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平湖霜滿天
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望相護
只羨鴛鴦不羨仙
這是出自香港經典電影《倩女幽魂》中一個片段的詩詞,在電影中女鬼聶小倩題了前三句,書生寧采臣接了第四句,就此引發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凄美愛情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系列是由香港著名導演程小東執導,張國榮、王祖賢、午馬 、劉兆銘、張學友、劉洵、梁朝偉等主演的一部古裝奇幻愛情故事電影;這部伴隨了一代人成長的經典電影,無論何時回憶都讓人備受感動。電影改自《聊齋志異》中的《聶小倩》,以全新的技術、手法包裝,并搭配動人的故事情節和感傷的音樂,成為華人電影史上的經典巨作。以下將同時介紹《倩女幽魂三部曲》,并從劇情、角色、音樂、啟示與感想這五大面向來闡述。
電影《倩女幽魂》系列海報
月照輕紗風靈波,塵埃落定花無果
在古代,書生寧采臣(張國榮 飾)為了收帳,獨自一人來到郭北縣,不料命中犯水的他,卻因帳本浸水導致帳單模糊不全。收帳不成的寧采臣,因身無分文只得夜宿鬼寺蘭若寺。在那里他遇到遠離塵世的俠士燕赤霞(午馬 飾)以及他一生的摯愛─聶小倩(王祖賢 飾)。與小倩初次邂逅時,寧采臣便對她一見鐘情,而他的溫柔也讓小倩對他青睞有加;不過,其實小倩是被樹妖姥姥(劉兆銘 飾)控制的鬼魂,她之所以會接觸寧采臣,是為了幫姥姥吸取精壯男子的陽氣。
哥哥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
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
不過,寧采臣不知道的是,他與小倩真正的差距并非身份地位,而是─人鬼殊途。這個真相直到燕赤霞拎著他來到小倩的墓前,寧采臣才明白原來自己愛上的是個女鬼。藝高人膽大的燕赤霞,口念法咒、手持寶劍,一身正氣浩然,連姥姥這千年樹妖也要退避三分。一番苦戰之后,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后,天際也即將破曉,人鬼殊途的兩人終究只能含淚分離。
電影《倩女幽魂》張國榮、王祖賢劇照
對我來說,《倩女幽魂》可以說是三部曲中,經典中的經典,最終寧采臣和聶小倩只能“月照輕紗風靈波,塵埃落定花無果”,這段人鬼戀情還是無疾而終。劇情除了加入冒險與音樂的元素外,角色的特質也十分鮮明,更別說故事所富含的深意。如姥姥與小倩就象征著老鴇與妓女,小倩悲慘的身世與作鬼都無法解脫的無奈,表現當時世道的不公與殘忍;寧采臣與小倩的愛情,顯現岀非我族類的鬼魂,竟比人類更加可親的諷刺感;至于燕赤霞的幫助,則闡述邪不勝正的正向意味;這部電影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角色帶給觀眾深刻的感動,使之難以忘懷。
電影《倩女幽魂》張國榮、王祖賢劇照
娥眉秋恨滿三霜,夢馀荒塚照斜陽
安葬完小倩后,寧采臣與燕赤霞分道揚鑣。燕赤霞回蘭若寺遠離紅塵,寧采臣則回到世間。在那個時代,奸殺擄人之事隨處可見,誤入黑店的寧采臣,雖僥倖不死,但卻被捕快誤抓入獄。就在他即將命喪黃泉時,同牢房里的牢友救了他一命,這名牢友原是名士諸葛臥龍(谷峰 飾),他看寧采臣心地善良,于心不忍便安排密道使其脫身。逃出獄后的寧采臣,因緣際會下騎走昆侖派青年道士知秋一葉(張學友 飾)的馬,而后出現一伙白衣鬼魂,就在打斗中寧采臣無意間摘掉一名鬼魂面具,沒想到面具下的面容,竟與昔日戀人小倩一模一樣,與小倩有著相同面容的女子,名喚傅青風(王祖賢 飾),一樁恐怖喜劇也由此開始。
電影《倩女幽魂》第二集畫面
如果說《倩女幽魂》是經典中的經典,那第二集則可說是“娥眉秋恨滿三霜,夢馀荒塚照斜陽”經典的延續。第二集不但繼承上集的故事觀,且還加入了搞笑的元素,尤其是寧采臣、知秋、巨尸一起玩定身咒的場景,真是讓人爆笑不已;電影中知秋那哭笑不得的定身模樣,可說是本集的經典之處,劇中驚悚刺激的橋段無疑是延續第一集寧采臣與干尸躲貓貓的題材,只不過第二集加入不少笑料,讓劇情更加生動逗趣,讓觀眾們在緊張中帶著刺激并會心一笑。
電影《倩女幽魂》張國榮、王祖賢劇照
今生無悔今生錯,醉夢過客居蘭若
滾滾黃沙中,一對白色的身影逆風而行。為首的老和尚步伐穩健、緩而堅定;后頭的是個小和尚毛毛躁躁、東倒西歪。這兩人乃白云大師(劉洵 飾)和他的弟子十方(梁朝偉 飾),他們為護送金佛去大國寺路過郭北縣,路途巧遇痞子道士燕赤霞(張學友 飾),之后則因燕赤霞的關系,使師徒倆夜宿蘭若寺。白云大師乃得道高僧,他不只佛法精深,還練有法眼與順風耳,可惜與姥姥相比,白云大師仍略遜一籌;就在他外出降妖時,姥姥指派旗下的女鬼小卓(王祖賢 飾)前去勾引十方......
