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孩子的必經之路——斷奶,是每個可愛寶寶的比較痛苦的一個階段,對寶媽來說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想起我家這個“熊孩子”的斷奶經歷,那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呀。切身體會,從經驗中總結了6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小細節,寶媽們可看一看。
1. 不能“死搬硬套”。斷奶不是書上說的多大斷奶就多大斷奶,應該多多考慮寶寶的感受,在寶寶可以承受并能適應的基礎上進行,這需要家長100%的關注和靈活掌控的能力,不能“死搬硬套”。
2. 斷奶的時間沒有那么絕對。當寶媽不用上班,奶水也正好充足的情況下,寶媽可適當延長哺乳時間。在延長哺乳的同時,可給寶寶適量的多添加一些輔食,引導孩子多吃輔食的習慣,再尋機會進行斷奶。
3. 當孩子身體狀況出現問題時不能斷奶。當孩子身患疾病時最好不要強制斷奶,因為孩子生病時,抵抗力,腸胃消化能力都比較弱,如果此時強制斷奶,可能會導致疾病加重。所以,等孩子疾病痊愈之后的兩周或者一個月再進行斷奶。
4. 最好不要用恐嚇和欺騙的手段。有的寶媽會為了斷奶不惜一切代價,甚至說咪咪壞了,不能吃了,有毒,結果呢?奶是成功斷了,孩子也和媽媽沒有之前的那種親近的勁兒了,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陰影。
5. 斷奶時寶爸主動增加陪伴孩子次數和時間。斷奶需要斷的就是潛意識的看到的第一個人,看到就想吃奶,當寶寶第一個看到寶爸的時候,就會想到玩,而不是吃奶,所以,寶爸有意識的增加陪伴孩子的次數和時間,對于斷奶很有幫助。
6. 斷奶期間,寶媽不可忽視寶寶的反應,應默默的多多關注。斷奶期間寶媽可不是甩手掌柜,而是要加倍的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或者心理動向,緊急情況下可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孩子度過斷奶焦慮期。
最后,無論使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孩子總會斷奶,這個育兒的時段也會很快就過去,但是寶媽讓孩子感受到的愛、鼓勵以及信任的記憶會伴隨他的一生。祝每位斷奶中的小天使都能順利斷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