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慶檔的“突發(fā)性”調(diào)檔后,《芳華》最終還是抓住了2017年最后一個熱門檔期。賀歲檔,這個幾乎是因馮氏賀歲喜劇而起的大檔期,又等回了馮小剛。昨日(11月20日),馮小剛宣布“回來了”。
歸來仍是少年?如今的電影市場,可能早已不再是馮小剛的天下。《我不是潘金蓮》因排片對撕和保底失敗草草收官,《芳華》莫名調(diào)檔上演“羅生門”。雖然闊別五年再回賀歲檔,但如今的馮小剛,大概已經(jīng)被消磨了曾經(jīng)“舍我其誰”的霸氣。
“霸氣不再”的,不光馮小剛一人。徐克、袁和平、陳凱歌、成龍、葛優(yōu),今年賀歲檔再次迎回了華語電影的最巔峰陣容。
但徐克+袁和平加持《奇門遁甲》讓人想到了《西游:伏妖篇》;陳凱歌的《妖貓傳》一直讓人忐忑是又一部《無極》;成龍干脆和羅志祥、歐陽娜娜一起玩起了科幻;葛優(yōu)大爺則和岳云鵬喝到“斷片兒”。
老人不老,玩的東西都太“新”。某種程度上說,雖然各位“老人”頂著華語頂級的名號,但進軍賀歲檔卻并未選擇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新人不新,背后都大有來頭。《解憂雜貨店》有東野圭吾的IP,《二代妖精》有陳國富的加持,《妖妖鈴》有陳可辛、沈騰的護航。
雖然距離賀歲檔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諸多大片早已整裝待發(fā)。每個人都想去證明,有人期盼著“新生”,也有人渴望著“奪權(quán)”。華語電影最熱門的檔期,究竟會成為誰的天下?
《芳華》背后的浮華
新海報,新檔期,《芳華》注定免不了這一遭。
記得在緊急撤檔的第二天,馮小剛帶著嚴歌苓依然完成了上海的路演。在現(xiàn)場,皮膚煞白的馮小剛哭紅了雙眼。
馮小剛心里,一定是憋屈的。無論是因為什么原因,對于耿直的馮小剛而言,調(diào)檔似乎就意味著“逃離”。不過好在隨后電影參加了平遙國際電影節(jié),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最終落定賀歲。
賀歲,這個馮小剛和內(nèi)陸影迷都有獨特情感的檔期里,《芳華》回來了。發(fā)行方表示,12月中到12月末是傳統(tǒng)的賀歲檔,也是20年前“馮氏喜劇”一手締造的檔期,此番回歸賀歲檔,對馮小剛導演來說可謂“恰逢其時”。
拋開個人情感,《芳華》選擇賀歲檔果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么?國慶檔,面對諸多大片集結(jié),《芳華》預售成績不理想是不爭的事實。而這部1.3億制作成本打造的懷舊青春片,背后還有東陽美拉和華誼兄弟之間的巨額對賭。
這一切,在賀歲檔依然存在。賀歲檔,《奇門遁甲》、《機器之血》、《妖貓傳》、《二代妖精》四部頂級重工業(yè),《妖妖鈴》、《斷片之險途奪寶》、《解憂雜貨店》虎視眈眈。
某種程度上說,賀歲檔的檔期形勢比國慶檔更加嚴峻。在類型不占優(yōu)、卡司不占優(yōu)的情況下,《芳華》還是那個“憂心忡忡”的《芳華》,沒有絲毫改變。
其實今年,熱門檔期里“黑馬”出現(xiàn)的概率已經(jīng)變得十分微小。春節(jié)檔,《西游:伏妖篇》和《功夫瑜伽》貼身肉搏,《乘風破浪》只能去爭奪“第三名”;暑期檔,《戰(zhàn)狼2》一家獨大,高分電影的檔期優(yōu)勢被盡可能榨了個干凈;國慶檔,《羞羞的鐵拳》一騎絕塵,縱然《追龍》口碑再好也于事無補。
《芳華》,這部與主流電影市場有些脫節(jié)的情懷電影,注定不會因為調(diào)檔就“踏平坎坷成大道”。
無論是馮小剛2000萬人次的觀影目標,還是東陽美拉高于去年的業(yè)績對賭,《芳華》身上背負的“債”并沒有消失,反而因為最后的“背水一戰(zhàn)”更加沉重。
“老炮兒”的生死戰(zhàn)
同為黃軒主演的《妖貓傳》,是今年電影市場最受關注的大片,這種關注幾乎不亞于去年張藝謀執(zhí)導的《長城》。
但在商業(yè)市場的抗壓性,陳凱歌遠不及張藝謀。無論是早期的《無極》、《趙氏孤兒》,還是近期的《道士下山》、《搜索》,陳凱歌始終沒有達到外界對他的期待。
蟄伏多年,帶著傳聞160億日元的制作成本上路,陳凱歌的壓力可見有多大。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和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上,《妖貓傳》都受到了極高的關注,但由于后期趕工,《妖貓傳》至今沒有露出全貌。
盡管陳凱歌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側(cè)面對《妖貓傳》制作成本進行了回應,表示 “沒有這座城(建立在襄陽的唐城)的話,這個戲是沒有辦法用2.5億的成本完成的。”
但即便是2.5億,該片也屬于今年最頂級的重工業(yè)大片范疇。所以,《妖貓傳》是陳凱歌的證明之戰(zhàn),也是華語古裝重工業(yè)的證明之戰(zhàn)。
更何況,除了自身票房壓力外,與新麗傳媒簽訂了7年7部電影長約的陳凱歌,還負擔著新麗傳媒IPO的夢想。而近期因為新麗傳媒出品《如懿傳》的挪檔,讓《妖貓傳》更加呈現(xiàn)出“單扛”的局面。
《妖貓傳》最大的對手不是《芳華》,而是由徐克編劇監(jiān)制,袁和平執(zhí)導的3D武俠奇幻巨制《奇門遁甲》。春節(jié)檔,雖然周星馳+徐克的“王炸組合”最終被成龍一人KO,但徐克拉來袁和平組成了“爆炸組合”,在風格上也更加統(tǒng)一,視效奇觀的優(yōu)勢也能最大程度的放大。
但這部電影還是需要面對《西游:伏妖篇》面臨的一切問題,兩大導演的風格融和是否好?大鵬、倪妮、李治廷,爭議演員能否改變市場偏見?在特效支撐的情況下,電影的故事核心能否讓觀眾滿意?
