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溫暖·執著
——由張桂梅老師想到的
范維勝
2022年10月16日,這不是張桂梅老師第一次參加黨代會,2007年10月,當時還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的張桂梅作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講述了她的一個夢想:“我想辦一所不收費的女子高中,把山里的女孩子都找來讀書。這是我的夢想。
“再簡單的生命筵席,也會因為愛而倍感豐盛。當愛像明媚的陽光一樣照射冰冷的心房,我們會發現,愛的本身就是一波弦音的震顫,一種花香的彌漫,持久、熱烈,從一雙手到另一雙手,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張桂梅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架起了一條條出路!用愛詮釋了教師這個職業的全部含義——陽光、溫暖、執著。它也是人性的至高境界——善良。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自己的教學生涯最初的那一段獨特的時光,它也是我用自己獨特的情感——陽光、溫暖、執著的善良來構筑起的一個獨特的教育世界。
驀然回首,我已經做了近四十年的教書匠。依稀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一個炎熱夏季的午后,我輕輕的踏進了我最初工作的地方,一個偏僻落后的農村初級中學響導中學,土墻瓦頂的校舍,在毒辣辣的太陽下顯得明晃晃的刺眼。因為是暑假報到,我沒有多做逗留,落后是我工作的處女地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7月16日,我成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這一職業中的一員。
剛入行的我,“無所事事”,整天陪伴著一群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初中一年級的孩子,與他們一起學習、自習,除草、衛生,做操、跑步,唱歌、打球,陪伴著他們翱翔在浩瀚的生活和知識海洋中。同時這一個個小天使也用他們純真、可愛,充滿童真的心,陪伴著我,深深地感動著我,凈化著我們苦悶而又繁蕪復雜的內心世界。置身在他們之中,我忘記了世間的紛紛擾擾,他們給我帶來的是一個純真、無邪的世界,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許多多這個世界上沒有的色彩。當然在這個多彩的旅途中,偶爾有傷心、難過,也有喜悅;有失望、也有希望;有汗水、也有滿足;有淚水,也有感動,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裝扮著我精彩紛呈的教育旅途。
記得有一年帶的那屆初一,可能由于孩子們尚小,又剛剛從小學升入中學的原因。孩子們對課堂紀律和行為規范都比較陌生,一開始,上課時他們習慣做做小動作,跟同桌說說悄悄話,注意力不集中,坐不正,站不穩,甚至有個叫小張的男孩還沒有從小學那時的生物鐘里調整過來,一到點就趴在桌上美美地睡大覺,完全不把老師當回事。而課間十分鐘的時候,孩子們更是瘋玩瘋跑,打鬧成一團,整個課間,不是這個孩子跑過來報告老師誰誰誰打了誰誰誰,就是誰誰誰拿了誰誰誰的東西。用“焦頭爛額”這四個字形容當時我的班主任工作的情景,真是一點也不為過。此時此刻,面對這些打鬧成一團的初中孩子,你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那是只有三分鐘的冷卻期,過了,他們就又會“原形畢露”。這無疑給我這個剛剛入道、毫無經驗的新教師、年輕的班主任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我頓感迷茫,抱怨過,后悔過,情緒極度低落過,寫信向同學傾訴過。(因為那個時候曾經出現過公社書記到學校檢查工作,對老師說,你們好好干,我會提拔你去供銷社當營業員。)好在同學的安慰、同事的鼓勵讓我重拾了信心,并且暗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把他們教好。我常常這樣想,既然入了教師這一行,就應該和學生友好相處、教育學生是我的義務,更是我的責任。這是一種考驗、同時也是一種激勵。考驗我對學生的耐心,激勵我努力解決學生問題,提高教學、處理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能力。就是憑著這些,我投入到了我“偉大的教育戰役”之中。
于是,我不斷給自己搜集關于教育孩子策略的資料,閱讀教育書籍,其中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對我最有觸動——“用心去對待一個學生,他也會用心來對待你”,這顆心就是愛心。
緊接著,我就開始了我艱巨而偉大的教育跋涉的第一步。
