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散文選刊》原創版線上平臺:初語閱讀
初語閱讀——西散原創高端平臺
初語閱讀——中國原創精品散文基地
初語排行榜——中國原創精品散文風向標
多情的春陽灑在藍色的稅服上,也灑向我依然挺拔的身姿,故土的每一寸土地都與我血脈相依。
春暖花開的時節,人們的心情與天氣,相互熨帖,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時節。
不歷冬寒,無以知春暖。口罩遮擋不住春天。疫情過去的四月,那天,小酒微醺,我和朋友走在小城固始燈火輝煌的大街上,一起共享人間安好。唯愿四周和美,共同迎接春天。
從小,我就有個夢想,能與父親一樣,當個收稅人。生活就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生存的方式,幸福就是選擇一個自己喜歡、向往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屬于自己的人生。通往成長的道路,因布滿荊棘而銘心刻骨;實現夢想的征程,因艱苦卓絕而蕩氣回腸。
每一個微小的夢想都值得追逐。追求夢想和希望的你我,才是生命該有的模樣。
我是幸運的,那年脫下軍裝退伍回鄉后子承父業,成為家鄉一名收稅人。我是自豪的,共和國浩瀚的藍色海洋中有我一滴。
稅之初開啟的人生之旅,就是我一生的珍藏和最深刻的印痕。
從稅路上,走著走著日子就發芽了,在泥土里舒展夢想的曲線。
像小草歌唱大地一樣,我愿為稅而歌。在現實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不能再去唱歌、跳舞,不過可以選擇一個宜人的天氣,邀上好友一起去爬高登山。在更高處,看白云飄飄,群鳥飛過。站在那里,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
因此,我們追求的人生和境界,就如同登山。站多高,就能望多遠。
憑著血液里流淌的對家鄉故園、對稅收事業的熱愛,我像大多數基層稅務人員一樣,多年堅守在稅收工作的前沿陣地,牢記“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神圣使命,譜寫屬于自己的傳奇,把生命演繹得那樣充實生動,面對納稅人贊許的目光,展現生命的精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是很難的,道德品行學問都需要個人不斷地修行提高。只有充滿激情的人生,才能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堅守意氣風發的生存方式,煥發絢麗的生命色彩,擁有別樣的精彩人生。
日歷不停地翻,仿佛就在昨天,走過的日子,有成功、有失敗、有教訓、也有經驗。同時也看到了身邊很多人在社會大舞臺上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有堅強、有無私、亦有卑鄙,甜酸苦辣一切都已成為過往,依舊對生命充滿了敬畏。
在我成長的經歷中,感慨最深的是,人生總會有磨難,我們要學會承受生活的考驗。人生也會有不同的轉變,而我們要學會的是承擔。四季的輪回流轉,交替著繁華與落幕的變遷。有位哲人說過:“生活是痛苦的,但我們不能痛苦地活著,因為活著本身就是幸福。”尤其經歷過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的我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我們需要停下來拷問一下自己,我們正在追求怎樣的生活?
珍惜生命的不易。這些,我們必須懂。
倥傯的歲月,我們的青春,都在燦爛的怒放中奔向永恒的終點。我常常告誡自己要面對現實,因為現實永遠需要凝望和傾聽,就像夢想永遠是生活的延續。作為大別山區一名收稅人,無悔的選擇與生命同在,把忠誠大寫在藍天白云之上,用一腔熱情去描繪未來,藍色如歌的歲月充滿期望。
生命中,總有一些人的命途軌跡與你我有或長或短的交集,每個人都存在于另一些人的生命圈中,這一個個圈形成的交集,也許就是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生命里無論有多少遺憾,放下就會輕松。歲月中不管有多少波折,盡力就應無悔。
心中有信仰,腳下就有力量。每一次引領時代的進步,都扮靚了稅務人的容顏。歲月匆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些問題已尖銳地擺在我們面前,逼我們思考,考驗我們的智慧。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在于解讀,而在于探索;不在于贊美,而在于辨析;不在于高歌過去的輝煌,而在于撥開通向未來的迷霧。惟其如此,才能在人生路上收獲累累碩果。
日子不斷重復著,往往來不及細細品味,生命的年輪早已刻上眉頭。進退榮辱并不重要,只因為我們有了太多的期盼,向生命的輝煌燦爛挺進。遠處仿佛游移不定的一點亮光,在誘惑著我們,無數向往美好的生命為之著迷,不停地追逐著,這是活著的原動力。
記得來年,聽花開的聲音。我始終堅信,在人生的道路上,盡管有風有雨有苦有淚,但也有甜有喜有樂,還有那一疊疊榮譽證書。這是對我們成績的認同,也是我們的人生夢想。
時光易老,沒有哪一雙手可以握住時間。年華在日復一日中流去,那些甜蜜與歡笑在不經意間綻放,生命之河里蕩漾起波瀾,其實不過是池塘里的漣漪。生命的平凡就在這平凡的歲月之中。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人生才彰顯價值。
邁入新時代,中國稅制改革日趨完善,主要圍繞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納稅服務、打造綠色稅制等方面展開。工作中常回頭望望,可以少做錯事,多辦好事;生活中常回頭望望,可以不忘本,不迷亂,不落伍,始終以平和心態笑對稅務人生之境。常回望過去,對自己也是一種警示,征稅的路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當初出發的理由。
