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在抱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多數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甚至就是父母的問題在孩子身上的折射。
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很多都是傳承父母的教育經驗,往往是從上一輩的教育方式中獲得。這不是錯誤,卻是種遺憾。因為很多過去的經驗都已經無法適應今天的發展。現在家長需要覺醒,并且改變自己的觀念,將自己的教育理念由繼承轉變為探索和學習。
“不聽話”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階段。絕大多數的家長都過分寵愛自己的孩子,當孩子想要一件東西的時候,家長會選擇盡可能的滿足孩子,想法設法的對孩子好。
俗話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家長的這種嬌生慣養的做法,培養出來的孩子當然就會形成任性,不聽話的性格了。
隨著孩子的長大,而伴隨孩子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父母就很喜歡拿自己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之后越來越重的學習壓力的出現,沒有玩耍的時間,父母整天都再說孩子這里不夠優秀,哪里不夠努力,這就導致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也會導致了孩子與家長唱反調,一聽到父母的就會覺得厭煩,慢慢就會叛逆,更不聽家長的話。
家長總會為孩子的安全著想,說各種各樣的嘮叨話。父母都是比較疼愛孩子的,在他們面前孩子不管多大,都是個小孩子。所以總是會擔心有的沒的,害怕孩子這不行,那不可以的。
再面對父母每日的“嘮叨”教育,孩子會覺得很煩躁,長此以往,輕則會產生“聽覺免疫”,重則會覺得沒有得到父母的尊重,從而產生對抗情緒。
多數父母缺乏心理學知識,不掌握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孩子一旦與父母發生抵觸,做父母的總喜歡擺出長輩的架子、采取“高壓”政策來管教孩子。這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漸升級,甚至出現說謊、逃學等、反抗并且厭煩家人等不良行為。
當家長教育不聽話或者叛逆孩子的時候,應該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了解、理解孩子。通過分析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后,咱們繼續進行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探討,下面是我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給作為家長的你們給出一點建議。
父母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多和孩子交流,傾聽孩子心底的想法,試著換位思考;其次不要逼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更不要以命令的口吻和他溝通。多給孩子一些空間、時間和耐心,讓他們擁有屬于自己的小世界。這樣也可以會讓孩子有興趣給家長聊聊自己心里真實想法,也會去愿意聽家長的勸說和管教。
多關注孩子平常的生活與學習。通過老師和同學,能夠及時觀察孩子在生活或者學習的心理變化,父母應該多給一些耐心,不要硬碰硬,那樣會適得其反。而且要與老師多多進行溝通和交流,一起幫助孩子找到不愿聽話、叛逆的原因。
父母要善于把握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信任。多和孩子談心、多帶孩子出去玩等方式,獲得孩子的信任。通過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充分利用,相信在父母面前再淘氣的孩子都會乖乖聽話。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探討,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對自身有一定的反思和覺悟。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應該多給一些耐心,不要硬碰硬,那樣會適得其反。最后希望我的文章能給作為家長的你們多一點幫助,最后希望你們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