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020年的生育報告,一張表走勢急劇下降。近些年每年生育意愿都在大幅度下降,人口老齡化也加劇到來,我們都知道,人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原動力和重要元素,那么人口的減少勢必敲響了警鐘。
19年的人口新生率據統計下降到1465萬,65歲以上人口占比12.6%,2018年新生兒統計1523,對比17年又下降200萬,二胎雖然開放了,卻讓很多70、80、90的人犯難,生的氣養不起的聲音越來越多。
其實有許多專業人士在不同場合呼吁,應該立即開放并且鼓勵生育,讓更多人從想生,到敢生。
一、生育政策演變,從個人到大環境,從鼓勵到嚴控再到政策放松。這些年不斷的在變化,限制生育的時候,人工流產,節育環方法多樣,使得許多被計劃的那批人現在不得不面臨著老無所依,獨生子女結合獨生子女的家庭難以奉養四位老人。14年以后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
二、生育的變化,為什么使得生育率走上低迷,放開二胎生育為什么反而大幅度下滑?
育齡婦女也在急劇下滑,當出生人口仍然處于極速下滑的時候,照此下去,再有10年,人口將降至1100萬。
三、生育率低,勞動力跟不上,老齡化嚴重,人口紅利消失,這些在日本正在悄然地發生,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我們也會經歷。
從人口總數來看,人口已經突破了14億,但也將迎來負增長,全國人口普查正在進行中。
為什么不生?有一位家長幽默說了這樣一段話:“生不生孩子,最關鍵的是養不養得起孩子,國家把養得起,生得起解決了,誰他媽的愿意戴套啊。”
晚婚晚育、不孕不育,以及過早的性行為懷孕后手術導致女性身體損傷,都是降低生育率的因素。
另一個因素,現在人都是唯我主義,不再將就,更不會遷就,在年輕人的領域,離婚對于他們來說,是比結婚更要值得慶祝的事,經過了愛情,經過了婚姻,經過了彼此的適應,許多人還是沒能熬過七年之癢,有許多婚內女性更是放飛自我,俞敏洪在某教育論壇上發表了“女性墮落導致整個中國墮落”這不得不讓人深思。在呼吁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是不是更得反思一下?事情過了這么多年,在回看俞敏洪老師的那段話,難道真的說錯了嗎?
在我國未富先老問題突出,日美韓老年人口比重達12.6%時人均GDP均在2.4萬美元以上,而中國僅1萬美元。所以生不生孩子其實對于想生的家庭,養得起是必然的,只是養育的質量不同,
全面開放生育,把生育的選擇權重回家庭。生幾個孩子,和生不生孩子,由每個家庭自己決定,鼓勵實施補貼計劃,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懷孕保健以及到18歲前的教育體系問題。解決不敢生家庭的憂慮,讓更多人敢生,并且能把孩子有時間養好。
今日話題:如果養得起,你愿意再多生一個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