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真的“睡”好了嗎?娃睡覺前,家長別有這些“愚蠢”行為
很多父母都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的睡眠肯定好,因為孩子不像大人,他們沒有壓力,也沒有需要思考的事情。對于孩子來說,不是睡著了就代表睡眠好,因為有的小孩即便睡著了,也很有可能只是淺度睡眠狀態,沒有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還有一些小孩雖然晚上睡得早,但是睡得不安穩,經常半夜會醒來,這都是孩子睡眠質量差的表現。孩子的睡眠和身高以及體型息息相關,睡眠充足的孩子從小個頭就大一些,而且長得高一些。睡眠不足的孩子看著就比較瘦弱一些,而且身高矮小一些。這是因為孩子的生長激素在晚上的時候分泌較為旺盛,如果孩子晚上睡眠質量不好或者夜里睡不著覺的話,生長分泌激素就會減少,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身高發育。孩子晚上睡眠充足,白天精力旺盛,運動量大,食欲也會增加。如果孩子晚上睡不好,白天沒精神,作息無規律,懶懶地不想動的話,孩子的食欲就會下降,甚至出現厭食的情況。孩子睡眠不好有很多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和家長的行為有關系,需要家長們重視起來。
有的家長喜歡逗孩子玩,平常孩子9:00就想睡覺了,可是家長卻因為自己現在有空,再加上9點對成人來說還早,所以就想多逗弄孩子一會。等10:00甚至11:00想讓孩子上床睡覺,才發現孩子已經睡不著了,因為此時已經錯過了自己習慣睡覺的時間了。還有一些父母習慣讓孩子開燈睡覺,因為父母習慣性認為孩子會怕黑,所以會開著燈讓孩子睡覺,或者在孩子的床邊點一盞小臺燈。可是開燈睡覺雖然能減弱孩子的恐懼情緒,但是卻會延緩孩子睡進入睡眠的時間,甚至導致孩子不能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進而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長此以往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失眠的癥狀。睡覺時,父母要關掉小臺燈和臥室燈,讓孩子在黑暗的晚上睡覺。這樣能夠培養孩子分辨晝夜的能力,幫助孩子快速進入睡眠狀態。父母要營造一個溫馨安靜的睡眠環境,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客廳的大人要保持安靜。除此之外,家人還可以給孩子放一些舒緩溫柔的音樂,幫助孩子快速地平靜下來進入睡眠狀態。有的孩子做噩夢,半夜會驚醒,如果孩子驚醒之后,看不到父母,就會感覺很害怕,甚至整晚都睡不著覺。因此,晚上父母一聽到孩子的哭鬧聲,就要趕緊陪著孩子,安撫孩子,鼓勵孩子繼續睡覺,否則孩子很有可能養成做噩夢的習慣。有的父母認為要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意識,因此會讓孩子一個人睡覺。但是孩子畢竟還小,一個人睡覺的話會產生恐懼的心理,使得孩子的大腦皮層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更加睡不著。因此,孩子睡著之后,父母可以在旁邊陪伴孩子10~20分鐘,等孩子真正睡著了之后再離開即可。總而言之,孩子的睡眠和家長的行為,以及周圍的環境息息相關,如果因為家長的一個不小心,導致孩子睡不好覺,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家長一定要把這些知識點記下來,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促進孩子生長發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