部力量也更大,會無意識地抓東西;
同時視覺和嗅覺也越來越好,喜歡看熟悉的人的臉,會尋找聲源,聽到聲音會試圖轉動頭去看;
吃奶量也開始增加了。
到了第三個月,寶寶更活潑了,這時候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攢肚子。這讓很多新手爸媽摸不著頭腦。其實準確來說,這不是“攢肚子”,而是“攢大便”。
它指的是寶寶到了第三個月,大便次數不像前兩個月那么多了,而且會有幾天不大便的情況發生,有的小寶寶甚至一個星期都不大便。
這就是把大便都攢起來了,全部儲存在肚子里,所以才會被稱為"攢肚子"。這確實是一種容易讓人迷惑的說法。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肯定就會很疑惑并且著急了,這么久不拉粑粑會不會傷身體呢?其實三個月大的寶寶腸胃消化功能已經很強了,幾乎把奶中的營養物質吸收得干干凈凈,而且奶本身也是溫和易消化的,沒有什么殘渣。
所以,寶寶不會跟前兩個月一樣頻繁排便,這是寶寶消化能力好的表現,新手爸媽們不要太過擔心。
關于新生兒喂養的問題,有一點非常重要,尤其是媽媽要注意。
如果能母乳喂養,就不要選擇奶粉。母乳中的營養是任何食物和配方奶都沒辦法代替的,它對嬰兒的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母乳可以更好地增強嬰兒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進大腦發育、預防嬰兒腸道感染。
母乳中還含有豐富的天然DHA,能增強視力。而且母乳喂養,有利于子宮的收縮恢復以及降低一系列女性相關疾病的發生概率。母乳喂養還能增進母子之間的感情。
還有母乳喂養的持續時間,有些媽媽一旦孩子添加輔食后,就準備斷奶了,覺得母乳沒營養了。
其實不是母乳沒有了營養,而是隨著寶寶的長大,母乳中所含的營養,已經滿足不了他現在身體生長的需求了,因此才需要增加輔食。
但此時母乳依然是孩子營養的主要來源,此時斷奶對孩子沒有什么好處,所以不要過早斷奶。
新生兒出生的前三個月,變化是非常大的,細心的爸媽會發現,寶寶幾乎每一天都會有改變、有進步。
父母要多觀察孩子,多和他互動,這樣既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又能及早發現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