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情緒化怎么辦
1+1教育網
我兒子今年初二在麗水私立學校讀書,我自己是在景寧上班,自從今年開始他經常打回來訴說在學校壓力很大,脾氣也變得很情緒化,而且他學習方面也很不自信,我想把他帶回自己的家鄉讀書是不是會好些?
分析:優質私立學校的學生學習壓力相比普通學校要大的多,同學優秀,老師相對來說也抓到緊且更加細致。對于成績落后的學生,老師估計會采取更多措施,施加以更大的壓力。孩子感覺到學習有壓力,繼而容易發脾氣時非常正常的。學習不自信是因為長期的失敗造成的,有可能是習得性無助。
建議: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壓力。人生無時無刻都在感受壓力,對于同樣的壓力,有些人能承受而且能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有些人被壓力給壓垮。這根本區別在于,個體對壓力的認識,壓力來的時候更多看到的是負面的信息,會感覺越來越難受。在看到壓力帶來的負面感受到同時,也能看到壓力帶來的積極作用。如,老師時刻關注自己的學習狀態,感覺到難受,同時也要看到說明老師對自己還沒有放棄,感覺自己是能學好才會如此認真。考試成績不理想,只要能認真加以訂正,錯誤的題目其實就是自己進步的空間。
正確應對孩子的訴苦。孩子經常打電話回來,告訴家長自己壓力很大,心理難受。一般家長聽到了孩子的哭訴,往往會立即幫助孩子尋找解決對策,甚至比孩子還難受。此刻,家長需要用心思考,孩子跟自己哭訴這些的都目的是什么?或許孩子只是想告訴家長,自己現在學習比較艱難,只是告訴家長,讓家長能感受到他的不容易就行。而不一定非要家長做出過激的反應。孩子向家長訴苦,家長需要冷靜思考,孩子的這些情緒和行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幫助孩子找到應對壓力的方法。學習有壓力成績才會進步,壓力往往來自于目標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對于孩子來說,樹立正確的合理的奮斗目標,才會讓孩子感受到進步的可能。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立竿見影。孩子學習的進步必須要從現實中看到改變,知道自己每天學習的不同,只有先從學習的態度,學習行為的改變,才能有學習成績單改變。很多孩子學習成績難以優秀,是學習的品質不行,學習的方法欠佳。
退縮可能會讓孩子放棄學習。讓孩子到自己身邊學習,未嘗不是好辦法,也有很多成功的個案。畢竟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學校,孩子回到自己的身邊,或許能給予孩子更多幫助。只是有些孩子,從更好的學校往回轉學,就此會放棄前進的方向。在壓力面前一次退縮,或許就此認為自己不行。即使真的要轉學,也不應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能才回來。所以對于孩子的轉學,家長更應該慎重。
(轉載張麗明的個人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