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舊 □ 郭文華 一直喜歡養花賞花的緣故吧,我認識了很多種花。但認識海棠是緣于參觀周總理紀念館。當年參觀周總理紀念館時,海棠花已經謝了。在西花廳,導游指著海棠樹介紹說這是周總理生前最喜歡的海棠花。從此,在我的心中記住了海棠的名字。 海棠很平凡,樹身不高大,花朵也沒有玫瑰、牡丹那樣美麗芬芳,甚至有海棠無香之說。但可能就是因為平凡的緣故,才受到周總理的喜愛。 海棠分為好多種,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四品就是四個品種,指“木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西府海棠”。但不管哪個品種,花朵的顏色都非常好看,花朵的姿態也十分優美,素有“國艷”之贊譽。 記得張愛玲在哪本書里說過,人有三大憾事,一是鰣魚多刺;二是海棠無香;三是紅樓夢未完。可我居住的小區里的海棠花開時節,不僅花朵艷麗,且香味淡雅宜人。原來張愛玲說的無香海棠是薔薇科木瓜海棠,這種海棠開的花沒有香味,因為結的果實形狀像木瓜而得名。木瓜海棠開花時,花朵繁密,色彩艷麗,一樹的紅妝,十分喜慶,花朵很大,看上去特別的鮮艷,每個賞花人都會心生歡喜,遺憾的就是沒有一點兒香味。一代女作家張愛玲一生寫了很多小說,像《茉莉香片》《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名著,可就是這色彩艷麗的木瓜海棠成了她一生的憾事。其實不僅是張愛玲,就是一個普通的賞花人,看到碩大的鮮艷的花朵,鼻子湊過去聞一聞,卻聞不到一點花香,都會心生遺憾的。 “貼梗海棠”花梗短粗,看起來像無梗而得名。“貼梗海棠花五出,初極紅,如胭脂點點然,及開則漸成纈暈;至落則若宿粧淡粉矣。葉間或三或五,蕊如金粟,須如紫絲,實如梨,大如核桃,至秋熟,可食,其味甘而微酸。”這段話是明代《群芳譜·海棠》里對貼梗海棠的描述。貼梗海棠也是無香海棠。花開時節花朵極其美麗,像胭脂一樣盛開成一片暈紅,而沒有香味,可能是其低調的品格吧!
“垂絲海棠”是海棠家族中最漂亮的海棠了。相傳唐玄宗曾經將楊貴妃比作垂絲海棠。后來垂絲海棠常被用來比喻美人。垂絲海棠花梗細弱,下垂而得名。垂絲海棠的花蕾紅色,綻放后逐漸變成粉紅色,如天邊的紅霞一般燦爛。垂絲海棠初開時就會散發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西府海棠”的花朵很大,一簇簇的花朵向上,風姿卓越,香氣清冽醉人,是海棠花中的佳品。尚未開花時,花蕾紅艷照人,屬于那種濃郁的胭脂色彩,綻放后花瓣顏色逐漸變為嬌嫩的粉紅,淡雅清爽,如亭亭玉立的美少女,美目盼兮,不施粉黛中,卻能看到一種動人的芳姿。西府海棠剛露出來的花瓣兒是合著的,像一個小姑娘那樣嬌羞,膽怯,可一旦開放,展開圓形的花瓣,熱烈奔放,陽光下葉綠油油的,花朵一簇簇的,聚在一起,像一個大家庭,溫暖,和諧,積極向上。
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都是有香味的海棠。
每當海棠花開時節,不管是有香海棠,還是無香海棠,那抹胭脂紅,一直氤氳在我的心頭,成為心靈深處最美的風景。
郭文華,中共黨員,自幼喜歡文字,在《澄西船舶》《方舟》《江南晚報》《如皋日報》以及各大平臺上發表過作品。出版過個人散文集《文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