梁朝偉飾演的十方
劉洵飾演的白云大師
張學友飾演的燕赤霞
王祖賢飾演的小卓
身為《倩女幽魂》第三集,在時間點上安排于第一集的一百年后。有趣的是,盡管與第一集有百年之遙,但故事無論是在劇情、場景甚至是角色上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最明顯的就是“今生無悔今生錯,醉夢過客居蘭若”的蘭若寺,在經過第二集的沉寂后,蘭若寺又成為第三集的主軸;除了場景外,劇情中不難看出有許多第一集的影子,如重新復出的姥姥與受人操縱的小卓,混亂的世道和強橫的盜匪,以及最后邪不勝正的意念,第三集在各方面都頗有向第一集致敬之意。
電影《倩女幽魂》第三集劇照
不過,第三集并非一味的模彷第一集,事實上第三集可說是集《倩女幽魂》系列之大成。第三集保留了前兩部作品的精華之處,如冒險戰斗、價值觀感、詼諧笑料……等成功要素,并改變主核心的愛情部分,加入嶄新的元素;其中最顯著的無非是小卓這個角色,縱然小卓也是由王祖賢所飾演,可在氣質、神韻上都與前二部女主角有所不同,第三集以去蕪存青的方式,讓原本存在的經典不失其味,又能帶給觀眾們全新的感動。
電影《倩女幽魂》梁朝偉、王祖賢劇照
文采彬彬、風度翩翩—寧采臣(張國榮 飾)
文采彬彬、風度翩翩的寧采臣,只有張國榮才能詮釋而出;對七零八零年代的人來說,若談到寧采臣,那大部分的人應該會直接聯想到張國榮吧。不得不說《倩女幽魂》之所以會成功,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的確功不可沒,他不只活靈活現的詮釋出《聊齋志異》里的文弱書生,更賦予此角色新的生命。對我來說,寧采臣一直是個文質彬彬,瀟灑又深情的英俊男子,畢竟視頻網站上播放的部分片段,大多是他深情款款的模樣,而這個刻板印象,直到重看一次《倩女幽魂》后才被打破。
文采彬彬、風度翩翩的張國榮
還有就是寧采臣的行事風格。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寧采臣是個典型的文弱書生,從他與小倩初次見面時連要抱小倩起身的力氣都沒有,就可看出寧采臣有多么文弱;除了力氣薄弱外,寧采臣也不怎么聰明,在那險惡的世道中,如何明哲保身乃當務之急,可寧采臣卻連一點察言觀色的本領都沒有;若是小倩并非“好鬼”,那好傻好天真的寧采臣可能要到黃泉才知道自己被鬼騙了吧。
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
如此說來,寧采臣豈非半點優點也無,這倒也未必,不如說寧采臣天真爛漫的性格是缺點也是優點。單純樸實的他既不做作,也不虛偽;小倩之所以會對他動了心,此性格乃最大的因素之一;而在與小倩的愛情中,寧采臣也逐漸成長起來,最明顯的就是膽小懦弱的他為了救小倩即便是陰曹地府,也義無反顧的前往。這個特質在第二集中尤其顯著,當時遭尸毒附體的青風,其容貌丑陋無比,面對宛如腐尸的面容,寧采臣仍是奮勇向前以口傳氣。
文人書生寧采臣
軟弱無力的寧采臣,之所以能奮不顧身的闖入危境,靠的就是他對小倩的愛。這份愛、這份執著讓他如飛蛾撲火般不停前往,就算是刀山火海也難以撼動。“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這首詩、這幅畫是兩人的定情之物,寧采臣對這幅畫的注重也表達他對小倩的情感;最后寧采臣與傅青風一同離去的身影,是美好也是遺憾,但更多的是無盡的感動。
電影《倩女幽魂》張國榮、王祖賢畫面劇照
王祖賢過后再無聶小倩
