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一個十分有爭議的人,喜歡的人愛他的雄才偉略,不喜歡的人說他狼子野心。但不論后世怎么說,曹孟德自有自己的活法,他想要的不過是完成心中所愿,為達到這一目的,他或奸邪、或狠辣、或不擇手段,一顆雄心壯心伴了他一生。哪怕到了老年,依然不曾動搖。
加在曹操身上的標簽有很多,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曾經有人問我,如果不是生在亂世,曹操最有可能成為哪樣的人?小編不假思索地回答說:“詩人!”曹操雖是個提刀上馬的漢子,卻多才多藝,詩詞棋樂樣樣精通。他開創了建安風骨,雖存詩只有20多首,卻名篇不少,《蒿里行》,《短歌行》,《觀滄?!?/span>,《龜雖壽》都是千古名篇。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首曹操的《龜雖壽》。寫這首詩的時候,曹操已經53歲了,13年后他死于頭風病。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建安十年,曹操終于打敗了袁紹占了河北,但其子和舊部卻逃了,而后多次入塞為害。在謀士郭嘉的建議下,曹操親自率師北征,一戰告捷。勝利回師途中,曹操寫下了此詩。此時曹操已過壯年,回首起這次征途,又想到自己過去數十年的辛勞,寫下了此詩。詩的大意是:神龜雖然長壽,但生命也有盡頭;騰蛇能騰云駕霧,但也會化為塵土。老馬伏在馬廄旁,卻仍志在千里之外;壯士到了暮年,雄心依舊。人壽命的長短,不只是上天能定;好好調養,就可延年益壽。
此時的曹操雖少了《短歌行》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意氣風發,卻仍豪情不減。此詩一經問世,就成為了經典,特別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备乔Ч琶?。清代詩論家陳祚明說他:“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在曹操心里,哪怕神龜、螣蛇、和千里馬都會衰老,但他這樣的豪杰的壽命卻不一樣,他不信天、不信命、也不服老。雖然此時的曹操已患頭風病近10年,而這種病頭痛起來會讓他生不如死,他仍然樂觀地相信自己“可得永年”。
可惜,他終究沒有做到,哪怕是如他詩中所說的“養怡之?!?,他都沒有做到。身患頭風病的他,雖得華佗這樣的神醫,他卻放不下朝政,事事親力親為,不敢休息。最后還因疑心殺了華佗,終究也害了自己。
人們經常假設,如果曹操能再活20年,曹家父子能否統一天下?可惜,沒有那么多如果,斯人已逝,好在做為文學家的曹孟德,因為他的詩詞,孤傲地活在了文學長河里,至于其它,后世去評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