首先,我制訂了班級準則,實行班主任違紀,與生同罪的方針政策。在實行對象一欄,我鄭重地填寫上我的名字。這就是我師法李鎮西老師的班級“法治化”的一種邯鄲學步。只要有人違反規定,那么不管班主任、同學都要受到班級條例規定的處罰。這樣就搭建了一個平等的教育平臺,讓學生心服口服。如:發現有同學課間打鬧等違規行為,那么按照規定,違紀同學在經過老師的思想教育后,當未知限期的文明管理員。在此期間,該同學必須在課間進行巡邏、監督。如有發現不文明行為和違紀同學,那么這些同學就自動接替原先違紀同學當文明管理員。如果一直沒有接班人接替,那么就給這個同學表彰,評他為文明使者。以他為首,由他組織自愿督查隊。那么如果老師違反規定了,又該怎么辦呢?就由全體文明督查隊組織討論,提出合理懲罰條例來對老師的違紀行為進行懲罰,并且明確規定,老師違紀,加重處罰,要在全班面前把自己的違紀行為做一個詳細的說明,主動認識錯誤并予以改正。因為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起到表率作用,這樣做無形間給學生樹立了正確認識錯誤,知錯就改的榜樣,潛移默化中,學生在教師的人格熏陶中也知道該如何改變自己、完善自己。規定一出來,教室里頓時贊成聲一片,大家紛紛舉手表示同意,就連對班級的事漠不關心的憂郁女孩小雨也露出了她久違的笑容,平日里的小搗蛋更是興趣十足。于是,條例開始順利實施,實施之后,學生的監督意識加強了,以小搗蛋小李為首的調皮學生更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了,以小徐為首的懶惰學生盡量按時完成作業了,以小張為首的嗜睡學生也盡量調整好作息時間了,上課也不那么犯困了,而且課堂氛圍也和諧、活躍起來了。
公正平等也是一種愛,這種愛是陽光。
其次,我把教室作為我的“根據地”,即使是課間的幾分鐘時間,也盡量呆在教室,無形中就約束了一些同學的違紀行為,久而久之,學生養成守紀的習慣。同時,我將教室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也增進了我和學生的溝通、交流的親近性。這是我跟著魏書生老師的后面在亦步亦趨。因為這樣的做法能讓我站在一個朋友的角度上,獲取學生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為了他們能更親近我,更把我當做一個朋友看待,我還偶爾和他們做做游戲。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他們開始喜歡和我說話,開始喜歡主動過來和我講關于他們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小李告訴我他在玩橡皮泥的時候,發現原來把橡皮泥曬干后可以當橡皮來用,還當場給我演示了一遍。我也把他的這個發現在全班面前大大地夸獎了一番,從他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他的滿足和自豪。小徐告訴我昨天她睡得很遲,今天上課都沒精神。于是,我問她為什么,她樂呵呵告訴我因為昨天是她的生日,哥哥姐姐過來為她慶祝,玩遲了。聽后,我說:“那老師也要祝你生日快樂啊!”聽完,她高興地捂著嘴說:“那老師生日的時候,也要告訴我,我也祝你生日快樂!”在我偶爾不舒服的時候,孩子們還會跑過來問候幾句,然后不好意思地撒腿就跑,而且上課的時候,他們更活躍,發言更積極了。
親近學生也是一種愛,這種愛是溫暖。
最后,學會專注那些不同多數學生的特殊學生。我們班一個叫小趙的女孩子,剛入學,言行舉止就跟別人不一樣,不喜歡與人交流,喜歡一個人坐在位置上看看這,看看那,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世界里。有一段時間,她的母親則每天站在窗外看著她上課。后來,從她的外婆口中,我知道這個孩子沒有父親,并且她外婆提到她的父親時還是咬牙切齒的。于是,我首先告訴她的家人,小趙在學校的情況,再讓她的家人給予她更多的關注和愛,畢竟孩子沒有錯,她外婆聽了,也表示會盡量對她好點。而在學校里,我則故意去接近她,課間坐在她的位置旁邊,多跟她說說話。上課的時候,我盡量鼓勵她,在她取得一點點微小的進步的時候,就大大地夸獎她,偶爾給予她一些作業本一類的小獎品,以此幫助她建立自信。慢慢地,她從原來的憂郁漸漸變得開朗起來,上課的時候,她也會很認真地聽講,偶爾還會爭著舉手發言;下課的時候,也會主動跑過去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問題。就這樣,一學期下來,小趙的精神狀態從原來的自閉變得積極、努力起來。看到這座冰山在慢慢地融化,我的心也是樂滋滋的。
關注學生同樣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執著。
所以,我想,愛學生,轟轟烈烈的猶如張桂梅老師的,我們著實敬佩。如果平平凡凡的猶如白水一樣的陽光、溫暖、執著,我們也應該推崇。畢竟平凡的是我們大多數的老師!打開一扇窗,讓陽光普照心田;打開一扇窗,讓暖流溫暖心房;打開一扇窗,讓執著融入心靈。陽光、溫暖、執著能夠譜寫教育最美麗的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