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和東野圭吾做個了結了。
此時,距離我上次發布那篇《東野圭吾真的在壞笑》,已經過去了接近兩個月。
我沒有聽從自己當時給朋友們的真誠建議,率性地在這段時間里閱讀了他的所有作品。
是的,截至目前東野圭吾在國內合法出版的全部作品。
我沒有去統計確切的數字,不過在如今的京東或是亞馬遜上,我已經找不到unread的東野作品。
這是一種失落,更是一種解脫。
?
此前在閱讀東野作品時,我就有一種感覺:難以釋卷。
不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人的偵探小說,我可以從容地閱讀。
哪怕擱置一段時間,心里也沒有猴兒的小爪撩撓。
東野的作品則不同,只要我有空閑,必然會第一時間惦記起來。
現在看起來,今年六月決定告別電腦游戲的決定,簡直就是為狂啖東野作品量身定做的。
從迷上東野作品的那一刻起,我幾乎將所有的空閑時間拱手讓出。
甚至包括了大量的睡眠時間——噢,這個絕不提倡。
地鐵上、公交上、高鐵上、飛機上,紙質的或是Kindle版的東野作品從不離手。
無論出差還是休假,背包里總是少不了幾本備讀。
為何我會如此癡迷呢?其實我也想問自己。
必須承認,東野圭吾很會講故事,這個是前提。
不過在我的感覺里,東野作品里看到的,或許也會是中國未來社會的部分縮影。
這種對未來的Preview,也是我的閱讀動力之一。
譬如說,我國已經逐漸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某些問題開始微微冒頭。
日本的老齡化社會較我們早了許多年,在東野筆下也得到了很多生動的描繪。
老齡化社會不是我們在玩笑中說的那種孫子送爺爺去上班,然后自己去公園遛鳥的情景。
而是一系列平淡到極點,但卻關乎多數人福祉的現實問題。
我以為,研究和制定退休政策的相關方面不妨讀讀東野的作品。
?
在東野筆下,犯罪者終歸是輸了道義的一方,哪怕是為此丟了性命,其家屬也要向被侵害的一方反省道歉。
不像國內某些案例里,小偷情急之下或墜樓或落河,不幸失卻了性命,反要失主向其父母賠償。
記得某次和朋友一起看完央視法制頻道《法律講堂》之后,我們一致認為以后遇到盜匪得手逃跑時,務必要在路邊拱手送別:
“您慢些跑!”
可不是么?萬一跑急了出點意外,鬧不好還得給別人的父母送上養老金。
不瞎吐槽啦,言歸正傳。
東野幾乎動用了我們能想象到的各種因素來選題和撰寫作品。
譬如在東西方流行的穿越,在東野作品里也有很多表現。
除了此前我提過的《解憂雜貨店》,《時生》應該算是東野涉及到穿越題材的重要作品之一:
來自未來的兒子,回到父親的年輕時代,督促父親走回正道。
沒有出世的孩子,無從選擇自己的命運。
然而為人父母,該如何擔負起不容回避的責任呢?
看起來很沒有嚼頭,在東野筆下卻變得溫情無比,使得我這般的七尺大儒也不由為之動容。
?
日本在戰后的迅速崛起,一方面得益于美國的金元政策,另一方面也在于日本人做事的極致性。
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之際,我們會許下海枯石爛永不變心的承諾。
然而看了《嫌疑人X的獻身》之后,你會驚詫于石神的癡情……
我的天!愛一個人居然可以愛到這種地步?!
你也可能看過如何處心積慮地謀劃犯罪。
但是在《圣女的救濟》里,你會看到疑兇如何殫精竭慮地避免案情的出現……
然后以理論上可行,現實中絕不可能的手法,達成了目的。
這樣的例子在東野的作品中,可說是俯拾皆是。
不過類似的極致絕不提倡,因為每一樁的后面都連帶著殺人案。
一周之計在于星期一!趕緊發布啦,不然今天又得開天窗。
最后說句:由于東野其人經歷復雜,有著不可回避的階級和歷史局限性,其作品也往往是精華和糟粕并存,敬請大家在批判中閱讀,在閱讀中批判。
我是認真的。
胖頭陀
一個老媒體人的觀察與守護
本公眾號長期致力于科技及數碼類產品、技術、品牌、市場等方面的內容傳播。目前所有文章均同步到今日頭條、百度百家、天天快報、搜狐新聞、鳳凰新聞、一點資訊等國內平臺,以及湯博樂、WordPress等海外平臺。
約訪投稿合作請聯系:1126699@QQ.com;微信請加:itobserve。
本公眾號不參與股票投資之類的合作,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