若有人問說《倩女幽魂》這三部曲中,最大的特色為何?那我一定理所當然的回答“王祖賢”這個名字,當然,這個答案也包括她的演技在內,不過最大的原因,還是在于王祖賢連續飾演三部女主角的關系。這三位女主角分別是聶小倩、傅青風、小卓;有意思的是,即使三位女角都有同樣的外貌,但在故事里她們卻非同一人,其中一位更與前兩位相差百年的距離。王祖賢厲害的是,她能以不同的姿態來詮釋這三位女角,讓她們能展現各自的風采意境。
王祖賢過后再無聶小倩
紅唇半月柔情深,黛眉濃眼神出群—聶小倩(王祖賢 飾)
首先來談聶小倩,身為倩女幽魂第一部女主角的聶小倩,其身世十分悽涼,出身官宦之家的她本應享受著榮華富貴、衣食無缺,不料竟被奸人所害而命喪黃泉。之后,其父將她的尸骨暫時埋在一棵老樹下,沒想到此樹乃千年樹妖姥姥,更沒想到小倩的父親也步上她的后塵。從此以后,小倩就被姥姥控制著尸骨,替她勾引男人吸取陽氣;姥姥則徹底利用小倩,等她沒價值時,再將她許配給黑山老妖,徹底壓榨小倩的一切。
王祖賢過后再無聶小倩
與寧采臣相遇的小倩,真的是十分幸運。雖然寧采臣曾因小倩鬼的身份而懼怕,可他對小倩的感情,卻勝過人鬼的恐懼,也就是說,小倩對寧采臣的真心,寧采臣也給予同等的回報。擁有兩情相悅的愛情,可說是上蒼賜給小倩最美好的禮物??v然無法與寧采臣長相廝守,但這一刻的美好回憶,對小倩來說已是永恒。而小倩在劇中那幽幽倩影的一顰一笑、那勾魂奪魄的嫵媚雙眸,與凄美哀愁的無奈別離,也烙印在觀眾心中,永遠不滅。
王祖賢過后再無聶小倩
亦人亦鬼、似是故人來—傅青風(王祖賢 飾)
接著來談傅青風,傅青風是第二集的女主角。她不只與小倩有著極為相似的容貌,就連身世也頗為雷同,這個因素也讓寧采臣對她起了移情作用。起初,寧采臣把傅青風誤以為小倩,無論是聲音、面貌,甚至是身世,寧采臣都在傅青風身上看到小倩的影子。不過傅青風畢竟不是小倩,她們一個是人、一個是鬼,不管是武功還是氣質傅青風都比小倩來的強勢許多。而她們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感情的抉擇上,傅青風擁有小倩所沒有的選擇權。
王祖賢飾演的傅青風
古靈精怪、俏皮可愛—小卓(王祖賢 飾)
最后來談第三集的女主角小卓。如果說小倩是過眼即逝的曇花,傅青風是朝陽升起的曙光,那小卓就是個俏皮可愛的小燕子,盡管在意境上有些落差,但是小卓也成功營造岀全新的倩女幽魂。在個性上,小卓與前兩部女主角截然不同,她有著古靈精怪的個性和愛惡作劇的性格,初次與十方碰面就騙的十方暈頭轉向。在個性上,小卓也非常強勢,不管是勾引男人還是制服十方,或是與同伴小蝶(利智 飾)爭斗時,都能看到兇狠的一面。
利智飾演的小蝶和王祖賢飾演的小卓
事實上,她與十方之間友情更甚于愛情;所以在劇中便沒有那么強烈的哀愁感,反倒多了不少搞笑的場景;而在身世上,小卓的命運比起小倩也是不惶多讓,幸虧最后有十方等人的幫助,方能順利解脫。綜觀來看小倩、青風、小卓等三人都代表著不同的面向與意義,但相同的是,她們都有一個幸福的結局。
王祖賢飾演的小卓
率真自然、放蕩不羈—燕赤霞(午馬 飾)
身為《倩女幽魂》第一配角的燕赤霞,不僅是個外貌粗獷的大老粗,就連性格也十分兇悍,其粗魯的言行舉止,也讓初期的寧采臣相當畏懼。在后來的劇情中,燕赤霞也表現岀精深的道法,對于收服魑魅魍魎之物,他可是個固中高手。究竟燕赤霞到底是什么人,他又為什么要躲在蘭若寺呢?原來,燕赤霞本來是個捕頭,而且還是個嫉惡如仇、厭惡貪官、名震關東二十六省的辣手判官??上?,因為率真正直的個性,讓他無法接受官場中的勢利和虛偽,加上那時奸臣當道,于是失望透頂的燕赤霞才決定退岀江湖。
午馬飾演率真自然、放蕩不羈的燕赤霞