一片綠葉,就是一個靈動的詞根;一聲烏啼,就是歲月深處的低吟淺唱。人生的驛站總會把沿途風景珍藏。
那些年,那些成長,那些懂得,那些愛,那些溫暖和笑容,在心底沉淀出一片海。有人說,心是情感的載體,醞釀著愛,也分泌著恨。愛是心的補品,恨是心的毒劑——心受之于愛的滋養,就會繁衍出更多的愛;心受之于恨的浸泡,不但會中毒沉淪,而且也會霉變成毒品,侵蝕自己。
這是庚子年乍暖還寒的春節,14億人都靜悄悄地待在家里,在疫情背景下,大多數人開始對生命、時代、人生做出重新思考。
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的思緒伴著纏綿的雨絲,回想從前。
人生如書,念念不忘。歲月如畫,幅幅珍藏。人只有一生,不可錯失最重要的風景、最重要的事物,不能留下遺憾。所以,有些人,有些事,今生今世也不能也不應忘記。
回首往事,不知如血的夕陽是否能留住短暫的一瞬,但曾經的輝煌可以成為永恒。稅收追隨著時代的腳步,幸福著時代的幸福,她像一位慈祥的母親,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追尋的幸福。心跳、氣息、血流和脈動,生生不息。
快樂很簡單,睜開眼睛,天就亮了,走出屋外,就可以聞到花香。苦也好,累也好,在平凡的收稅日子里,千萬別忘了給自己一個微笑,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有花,有樹,有你,還有書。沒有什么比讀書更讓我走進世俗,也沒有什么比讀書更讓我遠離塵囂。你若問我平時喜歡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讀書,那里面沉淀一份遺世獨立的心,從生命深處流出來的無限美好。
漸行漸遠的故鄉,時常讓我懷念。那里有太多的兒時記憶。只是,時光荏苒,已經回不到從前。年歲漸長,慢慢感受,家是游子心中永遠的牽掛,是那個讓人安然入睡的港灣,有家才有溫暖。我們的幸福家園就在這里。驀然回首,才驚覺浮華半生已過。
爭取必然,順其自然。我們身邊常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計得失,胸懷他人,為何而來?我一時找不到確切的源頭。清明節前夕,我在家鄉小鎮上遇到一位在南方當老板的朋友,疫情關鍵時期,他為家鄉捐贈價值幾十萬元的防疫物品。他說:非常時期,就想為家鄉做點小事。看著他憨憨的臉,恍然間我發現他的大愛與善良,其實是對根的報答。我們都走了那么長的路,看過那么遠的風景,見過那么多的人,現在竟像一片樹葉很自然地想要擁抱我們的根。大抵是因為,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曾經對故鄉都那么熱烈地愛過。
所有的一切都充滿著十足的成就感,在他的眼中,我讀出希望與喜悅。
春風習習,春意濃濃,暖意滿懷。春天真的很美好,不再那么冷酷,不再那么凌厲,不再那么荒禿,不再那么蕭瑟,而是溫和得像母親,敦厚得像父親,慈祥得像祖父祖母,活潑得像少男少女。
沒有崎嶇不叫攀登,沒有煩惱不叫人生。用堅定的步伐,在現實中行走。銘記每時每刻的感動,靜賞每天的風景。稅月留香,重拾起了心底最純凈美好的思緒。無論走到哪里,一旦打開時光的閘門,總會有許多與你相連的記憶涌出,與你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相伴在每一個風輕云淡的日子。
我們是一群自帶山河的固始稅務人。不需眾聲喧嘩,不必取悅俗世的媚笑,讓生命在堅守初心中熠熠生輝。
倏忽之間,參加稅務工作已逾20年。躋身于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人人都生怕落伍,被現代物質生活牽引著飛奔。
沐浴著朝陽,行走在豫南家鄉,街巷干凈整潔,井然有序,來來往往的人們透露著葵花般的笑容。人居環境變好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增強了,而這正得益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還造福于民的稅收之美。人心的沃土,和大地的沃土一樣,迎著春暖,沐著春雨,也需要開墾,需要澆灌,需要播種,唯有如此,才能勃發情感的萬紫千紅。
所以我的心情非常好,正如“那天正午的陽光很暖”一樣。當苦澀的生活都變成了我們內心的事物,生活就是溫暖的。
在這個最美的時代,最美的季節,用最美的歌聲,贊美我們最偉大的祖國。今生與稅結緣,那是我在有限的生命里遇見的無限美好。那份興奮與快樂,在我心頭久久回蕩。
一個人的旅途乏味,向窗外望,一種草木的清香氣息,在鼻翼里自然生長。所有的過往,都會開出一朵花。在時光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在肆意彌漫。
歲月只是靜靜夾在自己情感和生命中的一枚書簽。熱烈期盼著在這個春天,所有人都能摘下口罩,笑靨如花。
言不盡,此流年。我要感謝歲月的饋贈,讓我在今后的從稅之路上永懷一顆靜默、敬畏之心。讓不變的藍色情懷,在汩汩流淌的歲月深處豐盈。
作者簡介:李永海,河南固始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學會理事。作品散見于《中國作家》《青年文學》《解放軍文藝》《散文百家》《散文選刊》《小說選刊》《奔流》《大觀》《鴨綠江》等,部分作品獲獎并被轉載。出版《真情有約》《輕描淡寫》《借我一雙慧眼》《落花共撐一把傘》《眷戀》等。曾任河南省固始縣作家協會副主席。《讀者》《散文選刊(原創版)》《大觀》《中華文學》以及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