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是在小學二年級時加入的少先隊,還是一道杠,具體負責什么工作已經記不得了。之所以會想起小時候的一段往事,源于趙雅君同學于去年送我一張小學同學的畢業照。她先是問我有沒有這張照片,我說沒有,她說那就送你一張吧。于是,她把這張保存了半個多世紀的原版照片送給了我。只是想說:“謝謝你,雅君。”
我看著這張有些斑駁的照片,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依稀記得有拍攝這張畢業照這件事兒。后來。統計要照片兒的名單時,可能是出于囊中羞澀的原因而沒有要。事后這許多年,就把這件事情徹底地忘卻了。
這是趙雅君同學送我的小學畢業照
閑暇時,我會不時地仔細端詳著這張彌足珍貴的畢業照,并陷入深深的沉思。照片兒上能清晰叫得出名字的同學有:
公方君 邊佐清 許連文 王在山 謝 輝 趙秋棟
孫守仁 李云圃 劉 龍 趙樹勛 魯守平 張教武
公方臣 依長江 孟凡昌 胡春廣 李廣福 劉全孝
李作烈 劉長全 段建國(段曉東) 蒙玉連 宗玉福
靳永波 趙雅君 徐玉香 劉長英 周小平 宋廣華
趙桂蘭 張秀榮 宗維芳 李俊華 王靜芝 萬桂榮
下面是趙雅君、劉龍同學為我提供的同學的名字,在此表示感謝。他們是:
韓玉海 韓玉清 管秀梅 惠淑香 謝克雙 楊桂珍
王秀芝 徐寶祥 管秀梅 杜 超 孫 江
上面有些同學不在照片里面,或許還有不知道名字的同學沒有參加拍照。畢竟年代過于久遠,還有幾名同學實在認不出,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不覺有些遺憾。之所以把能夠叫得出同學的名字記錄下來,也是為了一份難以忘卻的紀念。
照片兒上的老師有我們班的班主任高德志,六年四班的老師張浩然,六年一班的林老師,六年五班的梁老師。還有大隊的輔導員以及教我們音樂的一位女老師,現在已經記不得他們姓何名誰了。
畢業考中學時,有好幾個同學沒考上。至于他們后來都去了哪里,去干什么,直到現在都杳無音信。也就是說,從小學畢業到現在,一次未曾謀面。不知他們現在還好嗎?別的班級也有這種情況,沒辦法,有些同學只得去念民辦中學。
升入中學后,原來小學的班級被打亂,然后分到各個班。我們班升入中學后分到一個班的同學有:
宋廣華 李云圃 關國權 孫守仁 胡春廣還有本人,僅6人而已。
畢業照的背景是一趟平房兒,應該是老師們的辦公室。平房后面有好多的參天大樹,課間休息時,我們常常在這里玩耍。再往后是一座山,這里的老百姓都管這里叫西山,我們也常常爬到山上去玩兒。后來,華豐化工廠在這座山上,蓋了許多棟職工住宅樓。相當于西山的叫東山,這家企業也在這座山上蓋了許多的職工住宅樓。東山、西山之間的凹處,建有許多的平房兒。我們當年的母校栗子溝小學,以及許多同學的家大部分都住在這里。
上小學時,記得有一首我們經常唱的歌兒,歌名叫《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歌中唱到:“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這首歌兒由郭沫若作詞,馬思聰作曲,是一首能夠激發我們這些小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熱情的歌曲。以至于這首歌,足足影響我們的一生。可見一首好的革命歌曲,可以傳唱好幾代且經久不衰。
偶爾翻看影集時,端詳著這張年代久遠的照片。我的思緒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那個遙遠的年代,同學們那一張張既熟悉又陌生的稚嫩的面孔一一的展現在我的眼前。心想,那時我們該是多么的年輕啊,還是一副孩子的模樣。沒想到歲月匆匆,如今已經垂垂老矣。心里不免感嘆道,如果能回到從前的少年時光該有多好。
直到現在,才真正領會到當年所學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該是多么的深刻而富有人生哲理。但這種領悟,似乎太晚了一些。好在我的那些小學同學們。仍然快樂茁壯地沐浴在這個偉大的時代的陽光下,真是一件幸事。
真的好想念我的那些小學的同學們,在這里衷心的企盼著我的那些老同學們健康長壽到百年。
【作者簡介】
雷慶林, 省、市作家協會會員。1 950年生于撫順, 愛好讀書與寫作。 曾在企業任宣傳干、宣傳教育主任、機關文明辦主任、鄉鎮黨委副書記、黨校副校長 。有多篇小說、散文、詩歌、隨筆、雜文、游記等,發表于省、市、區級報刊、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