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的天與地、詩和遠方是姑姑,舅舅家;我們的朋友是表姐表弟。對我來說,姑姑家的梨園,舅舅家的柿子樹,都是我們童年的樂園。長大以后,盡管去的少了,但是像對待一個老朋友一樣,時刻關注著,它在,心安!當得知這寧靜的美好即將被打破,我的心再也淡定不起來,從前種種,猶在眼前。
最早得知姑姑的老家也要拆遷,是在朋友圈,這世界說大也不大,我們總能從別人的口中知道你想要的或是不想知道的消息。接著,收到表弟發來的語音和老家近照一張,邀我回去。我半開玩笑半打趣:不去,讓我幫忙搬東西,我搬不動。其實心里是抗拒這樣的時刻和場景。我老家拆遷時,我也是躲得遠遠的。直到別人告訴我,已經是廢墟一片,我才徹底相信那一刻是真的來了,沒有告別的勇氣,就讓美好的回憶留在心底吧。
這一次,輪到姑姑家那兒,我的不舍和難忘之情,不亞于我的表姐表弟們。他們家的前后三莊、學校、梨園留下了我們太多的回憶和足跡,去隔壁村看年上的大戲,在隔壁鄰居家看《紅樓夢》《京華煙云》,和表姐一起跟著收音機、磁帶學喜歡的歌曲,去樹上摘梨子……跟著爺爺常常一過一個暑假,從最大最甜的梨子吃起,一直吃到只剩下墻角邊東倒西歪的小梨子……冬天呢,我們不請自來,爺爺幫著姑姑姑父漏粉條,曬粉條,我們就在冬天的傍晚,蹲下來幫忙撿掉地上的粉條,待到曬干時,姑父就走南闖北賣粉條了,去的最多的是江南的鎮江。
記憶的閘門一旦打開,真是剎不住啊。一別兩寬本是最好的結局??上У厍蚴遣煌^D的,世間萬物都在改變,往前看,向前走,人類在追求進步,“集體農莊”是趨勢,是大方向,我們阻止不了,只能跟著走。物質上,你失去的也許只是個小房子,將來你會有更大的房子,但是那是家嗎,有家的溫度嗎?對于祖祖輩輩都住在那里的人,父生子,子生孫,生生不息傳下來的他們,我們,離開故土了,我們到哪里去找隔壁的老哥老嫂子聊天?原本隔著院墻可以喊一聲,就有熱烈回應的親熱、親近,搬了新家,各奔東西,不會再有了。孩童們,不知憂愁,聽說搬家了歡喜雀躍,老人們,一個個都紅了眼睛,愁眉不展。他們愁著,家里的雞鴨,牛羊要到哪里去,要住高層做電梯嗎?每家每戶的土地,被他們起早貪黑伺候的肥沃豐盈,種的玉米個個結實飽滿,豆角也是鼓鼓的,還有馬上要收割的金色稻田……
蘇蘇,財務工作者,泗陽人,現定居淮陰。80后,天生愛做夢,喜歡天馬行空的想象!偶爾心潮澎湃,拙筆竟然生花。熱愛生活,永葆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