燕赤霞的價值觀,象征那個世道有多么悲哀,他竟寧愿與蘭若寺的厲鬼為鄰,也不愿和世人為伍。那混亂的人世,竟可以把一個擁有滿腔熱血的好人,逼到心灰意冷、遠遁山林,可見當時的世間有多么黑暗。不過,寧采臣的出現也讓燕赤霞對世人重燃希望,燕赤霞為何會幫寧采臣,主要是因為他的善良;看著寧采臣奮不顧身的模樣,燕赤霞宛如看見當年的自己,因此就算情勢在危險,嘴上抱怨個沒完,燕赤霞仍是再踏紅塵,鏟妖除魔。
電影中午馬的劇照
第二集的尾聲中,寧采臣因傅青風的出嫁,感嘆希望的縹緲與世道的無情,這時寧采臣才明白,為何燕赤霞要避開人間,因為沒有希望,就沒有絕望。不過,“光明之中也有黑暗,黑暗之中也有光明”無論當世間再黑暗也有渺茫的希望,最后傅青風的來到,就是希望存在的證明。整體而言,燕赤霞是個極具性格的俠士,率真自然、放蕩不羈的他,有自己一套的處世原則,縱使最后孑然一身的離開人世,可他的身影卻永遠留在觀眾們的心中。
永遠的燕赤霞—午馬
叭呢叭呢吽,風火雷電霹—知秋一葉(張學友 飾)
知秋一葉是出現于第二集里頭的青年道士。出身于昆侖派后學術士的他,年紀輕輕卻是身手不凡,更可貴的是知秋還有除魔衛道的俠士精神。他與寧采臣之所以結緣,起因是寧采臣騎走他的馬;爾后為了追趕寧采臣來到正氣山莊的知秋,才會遇上巨尸以及傅青風等人,進而扯入一連串的事件當中。為了與第一集的燕赤霞有所區別,知秋在行事風格上與燕赤霞有很大的差異;盡管兩人都是道士,但在法術、口訣、武藝以及性格上都有所不同。
張學友飾演的知秋一葉
相較于燕赤霞狂放不羈、不問世事的個性,知秋顯的熱心許多,有著古道熱腸性子的他,不僅四處降妖除魔,對于傅青風這幫義士他也熱心給予幫助。除此之外,知秋和燕赤霞最大的不同,在于知秋為第二集加入搞笑的元素,像是被寧采臣衰為道人的衰運搞的雞犬不寧,還有定身咒的烏龍事件,以及知秋本身的表情和動作,都為第二集帶來不少笑點。感嘆的是,為眾人帶來不少歡樂的他,最后竟亡于普渡慈航之手,真是令人備感惋惜。
張學友飾演的知秋一葉
勢利青年—青年燕赤霞(張學友 飾)
我的武功高,價錢也高
同樣由張學友飾演的青年燕赤霞于第三集登場。不過,此霞非彼霞,這個青年燕赤霞,雖然一樣口念法咒、手持寶劍,可他非但沒有正氣凜然,反而滿口市儈,見錢眼開,其勢利的個性與前兩集的燕赤霞比,可說是相差甚遠。難道說年輕時的燕赤霞是個唯利是圖的人嗎?但是這與第一集的描述又有所岀入,更何況第三集是在第一集的百年之后,照理來說燕赤霞早已逝世,那這位青年燕赤霞,到底是誰呢?答案就留給觀眾去揣測了。
張學友飾演的青年燕赤霞
莊嚴肅穆、沉穩嚴謹—白云大師(劉洵 飾)
十方和白云這對師徒是第三集中的主要角色,他們了護送金佛去大國寺,因而踏上了旅程。有趣的是師徒倆在性格上有不少的反差,如十方總是油嘴滑舌、嘮叨抱怨滿天飛;而白云大師則是莊嚴肅穆、沉穩嚴謹。也因如此,劇中常出現十方挨罵的場面,不過白云大師念歸念,對十方仍是非常照顧,像是十方假稱病變借口,白云大師就趕緊出去化緣;還有十方被姥姥擄走時,白云大師也是立即出去救人,這些都是他疼惜十方的表現。
劉洵飾演的白云大師
愚蠢天真、嘮叨抱怨—十方(梁朝偉 飾)
相較于白云大師的優秀,十方的行徑就顯得愚蠢天真。姑且不提他為了救小卓欺騙師父、扔掉法器、破壞結界等行為,光是金佛的事,十方的行為就非常不該。為了怕師父責罵自己,他一直隱匿金佛損壞的事實,這也導致白云大師關鍵時刻要使用金佛不成,還雙眼失明的悲劇。俗話說的好:出家人不打誑語,但十方不僅謊話連連,還被小卓拐的昏頭轉向,連破好幾條戒律,也難怪白云大師會說,我這個徒弟怎么看也不像和尚。
梁朝偉飾演的十方