如果說,《妖貓傳》和《奇門遁甲》都是主打?qū)а莸暮诵膬?yōu)勢,那么成龍主演并監(jiān)制的《機器之血》則更像是一個“舶來品”。國內(nèi)尚未完成拓荒的科幻題材,完片擔保的制作流程,在國內(nèi)電影市場不算常見。
春節(jié)檔《功夫瑜伽》逆襲奪冠,國慶檔《英倫對決》打破認知,成龍從功夫喜劇跳躍到文戲擔當,盡管票房體量級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但仍然體現(xiàn)了成龍突出的個人號召力。
只是成龍擔任科幻片監(jiān)制,這樣的顛覆已經(jīng)脫離了很多人對成龍的認知。盡管片中,科幻和成龍的功夫喜劇進行了糅合,但歐陽娜娜和羅志祥這樣的新生代跨界演員實在讓人不放心。
相同的例子是去年賀歲檔,成龍主演的《鐵道飛虎》在爭議中落幕,成龍“以老帶新”并沒有被市場完全認可。而更加“激進”的《機器之血》,單制作成本就達到了6000萬美元。投資巨大的背后,未必心里一定有譜。
新生力量均大有來頭
無論是馮小剛、陳凱歌還是徐克、袁和平、成龍,他們本不需要再去證明什么。但在賀歲檔,頂著諸多名號,誰也不想落敗丟了顏面。而除了他們內(nèi)部廝殺,也不得不面對新秀崛起。
在這些新秀影片里,《妖妖鈴》和《二代妖精》無疑是“種子選手”。前者積累了南北兩派笑星,并由陳可辛擔任監(jiān)制。除此之外,papi醬電影首秀的噱頭也引發(fā)了很高的關注。后者由陳國富的工夫影業(yè)操盤,在重工業(yè)領域有著一定的市場份額。再加上馮紹峰和劉亦菲兩大流量擔當,讓這部電影有充足的競爭力。
此外,最引人關注的或許就是韓寒擔任藝術(shù)指導的電影《解憂雜貨店》了。這部電影集結(jié)了王俊凱、董子健、迪麗熱巴等流量明星,又有東野圭吾IP加持。雖然電影在類型上沒有太多的優(yōu)勢,但是只要演員口碑在線,還是可以很好的完成“中段”影片的任務。
另外,同樣是在國慶檔撤離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近日被網(wǎng)友爆料,其宣傳物料現(xiàn)身影院,并且在海報上打出了“賀歲見”的字樣。作為懸疑犯罪的超級IP,這部電影也有著不錯的賣相。而調(diào)檔之后進軍賀歲檔,也是理所當然。
今年的賀歲檔,最大的特點應該是影片梯隊較為明顯。
第一梯隊里,《妖貓傳》、《奇門遁甲》、《機器之血》競爭力最足,其重工業(yè)的類型優(yōu)勢和核心影人的票房號召力讓其地位較為穩(wěn)固。而第二梯隊里,《芳華》、《二代妖精》、《妖妖鈴》以及《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解憂雜貨店》,或因為槽點過多,或因為類型小眾,無法有太大的突破。但因為有大量“中段“填充,讓今年的賀歲檔看點更加多元。
除此之外,張藝謀的新片《影》、林超賢的新片《紅海行動》都有“空降”的可能。而這兩部大制作一旦加入,將會使整個賀歲檔戰(zhàn)局發(fā)生巨大變化。
賀歲檔作為今年年度綜合票房沖擊550億的關鍵階段,勢必會迎來一場殊死拼殺。看點和槽點并存的賀歲檔,誰會成為最后的贏家?而那些馳騁沙場多年的“老油條”,是否能在賀歲檔迎來自己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