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膠東年味記憶:威海過年流程之簡要介紹
膠東故事會
>《待分類》
2020.07.13
關注
(編者按:
本文仍是“膠東年味記憶”話題系列,此前已經發過不少朋友的文章,大多集中敘述過年時印象最深刻的幾件事,這次的講述則不求細而求全,力爭完整介紹過年的流程,講述者是來自
威海的
張殿祥先生。
)
(老威海衛城地圖)
以下是正文——
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大的傳統節日,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過年的方式逐漸發生了變化。
相比之下,我還是喜歡小時候的年,因為那時候的年過的有年味。
小時候家里的生活條件比較差,所以非常盼望過年,想法其實很單純,就是過年可以收壓歲錢、放鞭炮、穿新衣、吃好飯。
我經常回憶起小時候過年的情景,每當到了臘月,小人們就掰著手指頭數還有
幾天過年。
過了臘八,大人們就開始忙碌準備過年的東西了,首先是殺年豬,豬都是自家養的,是純天然的綠色農家豬,那豬肉比現在的好吃,沒經歷過的人,是無法體會到那種口味的。
過小年要大掃除,又叫掃灰,小年這天要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
過了小年按照傳統習俗二十四、五做豆腐,二十五六做餑餑,二十七、八炸面魚。
人們幾乎天天都在為過年忙碌著。
大年三十到了,上午到祖墳上插吊紙(即象征馬鞭)請祖上先人騎馬回家過年,再把家譜掛在正房北墻上然后在供桌上擺碗(即擺供品)供品很豐盛,有大棗眼餑餑,有用面做成的神蟲(即龍)有方肉、燒雞、米飯、水果等,米飯碗上插上大紅筷子,供桌上還有香爐、蠟臺、酒杯。
在鍋灶的墻邊貼上灶王爺圖,具傳說灶王是天上人間最受百姓敬仰的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日上天匯報民情,除夕再迎灶王回來,年年如此所以在灶王圖兩邊的對聯寫的是:
二十三日上天去,大年五更歸府來,橫批:
又是一年。
灶王圖下也擺著祭品。
其次是貼年畫,掛燈籠,貼對聯(也叫封門),封門之前要把水缺里的水挑滿。
因為封門之后再不能往家里搬東西了,直到正月初三。
過年中午吃團圓飯,飯前要燒香祭祖、放了鞭炮才可以吃飯。
一家人圍在一起,晚輩要給長輩敬酒,場面非常溫馨,大家歡聲笑語,喜氣洋洋,空氣中彌漫著喜慶的氣氛。
三十下午主要任務是包餃子,年夜飯吃餃子,傍晚供桌上的蠟燭被點燃,燭光一跳一跳的,香爐里的香火不斷冒著一縷一縷的白煙,煮餃子的蒸氣在堂屋飄蕩,讓人感覺仿佛進入了神話世界,這時自然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吃罷年夜飯,媽媽把親手做的新衣服新鞋交給了我們放在床頭,五更起來才能穿,除夕夜,我高興的久久不能入睡,朦朧中聽到鞭炮齊鳴,正好十二點,新年到了,我立即起床,穿上了新衣服,放了開門的爆竹,爸爸在供桌前發紙(即燒紙)拜年開始了,磕頭是膠東人拜年的一大習俗,每逢過年,同姓的小輩都要先給祖先和長輩磕頭。
先跪在供桌前給祖先磕三個頭,再給長輩磕一個頭,感謝他們對我們晚輩的生養之恩,這潛移默化的孝道教育,我至今不忘。
這時母親做好了五更的水餃,端到飯桌上,五更的餃子是必須吃的。
拜完自家父母以后,母親分別給我們壓歲錢。
錢雖然不多,心里卻特別高興,這時街上已經傳來了拜年的腳步聲和過年好的問候聲,我約了幾個同伴,一塊到同族各家拜年。
拜年的隊伍中有大人,有小孩。
他們提著用紙糊的燈籠,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每到一家,首先向長輩問好,然后磕一個頭,主人便拿出炒花生米糖果等食品招待我們,招待大人是擺上盤子拿上幾個菜,高高興興的喝上幾杯酒,這樣挨門逐戶拜年一直到天亮,小孩的衣袋鼓鼓的,大人略有幾分醉意,大家完全沉浸在年的喜悅里,盡情享受著年味。
初一早晨照常吃水餃,不一樣的是初一的餃子里包了幾枚硬幣,誰吃到錢來年就有錢花,所以為了吃到錢,往往吃飽了還要多吃幾個。
按照習俗,初一看姑姑,初二拜舅舅,初三新媳婦回娘家。
那時,走親戚的人很多,當時沒有什么貴重禮物,每家留一個餑餑,可謂禮輕情意重。
親戚間互相走動增加了感情。
密切了親密關系。
各村戲班子從正月初一開始巡回演出,人們不管在什么地方玩耍,只要一聽到鑼鼓聲,就從四面八方趕到戲臺,節目內容大部分都是歌頌社會美德贊美孝道文化的,很接地氣。
通過互相串村演出,進一步密切了村與村之間的關系。
過了正月十五,年才算結束,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小時候的年,充滿了飲食文化、禮儀文化等年文化的氣息,處處彌漫著年味,過年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幸福,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平日吃的穿的跟過年沒有什么兩樣,守歲變成了看央視春晚,傳統的出門拜年變成了電話拜年或微信拜年,那種純樸的歡度春節的氣氛已漸漸消失了,似乎沒有了年味。
現在過年更像一個節日的標志,這也許是我們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產生的錯覺。
社會總是要進步的,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年仿佛天天伴在我們身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藍村人的“年”
探尋即墨區的春節傳統民俗
張堂玉散文:過年辭灶請送家堂
新春走基層:膠東年俗知多少(組圖)
豫西的年咋過
過小年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惠券
優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东新区
|
克拉玛依市
|
曲阳县
|
神农架林区
|
道孚县
|
遵义县
|
平潭县
|
娱乐
|
石家庄市
|
弥勒县
|
阿拉善盟
|
湖南省
|
高要市
|
景东
|
大余县
|
赫章县
|
车致
|
正安县
|
甘肃省
|
馆陶县
|
红安县
|
江口县
|
龙川县
|
宜宾县
|
绥德县
|
固安县
|
太仆寺旗
|
公安县
|
麻城市
|
松阳县
|
永丰县
|
德惠市
|
徐汇区
|
绥中县
|
探索
|
湘潭市
|
赣州市
|
金门县
|
万年县
|
邓州市
|
江油市
|