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王家衛要拍網劇更令人萬萬沒想到,賴聲川也要拍網劇了。網劇大勢,真如滾滾洪流,現在就算張藝謀、馮小剛宣布要來拍網劇,硬糖君都不會奇怪了。
12月5日,阿里大文娛宣布將與賴聲川團隊合作推出首部劇場互動網絡情景喜劇《王子富愁記》。該劇由賴聲川擔綱總導演、總編劇,黃磊擔任監制,丁乃竺出任制作人,艾美獎得主華裔導演陳發中(Henry Chan)加盟制作,與賴聲川合作過話劇《暗戀桃花源》和《十三角關系》的謝娜也主動請纓。該劇有望于2017年初在優酷上線。
從《暗戀桃花源》到《如夢之夢》,賴聲川一直是商業話劇的高品質代表,講好故事的同時,又有文藝實驗和哲學思辨。但賴聲川執導的網絡劇,還是情景喜劇,這得長成啥樣?
其實,情景喜劇還真是賴聲川的老本行。20年前,賴聲川在臺灣就以“當天編、當天拍、當天播”的高強度節奏,制作了600集電視情景喜劇《我們一家都是人》。“它的成功讓我非常勞累,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累垮了,最后就說這輩子電視我做夠了。”賴聲川說。
但在賴聲川專屬劇場上劇場迎來1周歲生日之時,賴導卻宣布回歸20年沒有碰過的情景喜劇。
賴聲川此次攜手阿里大文娛打造《王子富愁記》,雖說是拍網劇,卻一樣不走尋常路。就像賴聲川在《如夢之夢》中所做的戲劇實驗,《王子富愁記》則是現場戲劇和新媒體平臺互動的網劇實驗。
“大家都知道我很嚴肅,但是我喜歡喜劇。我喜歡寫喜劇,也喜歡導喜劇。”對于新作,賴聲川表示,希望觀眾就算看不懂也很開心,看懂了能有一些人生啟發。
“看不懂也很開心”,這恐怕并不容易做到。由于舞臺劇本身的相對小眾性,盡管在該領域賴聲川已經是非常主流的翹楚人物,但來到更為大眾娛樂的網劇領域,卻難免給觀眾“文藝小眾”的印象。
賴聲川和阿里大文娛的實驗能否成功,《王子富愁記》的故事本身是否足夠接地氣、足夠有戲劇張力,并在舞臺劇和網劇兩種形式之間進行充分調試,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場網劇實驗
長達100集的情景喜劇《王子富愁記》,顧名思義,講述的是一個苦逼富二代的故事。
姓“王”外號“王子”的富二代主角,因家族企業被吞并決心復仇。在這過程中,以“上公館”這座上海老洋房為舞臺,發生了一系列爆笑且充滿懸疑的喜劇故事。
《王子富愁記》采用相對獨立卻又有主線串聯的劇情形式,由81個老物件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拍攝場景全部采用實景搭建。比如臺上放著馬桶和浴缸,是因為王子決心在復興父親的事業之前,住在廁所里,睡在浴缸里。呈現的效果會是歌德式的氣氛,王子會在里面點上蠟燭,思考復仇。硬糖君聽著賴導眉飛色舞的講解劇情和舞臺布置,畫面感呼之欲出。
賴導熱愛戲劇創作,但促成整件事的卻是被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總裁兼阿里音樂CEO楊偉東。用賴聲川的話來說,自己是被偉東“拱出來的”。
《王子富愁記》是全球首部劇場互動網絡情景喜劇——即在劇場里實時上演,臺下觀眾和互聯網觀眾能同步觀看。
演員在臺上一氣呵成地表演,四機同步錄制,同日剪輯登錄優酷平臺,以求達到用包袱抖出人生百態、時事熱點的效果。
為了彌補棚內錄制和劇場錄制技術上的差異,在總導演總編劇賴聲川、制作人丁乃竺、監制黃磊之外,還請來在好萊塢做了30年情景喜劇的華裔導演陳發中(Henry Chan),他曾憑借《天才老爹》獲得艾美獎。
創作團隊還是賴聲川熟悉的劇場工作模式,邊拍邊播、同步編劇,將現場觀眾的互動以及征集到的線上觀眾意見迅速地融入到劇本創作中。與國外季播劇拍攝手法類似,更接地氣更靈活。
但比起如今流行的二十集左右的網劇體量,100集的《王子富愁記》還真是畫了個大餅。不過賴導對此很有信心:“我做過600集!”
