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所有的群,都變成了炒股群;所有的論壇,都遍布著基金話題;影視圈也不甘人后,再次闖蕩資本市場。自2016年隨著監管收緊,迎來明星資本化冰點之后,新一輪影視公司上市潮已勢不可擋。(果然五年一輪回的理論,放哪都好使?。?/span>
博納、稻草熊先后赴港上市成功后,1月又爆出兩家公司開啟上市行動。1月25日,上海證監局官網披露,出品2020年爆款劇《三十而已》的檸萌影業接受上市輔導,準備沖刺A股。同一天,鹿晗所在的風華秋實也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IPO。
最近,關于影視娛樂行業回暖的論調更是此起彼伏。去年中開始,已經有一批公司暗潮涌動。在上海,耀客傳媒啟動上市輔導。在深交所,制作《中國好聲音》的燦星文化第二次向創業板遞交招股書,今年2月2日即將上會宣布最終結果;擁有韓寒、易中天、嚴歌苓等作家天團的果麥文化則在創業板IPO成功過會,即將入駐A股。
前赴后繼的影視娛樂公司試探資本市場,釋放出積極的信號。沉寂許久的影視板塊似乎正在破冰回暖。要知道,監管收緊+影視寒冬的2017年-2020年,貴圈幾乎無人闖關成功、登陸A股。從美國納斯達克撤回來的博納排了四年的隊,無疾而終。嘉行、開心麻花、稻草熊等新銳明星公司更是鎩羽而歸。
搶先一步上市、有過一段風光的唐德、華錄百納、歡瑞、慈文、鹿港等民營影視公司日子也不好過,爆雷的爆雷,退市的退市,大多選擇擁抱國資度過難關。
眼下影視公司再次扎堆上市,發生了什么、為何是現在?新闖入股市的這批影視公司,他們又在打著什么新算盤,市場會為其買單嗎?
讓市場買單的新故事是什么?
5年前,明星股最熱的時候。吳奇隆、劉詩詩、趙麗穎加持的稻草熊不需要講什么故事,便有一堆資本追著投錢,卻意外地遭遇了失敗。
2016年,暴風科技擬以10. 8億價格收購稻草熊遭到證監會否決,給出的理由是稻草熊盈利能力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當時的稻草熊,僅僅投資拍了《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兩部劇集而已。
本以為稻草熊會像所有上市失敗的明星公司一樣,逐漸變成空殼或是另起爐灶。沒想到5年后,稻草熊不僅沒消失,還證明了其盈利能力,制作、發行、投資、承制的已播劇集達30部。與愛奇藝形成閉環生產鏈,愛奇藝既是稻草熊的大股東,也是稻草熊的大買家。
2017年-2019年,愛奇藝為稻草熊貢獻的收入分別為1.16億、2.45億、2.08億,占比越來越高。2020年一季度,愛奇藝更是以3.27億貢獻,占比達100%。與此同時,2018年-2020年,愛奇藝投資稻草熊的腳步也沒有停,愛奇藝全資子公司Taurus Holding兩輪投資稻草熊,分別為4000萬美元及1513.88萬美元,持股比例達到了19.57%,超越劉詩詩的14.8%,成為第二大股東。
但這也導致稻草熊出現了嚴重的愛奇藝依賴癥,與愛奇藝關系好壞、以及愛奇藝本身的興衰直接影響稻草熊的盈利。所以,稻草熊依然沒能在內陸成功登陸股市,只能輾轉赴港,然后避重就輕地向資本市場講起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弱化與愛奇藝的“閉環”關系,強調稻草熊強大的發行網,唯一一個與五大電視臺和三大網絡平臺等都有合作的片商。稻草熊要做既能投資、制作,又能碼局、品控、融資、銷售、發行等融于一體的“平臺型運營”。
稻草熊最早于2017年出品的《醉玲瓏》實現了在優愛騰三家播出,并在東方衛視上星。2020年播出的《局中人》不僅優愛騰播出,還上星了江蘇、浙江、廣東三家衛視?;仡櫟静菪苓@五年投資制作的劇集,幾乎都實現了臺網聯動,網播和上星兩不誤。
在所有的上星衛視中,江蘇衛視是稻草熊的???,而且稻草熊也是江蘇省內唯一一家擁有電視劇制作甲種許可證的公司。稻草熊的大股東、吳奇隆的合作人劉小楓曾在江蘇衛視工作過,與江蘇衛視淵源頗深。
左手愛奇藝,右手江蘇衛視,所以稻草熊能自信講起了新故事,因為它的制作效率與去庫存能力確實是碾壓同行。從提交項目備案至實現首輪播映,稻草熊平均只需約17.8個月,遠低于業內22.5個月的周期。
在劇集行業,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周期越短,越能證明其盈利能力。畢竟一部劇一旦沒及時播,積壓時間越長越不值錢,制片方虧損的風險就越大。
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稻草熊一口氣播了5部劇,包括騰訊獨播甜寵劇《我,喜歡你》,以及愛奇藝獨播的兩部甜寵劇《穿盔甲的少女》《三嫁惹君心》。劉小楓還向媒體透露,手頭儲備有20-30個IP項目,還和B站聊了深入合作。這樣一來,稻草熊的發行關系網上,又多了一個大客戶。
赴港還是原地沖A?
