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很多地名都有它自己特有的故事,在北京雍和宮以南有這么一處地名,名叫北新橋,說到北新橋名字的由來,就不得不提到那個流傳以及的傳說。
相傳北京城是劉伯溫和姚廣孝一起修建的。在修建北京城的時候,趕走了搗亂的龍公、龍婆。兩條龍懷恨在心,但是又惹不起劉伯溫,于是打算等劉伯溫走后,便開始興風作浪,水淹北京城。劉伯溫怎能不知道他那點小心思,于是在離開北京城之前,找到了二軍師姚廣孝,對他說:“北京城是咱們兩人一起修建的,但是我馬上就要去向皇帝述職去了,為了以防萬一,你留在北京城看守可好?”姚廣孝二話沒說,一口應下了。
就在劉伯溫前腳剛離開,龍公帶著龍子就從北新橋的一處海眼鉆了出來,一時間,北新橋地區(qū)漫天的海水,老百姓們苦不堪言,趕緊找到了二軍師姚廣孝。姚廣孝來到北新橋一看,海水已經(jīng)淹沒了很多民房,于是對著龍公說:“呔!哪兒里來的兩條孽龍,還不受死?”龍公、龍子也不相讓,三人打作一團。姚廣孝以一敵二,一時間落了下風。這時候,從天空中躥出一道白光,還沒看清來人是誰,那人就已經(jīng)把龍公降服住了。看的姚廣孝目瞪口呆,這時白衣人說話了:“姚軍師,我乃大宋岳飛,特來助你擒龍,還不快制服龍子!”姚廣孝這才明白過來,趕緊制服了龍子。正當姚廣孝想感謝岳飛的時候,岳飛已經(jīng)沒了蹤跡。姚廣孝來不及多想,當務之急是給這兩條孽龍找個安身之處,想來想去,姚廣孝決定將龍公鎖在北新橋的海眼當中。龍公問:“姚軍師,什么時候把我放出來啊?”姚廣孝回答道:“等這橋舊了的時候,就放你出來了。”從此以后,這個地方就改叫北新橋了。隨后,姚廣孝又把龍子鎖在了崇文門的鑲橋下,龍子問:“姚軍師,什么放我出來呢?”姚廣孝說:“你什么時候聽見城樓打點了,你就可以出來了。”從此以后,崇文門開門關門不再打點,而是改為了敲鐘,這就有了九門八點一口鐘的這句話。
再料理了兩條龍之后,姚廣孝又在北新橋建造了一座廟宇,以鎮(zhèn)壓井下的龍公。等到廟宇建造完成了,大殿內(nèi)供奉什么真神讓姚廣孝犯了難,后來突然想起來岳飛助他擒龍的事,于是這座廟宇命名為岳飛廟。此后,經(jīng)過老百姓們的口口相傳,北新橋鎖龍井的傳說就漸漸的廣為人知了。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人占領了北京城。有日本人聽說了這個傳說后,不以為然,準備去北新橋一探究竟。日本人來到鎖龍井后,果然看見了一條鐵鏈,于是幾個日本人開始往上拽鐵鏈,拽出來的鐵鏈就堆在大街上,最后整條大街都是鐵鏈,但是依然看不見頭。這時,井內(nèi)不斷傳出奇怪的異響,越拽鐵鏈,聲音就越清晰,嚇的日本人也不敢再拉了,趕緊把拽出的鐵鏈又都放了回去。后來在十年浩劫期間,住在附近的小將們從小就聽家大人說起鎖龍井的傳說,于是本著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精神,他們又開啟了倒鐵鏈的計劃,結(jié)果和日本人的結(jié)局一樣,井內(nèi)傳出了轟隆隆的聲響,小將們最終也放棄了。最近一次關于北新橋鎖龍井的傳說,就是北京修建某條地鐵的時候,為了吸取前人的教訓,特地繞開了鎖龍井。據(jù)說此事還曾經(jīng)被當做新聞報道過,當時說的是為了保護一口古井,地鐵線路特地繞道了多少公里。后來在修建一處大商場的時候,那口古井還是沒有保存下來,被壓在大廈之下。
這就是北新橋名字的由來,以及鎖龍井的傳說。據(jù)說關于北新橋故事的版本有很多,有朋友們聽過這個傳說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