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悄悄發生著改變。過去,家里孩子多,孩子不聽話時打一頓就好了,現在,家里孩子只有一兩個,根本不舍得打。過去,家長只要保證孩子吃飽喝足穿暖就行,現在,家長追求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花好幾個月的工資給孩子的教育事業投資。
雖然現在很少有人舍得把孩子暴躁一頓,但是新時代下,對孩子施暴形式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家長覺得無所謂的話、無所謂的舉動,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打擊,這種傷害雖然是無形的,但是對孩子的傷害系數卻非常高。
鬧鬧在小區里出了名的靦腆,見到熟人不敢打招呼,別人跟他說話,他也只敢低著頭小聲的回答一句,就連家長的跟他說話,他的聲音也非常小。不難看出,鬧鬧內心是很自卑的,他的自卑跟他的媽媽有很大關系。
他的媽媽是個愛說話的,平時經常批評鬧鬧,以前見到好幾次他被批評的場景。每次他的媽媽都會用指責的語氣說:“這孩子太笨了,連句話都不會說,像極了他爸爸。”每次鬧鬧聽到這句話,都會把原本低下的頭往下面再低一些。
其實鬧鬧媽很疼愛他,但就是喜歡用這種打擊式的語氣跟孩子說話,這才讓孩子越來越自卑,覺得自己真的很笨、很沒用,因此也不敢與人交談、不敢大聲說話……其實,如果媽媽平時能多一些鼓勵的話,那鬧鬧一定也會是個活潑陽光的小男孩。
下面三種新的暴力,比讓孩子挨打還難過,家長一定要了解,別等孩子心理出問題時才后悔。
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會做的事情,畢竟忙碌了一天,回家了難免想要放松一下。而這時手機自然是最好的消遣方式,所以就會覺得,只要孩子不哭不鬧,自己玩一會手機沒什么大不了的。
其實正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才讓家長錯過了孩子想與你一次次交流的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是可以被忽視的。因此,孩子內心就會變得拒絕與外界交流。
適當的鼓勵會讓孩子增長自信,讓孩子變成一個自信陽光的孩子,但是批評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慢慢變得沒了底氣,最后變成一個自卑的孩子。
當然,生活中孩子做錯事的確需要家長的批評,但是批評也是講究說法的。適當的寬容會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千萬不要說一些“你真沒用!”“你怎么這么笨?”“這點事都做不好,你看誰誰比你聰明多了!”,這些語言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打擊人的。
孩子好性格的養成,離不了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環境,只有父母恩愛,孩子才會在這種環境下,變成一個樂觀健康的孩子。而家長吵架只會讓孩子變得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父母要盡量給孩子營造出一種,有愛的家庭氛圍,有矛盾盡量選擇溝通,就算吵架也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
愛孩子不僅要重視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千萬不要對孩子施加這幾種暴力,否則后悔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