如果說稻草熊的發行網和上星能力是讓資本買單的新故事,那同樣具有該能力的檸萌影業順著稻草熊赴港路子沖擊IPO應該不成問題,但檸萌影業卻偏偏選擇留在內陸沖A。
或許正是基于同行們在港股市場的低迷表現,檸萌才做此決定的。稻草熊自1月15日發行以來,股價暴漲暴跌,當前徘徊在6港元/股左右。而阿里影業、歡喜傳媒等這些內娛鼎鼎大名的公司,股價長期處在1港元/股左右的地板價。香港本土的寰亞傳媒、英皇文化、邵氏兄弟等股價甚至常年不足1港元/股。
再回到內陸市場來看。劇集公司只有華策還堅挺著,唐德、慈文和歡瑞等出問題后,至今還沒有緩過勁來。雖然A股緊鎖影視板塊入口很久,稻草熊沖A失敗,博納排了四年長隊無果。但去年末開始釋放積極信號,果麥文化IPO過會,A股也是時候注入新鮮血液活躍影視板塊,扭轉一下影視股口碑了。不能讓股民提到影視股,就談虎色變、退避三舍。
檸萌影業選擇內陸沖A確實存在機會。早年,檸萌影業和正午陽光都是業內聞名的“小而美”體系公司,創始人都是傳統國企影業科班出身。檸萌影業的多位高管來自SMG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正午陽光掌門人侯鴻亮與手下一幫干將李雪、孫墨龍和孔笙等都來自山影。
但背景相同的兩家公司,后來卻逐漸在資本的腳步上拉開了差距。
2014年成立的檸萌,一年內上線了《寂寞宮廷春欲晚》《小別離》《好先生》三部劇,2015年便通過A輪融資獲得了騰訊1億元以上的戰略入股。2018年檸萌完成C輪融資獲得5億融資額,與B輪持平,估值約為75億左右。而正午在2016年完成A輪融資便沒了動向,2017年啟動謀劃IPO上市,但隨后沒了音訊,傳聞侯鴻亮一手按下了上市計劃的中止鍵。
即使當年正午按步驟啟程,在影視寒冬下出頭的可能性也不大,當年扎堆沖擊的同行開心麻花、和力辰光等都紛紛折戟。所以檸萌現在啟動上市,也算是避過了風頭。
再加上,過去的2020年,檸萌影業選擇在女性現實題材上著力,迎來了階段性爆發?!抖换蟆贰度选烦蔀槭钇趧〖髁?,成功洗去了此前古裝劇《寂寞空庭春欲晚》《扶搖》《擇天記》飽受爭議的爛口碑。接下來檸萌還在布局短劇領域,發布了《中頭獎》《獵罪圖鑒》《安魂使者》《生吞》四部懸疑劇,儼然一副要做出《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類似風向標劇集的樣子,夯實口碑頭銜之心顯而易見。
現在上市,占盡了天時地利,行業亟需優質影視股來提振信心。如果A股的大門被檸萌撬開,一定會帶動此前折戟的嘉行、耀客、開心麻花等陸續跟上,產生連鎖效應。
還能再相信影視股嗎?
還在寒冬洗牌期的影視行業,遇上疫情,禍福相依。疫情雖然重創了影視行業項目進程,但加速了行業優勝劣汰、樹立新規自救的過程。影視行業其實已經出現了可喜的積極變化:毛利潤的提升與現金流的改善。
2018年,崔永元事件導致影視行業稅務大震蕩,但明星天價片酬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行業制作成本有了顯著下降。去年5月7日,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大平臺,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家制作公司發布《關于開展團結一心共克時艱行業自救行動的倡議書》,提出反對注水、不合理片酬等行業不規范現象。
據《財經涂鴉》報道,以華策為例,現在制作成本相對巔峰時期下降了7成,還有公司甚至下降了近8成。影視公司的制作成本一旦下降,帶來最積極的變化就是毛利率上升,華策一改連續下滑的趨勢,重新回到了30%以上。而且30%以上并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持續的一個狀態。
而且對于行業優勝劣汰下的頭部劇集公司,發行渠道比以往變得更暢通。受益于疫情劇荒,去存貨率也明顯提升。華策70%-80%的內容基本都已被前端渠道鎖定,而剩余的20%-30%則用于更高毛利的實驗性產品制作,現金流有了明顯改善。2020年春節疫情正嚴重的時候,華策一口氣播了《愛情公寓5》《下一站是幸福》《宸汐緣》《絕代雙驕》4部劇,一年總共播出了18劇,包含《錦繡南歌》《平凡的榮耀》《完美關系》等好幾部積壓劇。
整個影視行業明顯朝著更健康的生態發展,再加上外部環境變化,傳統影視公司其實迎來了新的機遇。中短視頻B站發力劇集、綜藝,短視頻抖音、快手燒錢競爭,大舉入侵長視頻領域,不止一家影視公司都在默默試水布局短視頻短劇業務。雖然到目前為止,頭部劇集公司與優愛騰有不成文協定,排抖音、快手合作,即使項目流產也不敢賣給兩家。但已經大舉拿下電影的短視頻,攻破劇集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看似烏云密布的影視行業,其實在行業逐漸規范化操作后,出現了很多機遇。影視股觸底反彈,優質劇集公司如果能破A股的門而入,或許真能趁勢而上。不過后面是不是把2013年—2016年的故事再演一遍,咱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