不過,有缺點就會有優點,十方善良淳樸的心正好彌補他的缺點,他對小卓的憐憫心,不僅救了小卓也救了自己。對于小卓,十方很清楚他們之間的鴻溝,他與小卓,一個是人、一個是鬼;一個是和尚、一個是女子,愛情在他們之間難有結果產生;而第三集的主旨也非愛情,電影的主題是以冒險打斗、趣味搞笑為主;最后十方化身金佛擊敗黑山老妖后,便帶著小卓的骨灰與師父繼續踏上旅程,電影用留白的手法讓人留下無限的遐想。
王祖賢和梁朝偉劇照
對一部電影來說,音樂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如用的巧妙,不僅能營造良好的故事情節,還能醞釀岀角色們的情感,使觀眾們更加融入劇情,體會劇中的喜、怒、哀、樂;而在《倩女幽魂三部曲》中就屬一、二集的配樂運用的最好,其中的主題曲《倩女幽魂—張國榮》、插曲《黎明不要來—葉倩文》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哥哥張國榮演唱的《倩女幽魂》
主題曲《倩女幽魂》與插曲《黎明不要來》也是為劇情量身打造而成。這兩首曲子一者象征寧采臣天真爛漫的人生道路,一者則表明小倩哀怨不舍的心思。也因為這些配樂,才讓劇情更加栩栩如生,歌曲不只催化了觀眾們的感官,也讓意境更加升華。
葉倩文
記得童年時期,看《倩女幽魂》一直是懵懵懂懂,不解其意,當時只知道姥姥是壞人、燕赤霞和寧采臣是好人。時隔多年后,再回頭看這些經典電影,除了感觸之外,還有些感傷;感觸的是時間一去不復返的流逝感,看著電影中青澀靦腆的張國榮、柔情似水的王祖賢,以及狂野瀟灑的午馬,如今他們在哪呢?感傷的是,即便電影至今依舊精彩,但現實里早已是滄海桑田、人是全非,如今影迷們,只能觀賞劇中的情節,來追憶這些影星。
電影《倩女幽魂》經典畫面
在重新看完《倩女幽魂三部曲》后,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那一集,那我應該會回答三集都很喜歡吧。畢竟這三集雖各有特色,卻又互相連貫,因此在喜好的取舍上,實在難以劃分。如第一集主打的便是浪漫與驚悚,前者是指寧采臣和小倩那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其凄美動人的程度,著實令人印象深刻;后者指的是詭異陰森的蘭若寺,在第一集里寧采臣身邊總徘徊許多妖魔鬼怪,其中又以干尸的情節最為惡心,這類橋段也為故事添增不少恐怖的氣氛。
電影《倩女幽魂》第一集海報
第二集則如劇情所說的,延續第一集原有的理念,并加入新的元素。因此在劇中觀眾們不只能看見寧采臣對小倩感情的延續,電影里巨尸、知秋、寧采臣三方定身的場景就是恐怖與笑料結合的最好證明。此外,第二集最大的優點就是在動作場面擴大著墨,讓“倩女幽魂”的形象更為多變;至于第三集則繼承了前兩集的優點,并加以發揮而岀,比較可惜的是第三集舍棄了愛情元素,改變《倩女幽魂》系列電影既定的結構,但也因此讓劇情輕松了許多。
電影《倩女幽魂》第二集海報
電影《倩女幽魂》第三集海報
盡管這三集都有各自的面向與意義,不過在主軸上仍是一律以《聊齋志異》中的亂世為主;對系列電影而言,這是非常難得可貴的,而《倩女幽魂》系列電影也一概表現邪不勝正、希望光明的價值觀,這部電影之所以令人難忘,除了因故事劇情、角色架構,都有完整的鋪陳與表現外,最撼動人心的,在于場景帶給人的意境,這些烙印在觀眾心中的感動,才是電影的動人之處,希望大家能體會當年這部電影中的含義,讓這份追憶,永恒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