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羨慕二胎的家庭,孩子多就歡樂多,但是在二胎的家庭里面,孩子們的爭吵不斷,矛盾也不斷,并且不管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多大,都有可能出現(xiàn)比較頻繁的沖突,父母一般都是讓老大必須讓著老二,因為比較大的哥哥或者姐姐,疼愛妹妹或者弟弟對于父母來說,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閨蜜家的孩子,哥哥是個文靜的男孩子,但是妹妹確實鬼靈精怪,有一次因為哥哥練字寫了大半個小時的字帖,被妹妹用水弄濕了,而且紙張也破了,哥哥進來房間看到,對妹妹大聲的叫了:“你怎么搞的,這么不小心,出去出去”。
于是妹妹便號啕大哭起來,此時,在做衛(wèi)生的媽媽連忙趕過來詢問:“怎么了,妹妹,哥哥怎么你了”,妹妹委屈大哭說“哥哥欺負我,他罵我了”,閨蜜二話不說的就過去訓(xùn)斥了哥哥,這么大了也不懂得讓著妹妹,妹妹比較小,你做哥哥的要對她好,不要去欺負他。因為這些話哥哥是耳熟能詳?shù)模@次哥哥沒有沉默,而是大聲的說“為什么都要我讓著她,她有錯都不能說的嗎?難道就因為我是哥哥嗎?”
閨蜜當下楞了一會兒,確實,生命的出場順序是我們沒辦法自己決定的,當哥哥的沒辦法選擇自己為什么是哥哥,所以在面對孩子們爭論的時候,是不是不要著急的去下定論呢,也許剛媽媽沒過去妹妹也不會哭的那么兇,并且可能一下子就找哥哥道歉了,畢竟是妹妹自己錯了,媽媽這個時候可以做個淡然的旁觀者,去看他們平時如何處理自己的關(guān)系的。
自此之后閨蜜再也沒有干涉哥哥和妹妹的相處方式,久而久之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更加的愛彼此了,妹妹做錯的時候,哥哥也不會那么大聲的呵斥,而是告訴妹妹,要多注意,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妹妹似乎也聽懂了哥哥的話,沒有再去招惹哥哥了,兄妹兩是越來越愛彼此,并且越來越和諧,媽媽也不用為了他們之間的關(guān)旭去煩惱。
做一個處事“淡然”的旁觀者,孩子之間有爭執(zhí),那都是常有的事兒。
當小寶無法維護自己“利益”時,用哭鬧方式來表達委屈和訴求,是最常見的方式。如果父母抱著護小心態(tài)介入其中,輕則警告,重則懲罰大寶,這樣的教育,只會加深大寶對二寶的怨恨之心。
如果父母讓彼此平衡的方式,那么之后的相處可能會像上面閨蜜的兄妹倆那樣越來越愛彼此。
聰明的父母,懂得找準時機,做一個適時“偏愛”的裁判。多尊崇“老大”的身份,多給老大可以行使的“權(quán)利”,哪怕有時候老大的做法并不公允,父母們也不要過多干預(yù)。多對老大一份夸贊,大寶在精神上感受到被接納,心情愉悅了,也便不會再與小寶針尖對麥芒。
并且會讓他們有行使哥哥或者姐姐的權(quán)利,去教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讓他們覺得成為“老大”是一個讓人很崇拜的“身份”他才會努力成為父母期望的樣子,并樂意幫著父母參與到照顧小寶的過程中來。
二胎生活也許一地雞毛,可磕磕絆絆中培養(yǎng)的才是親情。愿父母對每個孩子都能溫柔以待,多一份耐心,多一份關(guān)愛。那些成長中小矛盾,最后都將在時間的洗禮中變成手足情深。歡樂磕碰的二胎家庭,都是愛和成長的故事,孩子們的童年讀了一個陪伴者,一起前行,一起進步,一起走向期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