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種不用語言就能理解的東西:音樂,美術和食物——《我叫金三順》
月光把天空照亮,灑下一片光芒點綴海洋,漫天星海瀚無垠,唯有藝術醉人心。
郎朗,作為中國最著名的鋼琴家,用三十年時間登上了鋼琴界國人從未涉足的高度。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郎朗再度攜結婚一年有余的妻子吉娜出現在國人眼前。
在吃瓜群眾的圍觀之下,許多言論也甚囂塵上,甚至曾有某些無良自媒體拋出了“郎朗配不上吉娜”的觀點。
這讓人不禁想問一句:如果郎朗不配,那您配嗎?
1982年,郎朗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的一戶中產家庭。
父親郎國任曾在部隊文工團從事演藝工作,母親周秀蘭則在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負責機房的維修和轉接。
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著知識與藝術的氛圍中,郎朗從小就接觸到了音樂。
和許多藝術造詣非常高的大家一樣,郎朗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對音樂的敏感。
在他兩歲半的時候,就被《貓和老鼠》中湯姆所演奏的《匈牙利二號狂想曲》吸引,并無師自通地用家中的鋼琴將該曲的大部分旋律彈了出來。
看到此情此景的郎父非常震驚,也的確,換做是誰的家長,見到自家孩子對某一方面這么有天賦,肯定都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
郎父馬上就做了個決定,聯系了沈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讓兒子跟隨她學習鋼琴演奏。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7年,郎朗在東三省少年兒童鋼琴比賽中斬獲第一名,并在比賽后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
兩年后,郎朗參加首屆沈陽少兒鋼琴大賽,再度奪冠,此時的郎朗,儼然成為中國北方新興的一顆鋼琴童星。
1989年,郎朗順利考取位于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鋼琴科。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郎父已經辭職,和兒子一起前往北京,全身心的陪在兒子身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
而郎朗的母親,不僅要忍受與兒子丈夫的分別之苦,全家的經濟重擔也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從北京到沈陽,跨越七百公里的思念,一晃就是八年時間。
然而,北京不比沈陽,在這皇城根上高手云集人才輩出。
郎朗在北京遇到的第一位老師,就似乎總帶著有色眼鏡看他,甚至公開說郎朗是“土豆的腦袋,武士道精神,打砸搶的風格。”
那些日子,郎朗沒日沒夜的練琴,努力想要獲得老師的認可,可到最后總是受到一頓責罵。
這樣的時光持續了約半年之久,就在郎朗真的快心灰意冷的時候,他碰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之一——趙屏國教授。
不似那些只知道照本宣科的人,趙屏國敏銳的發現了郎朗是一個極具鋼琴天賦的兒童。
在他的悉心指導和關注下,1993年郎朗參加第五屆“星海杯”全國少年兒童鋼琴大賽,獲得專業二組第一名。
一年后,郎朗自費參加德國艾特靈根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獲得甲組冠軍的杰出成就獎。
或許,當時的郎朗并不清楚,這里將是他未來二十年走出國門,在世界樂壇展翅高飛的起點。
有句老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個人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幾乎都希望登上一個更高、更寬廣的平臺施展抱負。
而社會也樂于見得這種新鮮血液的加入。
1996年,郎朗應邀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并在開幕式上被指定為鋼琴獨奏。
那一年,郎朗十四歲。
三年后,郎朗考取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師從美籍俄裔音樂大師:加里·格拉曼夫。
同樣,也是在格拉曼夫的引薦下,郎朗通過甄考,和著名音樂公司——IMG演出經紀公司簽約,從此走向了職業鋼琴演奏家的道路。
至此,郎朗的求學經歷暫時告一段落。
我們從中能看到一個天才少年的成長,有過失敗,有過氣餒,但最終都化為登上更高階梯的墊腳石。
而在郎朗自傳《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中對學生時代的回憶,也毫不例外地以汗水和付出為主,一言以蔽之:
不怕人不聰明,就怕那些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
2001年,從象牙之塔學成歸來的郎朗正式踏入演藝圈,而當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百年慶典則成了郎朗的職業首秀。
當宛轉悠揚的古典音樂在人大會場舉行時,國內外的所有與會人員都不得不承認,新一代的演藝大師,正在冉冉升起。
郎朗的音樂水平到底有多厲害?
作為非音樂專業的我們無法直接評判,但從世界各國對郎朗的超規格待遇中,我們則可見一斑。
以2012年為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鉆石慶典,唯一邀請的古典音樂演奏家是郎朗;
同年,維也納金色大廳建成200周年,官方準備了充足的資金邀請世界各國頂尖音樂家共聚一堂,但卻因郎朗經紀人開出的出場費過高而無法邀請,最后竟然是由德國政府出錢,和慕尼黑愛樂合作出了一場音樂會。
就是在這種打奧地利政府官方臉的情況下,當年金廳200周年的紀念刊,官方仍然求著郎朗作為封面人物。
據外網數據統計,凡是有古典音樂市場的地方,無論歐洲還是美國,郎朗的票房收入在該地永遠是第一,并且是二三四五等名之合。
迄今為止,世界音樂史上還沒有哪一個人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郎朗說第二,沒有人說第一。
當時的郎朗是世界公認的音樂天才,然而,許多人認為郎朗在感情方面,卻不怎么開竅。
2019年6月2日,37歲的“大齡剩男”郎朗終于在法國凡爾賽宮正式舉辦婚禮,迎娶同為鋼琴演奏家的德國美女:吉娜·愛麗絲。
吉娜何許人也?和郎朗一樣,吉娜也是從小練琴,并且音樂天賦極高的天才兒童。
她雖然沒有郎朗那么厲害,但也從四歲開始練琴,八歲就第一次在公共場合個人獨奏人物。
2017年,吉娜在德國魯爾鋼琴音樂節上舉辦了個人獨奏會;
2019年環球電影電影《冰雪奇緣2》的中文推廣曲《回憶之河》也是由吉娜進行演唱的。
等等,不是說吉娜是德國人嗎?怎么會唱中文歌的?
事實上,吉娜雖然是德國人,但她精通英語、德語、漢語、法語、韓語五種語言,儼然也是一個語言上的小天才。
而這,便成了她和郎朗相識的契機。
德國作為世界舉辦音樂節最多的國家之一,每年都匯聚了大批頂尖的音樂人,郎朗自然也不會缺席。
在一次的音樂會上,郎朗結識了二十歲出頭的吉娜,由于沒有語言障礙,兩人聊得十分投機,最終走到了一起。
因此,吉娜不僅是郎朗愛情上的伴侶,更是事業上的知音,如此天造地設的一對,怎能讓人不祝福呢?
所以,無論有多少人暗地中傷郎朗,都無法影響到他作為世界級音樂人的偉大。
而我們也相信,郎朗夫婦在事業和愛情上一定會走得更遠,更長久。
最后,用魯迅的一句話奉勸那些陰陽怪氣的人:
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而再完美的蒼蠅,也不過是蒼蠅罷了。
作者:金陵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