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大多數的家庭中,帶孩子的人主要是媽媽,她是育兒的主力軍,負責照顧好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爸爸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他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大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形容自己的孩子,“被窩里耍拳頭”,也就是說這孩子在家里跟個小霸王一樣,愛撒潑不聽話,吃飯也挑著挑那。但是一出了門,到了外邊立馬就變成個乖小孩了,就連老師也在家長群中不停地夸獎他,說他懂事聽話。
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們就束手無策了,在學校里表現那么好,回來之后怎么就成了滿地打滾的一個不講理的小孩了呢?其實這都是跟家里的爸爸有了分不開的聯系。
孩子到這個世界上,就像一張白紙一樣,懵懵懂懂的開始探索,而家長不外乎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了。開始教他說話,教他做人的道理,家長教得如何,從孩子身上就能夠體現出來。精心去作畫的,自然就是非常美麗漂亮的一幅圖畫,因為家長自身的原因,隨意的涂鴉上去,那么這張白紙自然就是亂糟糟的一團了。所以不要抱怨孩子是個窩里橫,要從你身上找找原因,沒準爸爸就是一個“窩里橫外面慫”的人。
這樣性格的孩子,他們的未來注定也不會有多么輝煌,家長們要審視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這三類爸爸。
一、說話不靠譜兒,滿嘴跑火車
老人們經常形容那些肚子里沒有多少墨水的人,說他們是“一瓶不滿半瓶晃悠”,而這些人正是因為自己沒有多少知識,怕別人笑話,所以喜歡說大話,夸大其詞來掩蓋自己內心的弱點。
我們經常會看到在酒桌上面那些滿嘴跑火車的人,他們每天吹噓自己多么了不起,自己多有能耐,而家里如果有了這樣的爸爸,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不是說龍生龍鳳生鳳嗎?這樣的爸爸教出來的孩子自然也是滿嘴大話。
說了大話,說了謊,肯定就怕被別人戳穿,那就需要用一百個謊言來圓這一個謊,這樣的人在家里非常硬氣,說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到了外面之后,自己也知道謊言終究是要被戳穿的,就會變得唯唯諾諾。
孩子從小就是這種性格,長大后在事業上也會很難有成就。
二、爸爸沒有參與到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在網絡上聽到很熟悉的一個詞,那就是喪偶式育兒。這個詞說的其實就是家里的爸爸,在孩子出生之后他們就做了甩手大爺,每天只顧在外面拼搏掙錢,從來不管家里的事,更不管孩子的成長和教育。
這樣一來,孩子缺失了爸爸的愛,他也缺乏安全感,長大后做起事來畏手畏腳的,很是沒有底氣。即便有一個好的機遇放在面前,也很難伸手去抓住,自然就會與成功失之交臂。
三、爸爸虛榮心很強,愛攀比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同之處,而爸爸們有的工作能力強,有的就沒有本事了。但是作為男人,他們的虛榮心很強,進而自尊心也有些扭曲,尤其害怕自己不如意的生活讓別人小看。因此在為人處事上可能就會打腫臉充胖子,為了滿足自己的那點虛榮心,會讓家里債臺高壘。
可能在小時候,孩子會覺得沒有關系,但是隨著自己慢慢長大,走上了社會,發現爸爸說的那些美好離自己很遠,這樣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自卑,也就成為了一個典型的窩里橫外面慫的人。
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實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出來的是家長的所作所為。作為爸爸媽媽,當孩子出現了某些問題時,不要著急去責備他,也不要著急去糾正。首先應該在自身方面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在性格方面有些缺陷,是不是在教育的方法上不得力,找到問題再去對癥下藥,先改變自己,再來改變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