《王子富愁記》區別于傳統網劇,致力于打破舞臺劇和網劇邊界。觀眾反饋更為直接,劇中笑聲不是“罐頭”而都是新鮮的共鳴,在營銷模式上也有更多新的可能和玩法。
“我一直希望能讓更多觀眾感受到舞臺劇的魅力。阿里大文娛在內容制作、宣發和電子商務等各個環節的優勢,都有可能為傳統的舞臺藝術注入更強生命力。”賴聲川說。
不可忽視,舞臺劇的崛起
近兩年隨著消費升級,演出行業、尤其是舞臺劇加速增長。其衍生產品如喜劇綜藝、舞臺劇改編電影,都收獲了不錯成績。阿里大文娛忙著綁定賴聲川,顯然也是看準了這一產業大勢。
國內舞臺劇的代表品牌開心麻花,去年推出電影《夏洛特煩惱》狂攬14億票房,今年新作電影《驢得水》截至11月30日票房1.72億。開心麻花公司2015年底登陸新三板,今年2月估值超過50億。
演出市場素有“北麻花,南錦輝”之稱,上海的錦輝傳播是以《盜墓筆記》舞臺劇打響名號。《盜墓筆記》在全國巡演票房達1.5億,錦輝同時還是周立波和《金星脫口秀》走紅的幕后推手。該公司也于今年5月正式掛牌新三板。
日本發祥的2.5次元舞臺劇如今也火到中國。《網球王子》、《美少女戰士》、《黑執事》、《妖精的尾巴》等日本動漫IP劇都開始在國內上演,上座率能達到8、9成。
雖然國內舞臺劇市場有百花齊放之勢,但全國大劇場(1000人以上)TOP5基本上被開心麻花、田沁鑫、賴聲川、孟京輝、錦輝瓜分,這也基本反映了現在話劇的市場格局。
作為五強之一,在上劇場1周年活動中,賴聲川宣布了2017年的話劇計劃。包括上劇場專屬版本的《暗戀桃花源》,還有將在6月份上演的經典作品《寶島一村》,7、8月將推出兒童劇《點心俠》。重頭戲則是明年年底推出的、醞釀10年的作品《曾經如是》,據稱規模直逼長達八小時的巨作《如夢之夢》。
大師對各類題材的涉及與挑戰,更是證明了戲劇界對中國戲劇市場的信心,中國舞臺劇內容將會越來越豐富。阿里大文娛此時押寶,顯然也是看準時機。
而在各種舞臺劇類型中,最受歡迎的還是喜劇。
看現在喜劇綜藝的熱火朝天就知道了。僅周六晚間就有三檔喜劇綜藝節目同時播出,分別是北京衛視的《跨界喜劇王》、東方衛視的《今夜百樂門》和浙江衛視的《喜劇總動員》。《喜劇總動員》的收視率還一度超過了《快樂大本營》。
娛樂越來越成為一種“剛需”,各方都想撬動這塊大餅。電視、互聯網平臺的流量優勢,給劇場輸送了新血。而劇場內容也讓看膩了傳統電視、視頻模式的觀眾大感耳目一新。
阿里大文娛想整合舞臺劇?
互聯網先是改造了電影、電視,現在輪到了舞臺劇。互聯網公司做事從不單一,總要有產業鏈、做生態,但更為小眾、作坊模式的舞臺劇,究竟要如何整合?
“互聯網用戶最喜歡是今天或本周看到的事情能馬上在他們看的劇里得到反饋,哪怕是調侃、惡搞、吐槽、評論、反對或贊成,都能讓他們感受到內容是和他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這就是戲劇+互聯網產生的化學反應。”楊偉東說。
而戲劇是現場的藝術,觀眾在劇場里對劇情做出即時的反應。楊偉東認為,這也是阿里大文娛此次選擇賴聲川的戲劇團隊作為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
優酷剛剛宣布了明年的三大內容策略:布局類型化、內容品牌化、排播自主化。如今宣布開始涉及舞臺劇,尋求互聯網+戲劇的新思路,表現了對內容的重視。
并入阿里大文娛后,大文娛內部成員間的資源整合顯然給優酷帶來極大助力。優酷平臺播出的《微微一笑很傾城》,通過優酷重點資源宣傳、手機淘寶開機圖設置、閑魚視頻信息流推薦、微博熱門話題推送以及蝦米音樂原聲專輯推薦等,創下網劇點擊新高。而明年優酷拿到了《神探夏洛克4》的獨播權,又將與賴聲川合作打造新形式的劇場互動網絡情景喜劇。
對于試水舞臺劇,并且選擇情景喜劇,楊偉東表示:“情景劇是一個重要方向。因為它會對目前網絡劇的商業變現方式,包括IP的生長模式、用戶的觀看模式、甚至是演員的成長模式,都會造成改變。而這種改變是以往任何網劇都不曾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