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了不起的才子,而且民間關(guān)于他的故事也最多,認為他是風(fēng)流才子,還有八位夫人,外加一位秋香,很多的影視劇對于這一劇情都有過講述,但是我們翻開歷史則會發(fā)現(xiàn),其實唐伯虎的一生極為悲慘,雖然他少年時代可能算得上是風(fēng)流才子,可是到了青年時代他更是卷入了當時轟動一時的科舉舞弊案,還差一點丟掉性命,妻子也離他而去,為此所有的功名被取消。這也使得他內(nèi)心悲痛不已,特別是到了晚年更是生活很落魄。所以民間那些關(guān)于他風(fēng)流的故事,完全不可信,只不過是后人的一種想象而已。
也正是由于經(jīng)歷了這些變故,唐伯虎開始變得很是消沉,也很是傷感,無心仕途,當然他也不可能再走仕途這條道路,也只能是寄情于山水,寫一寫詩,畫一兩幅畫,以此來打發(fā)時間,大概也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也令他的作品顯得同樣很是傷感,特別是他的這首《菊花》,更是令人傷感不已,整首詩描寫的很是凄美,寥寥數(shù)語,更是打動了天下無數(shù)游子的內(nèi)心。
《菊花》
明代: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
古人其實是寫過很多關(guān)于菊花的詩作,也正是由于菊花身上的那種精神,它也是與梅花、蘭花、竹子,并稱為四君子。而古人們也正是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這樣的一種精神,從而也使得他們的作品描寫的極為極為傳神,往往可能只是那么短短的幾句,便是能夠抓住菊花的神韻,更是通過對于菊花的描寫,從而表達出了自己對于菊花的喜愛,同時也讓我們看到菊花身上的那種高貴的品德。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擁有這樣的一種品德,這也就是為什么人們之所以會喜愛菊花的原因。
那說起描寫菊花最優(yōu)秀的詩人,自然是要數(shù)東晉時期的陶淵明,他寫過了很多經(jīng)典的詠菊詩,其中的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把菊花給寫絕了,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不一樣的境界,以及詩人對于菊花的喜愛。雖然唐伯虎的這首《菊花》,無法與陶淵明的詩相媲美,無論是意境,還是文學(xué)性,那都是要遜色一些,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
第一二句寫得就很是傳神,更是把菊花的外形有了一個很細膩的描寫,“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這老舊的園子旁邊的小路邊,這個時候居然長出了許多的菊花,而且這些菊花長得很是艷麗,還散發(fā)出著淡淡的幽香,但是畢竟已經(jīng)到了這個季節(jié),一夜之間那花瓣上更是落滿了白霜。在這兩句中詩人描寫的很是生動,也無比的抒情,更是把菊花描寫的出神入化。
第三四句描寫的就更加的傷感,也很是凄美,詩人也正是借用菊花來表達內(nèi)心的那種感傷之懷,“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現(xiàn)在還有多少遠方的未歸客?他們在異地他鄉(xiāng),而且無法回到故鄉(xiāng),只好是借著這籬笆看那秋風(fēng)中的菊花,以此來表達自己對于故鄉(xiāng)的思念。最后這兩句更是把天下游子內(nèi)心的那種思鄉(xiāng)之情,描寫的可謂是淋漓盡致。
唐伯虎的詩盡管并不是很多,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的名篇,而他的這首《菊花》,也正是詩人最經(jīng)典的一首詩,整首詩立意高遠,更是把游子們的對于故鄉(xiāng)的那一份思念之情,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描寫得很是深刻,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