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受到的最好教育就是父母對他的教育。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非常重要,有些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只會一味地偏袒自己的孩子,這樣他永遠也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但如果孩子犯了錯誤,父母就對孩子又打又罵,這樣對孩子的后期傷害也非常大。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并且能夠分辨是非,勇于承擔錯誤,父母的做法非常重要。
小張的孩子叫豆豆,今年五歲了,前段時間她帶著孩子去逛超市,在干果區附近挑選東西,而豆豆則在瓜果區,豆豆看見自己想吃的東西,就直接伸手拿著吃。
此時在一旁的工作人員看見了,就大跑著過去責罵孩子:“這是誰家的孩子?超市的東西怎么能隨便吃呢?這個東西這么貴,孩子的父母在哪?這孩子真少教!(沒教養的意思)”豆豆在工作人員的大聲斥責下,也不敢說話,小張一回頭才發現那是自己家的孩子。
平常小張的脾氣是非常暴躁的,但是她在過去之前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了解事情的原委以后,讓豆豆向工作人員道歉,她自己也向工作人員道歉:“真對不起,我沒有看護好孩子給你們造成了麻煩”,緊接著又說,“剛才孩子吃的那些瓜果,我再買上一些,把孩子剛才吃的那些也都算上價格。”
工作人員看小張的態度非常好,當下也不生氣了,對小張說:“我們也不容易,如果被主管發現,我們也是要被扣錢的。”路人看到這位媽媽的做法后紛紛稱贊她做得好,不像其他家長遇到類似的事只會說“孩子還小什么也不懂”,甚至有的家長還會直接和工作人員吵架。
小張帶著豆豆出了超市后,對著孩子說:“超市的東西在沒有付錢的情況下是不可以隨便吃的。”孩子雖然只有五歲,可是媽媽的話他還是理解了,表示自己知道了。
當小張和朋友們講了這件事后,大家驚訝的問:“你當時不是應該發脾氣嗎?”小張卻說:“以前確實是如此,但是自從有了孩子以后,脾氣也改了很多,這樣才能把孩子教育好,不然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是脾氣非常暴躁。如果當時就和工作人員在那大吵大鬧,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好,事情只會越來越復雜,我這樣做,孩子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是兩全其美嗎?”
當孩子犯錯后,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
父母一定要借著這個機會教育自己的孩子
當父母發現自己孩子的確做錯了,父母不能偏袒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趁這個機會教育孩子,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錯誤的,讓孩子知道這樣做對自己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此時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后才有可能不犯類似的錯誤。
即使自己有理也要學會讓步
在和第三方有沖突矛盾的時候,即使自己占了理,也要在適當的時候退讓,不要加劇矛盾,適當的退讓可以減緩雙方的矛盾,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和諧美好,這也是家長應該教育自己孩子的。
父母要先冷靜判斷對錯是非
父母碰到這些矛盾問題的時候,先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是自己孩子犯了錯,那么就要讓孩子道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了,事后再慢慢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錯,也要讓孩子學會原諒別人。
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后能夠明辨是非,那么父母對待孩子的錯誤一定要做到以上這幾點,孩子只有從小受到好的教育,長大以后才能成為父母期待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