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和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人,那么各位父母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平常是用什么態度去和孩子相處的呢?當孩子聽話時,作為父母肯定是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他,那當孩子調皮時,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父母情緒失控帶給孩子的傷害不可估量。
有這樣一位年輕小伙,工作能力尚可,但是非常不擅長與人交往,他平常老是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不主動與人接觸,除非你主動找,否則他能自己待上一整天,讓人感覺不到存在感。
當你主動與他溝通時,又發現他非常好說話,他態度誠懇,善良又熱心。可是由于在語言表達上很欠缺,不怎么會說話,不了解他的人,就不怎么喜歡和他交往,久而久之,他感覺到非常的孤獨。
這種矛盾的性格,讓人很是疑惑,究竟他怎么會長成這樣的?小伙子說,大概與他的家庭成長環境有關。
他的父親是一個脾氣非常急躁的人,小時候經常對他大吼大叫,一旦他做錯點事,就會大發雷霆。
他的母親雖然不喜歡父親這種性格,卻無法反抗父親,于是母親只好抱著他,在背地里抱怨著父親的種種行為,他從小是在父親的吼叫和母親的抱怨中長大的。
一次又一次地吼叫和一次又一次的抱怨,讓他漸漸麻木。他一方面,十分厭煩父母的這種情緒,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沾染到了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慢慢變成一個內向、焦慮、孤獨的人。他渴望解脫出來,又不知如何去做。
有些父母可能認為,自己只是一時管控不住情緒,這些事過了就過了,孩子那么小,他能知道什么呢?但是父母忘了,孩子雖然小,可他對情緒卻是最敏感的。
而且父母一次管控不住,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長此以往,孩子在這種環境里長大,慢慢只會變成跟父母一樣性格的人,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會遺傳。父母喜歡用這種方式來管教孩子,孩子長大后,也喜歡用暴力的語言來解決事情。
盡管孩子內心并不想變成這樣,但他長期在這種環境里長大,他也無法控制自己,這就是家庭環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語言也是一種暴力,并且這種暴力會影響到孩子的精神層面,孩子固然要接受家長的教育,但是家長也不要用這種發泄式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父母之所以想對孩子大吼大叫,除去孩子本身的調皮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對孩子產生不滿,但父母要明白,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即使那些你看起來,優秀的別人家的孩子,也會有叛逆的時候,而他們之所以還如此優秀,這與他們的家庭教育也分不開。
因此,父母要看到自家孩子的好,不要盲目地將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優秀的孩子進行對比,從而越發的對自家孩子不滿。
同時作為一個成年人,父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不是父母的發泄機器。他們是人,他們有思想,父母要懂得反思,從自己身上找出自己為什么會發脾氣的原因,而不是把這些發脾氣的原因,通通歸咎到孩子身上。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情緒的穩定,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只有平和有愛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又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